1.
"初秋當望夜盖矫,平楚帶斜曛丽惭。暑氣能昏月,砧聲不隔云辈双。華燈浮白水责掏,老衲誦冥文。漫說中元節(jié)湃望,儒書惜未聞换衬。"一年一度的中元節(jié),又如期而至了证芭。中元節(jié)瞳浦,來自源遠流長的中國道教文化,它和同樣來自道教的上元節(jié)和下元節(jié)檩帐,統(tǒng)稱“三元節(jié)”术幔。
道教認為另萤,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湃密、地诅挑、水,即“三元”泛源,三者稱“官”拔妥,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jié)段。真正意義上的“三官”达箍,即天官没龙、地官、水官缎玫,三官大帝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硬纤。
據(jù)《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記載,此三位天帝之名及其職掌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赃磨,紫微大帝筝家;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邻辉;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溪王,洞陰大帝。"
天官紫微大帝賜福值骇,誕于正月十五莹菱,稱上元節(jié),或稱上元燈節(jié)吱瘩。說得詳細一點道伟,正月也稱元月,古人稱夜為"宵"使碾,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皱卓,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部逮。
地官清虛大帝赦罪娜汁,誕于七月十五,稱中元節(jié)兄朋,又稱"鬼節(jié)"或"盂蘭盆會"掐禁, 俗稱七月半,是祭祀先人的日子颅和。 傳說傅事,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 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峡扩。 凡有新喪的人家蹭越, 定要上新墳, 而一般在地方上教届,都要祭孤魂野鬼响鹃。
民間稱驾霜,中元節(jié)那天,鬼門大開买置,直至八月十五才結束粪糙,謂地官赦罪。所以忿项, 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jié)日蓉冈, 系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jié)。
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轩触,誕于十月十五寞酿,稱下元節(jié),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脱柱。農歷十月十五熟嫩,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亦稱“下元日”褐捻、“下元”掸茅,亦是祭祖的節(jié)日。
2.
歷史上柠逞,上元祭天官昧狮, 中元祭地官, 下元祭水官板壮, 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廟逗鸣,都會舉辦盛大的慶賀活動。隨著日月的流逝绰精,這三個節(jié)日撒璧,在民間有了不小的變化。
“上元節(jié)”笨使、也即“元宵節(jié)”的盛況卿樱,從宋朝大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 元夕》中可見一斑: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硫椰,星如雨繁调。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靶草,玉壺光轉蹄胰,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奕翔,笑語盈盈暗香去裕寨。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宾袜∧硌蓿”
現(xiàn)在,只有“上元節(jié)”在民間還比較隆重试和,有比較正規(guī)的活動,象廟會纫普、燈展阅悍、吃元宵等等。
“中元節(jié)”也即“鬼節(jié)”昨稼,在很多地方节视,也只是各家祭祀祖先,并沒有重大活動假栓。
下元節(jié)寻行,古代還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zhí)行日期的規(guī)定。自民國以后匾荆,傳統(tǒng)的下元節(jié)在民間逐步消失拌蜘,只有歷史記得,它亦是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牙丽。有詩作證:
“良露初冬十月半简卧,牽礱團子齋三官。
天地水府風調順烤芦,消災降福國民安举娩。”
但無論如何构罗,道教“三元節(jié)”铜涉,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融入了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遂唧,值得我們去紀念和銘記芙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