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專遞課堂運用與網絡空間建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研究》(編號:21PTYB067)研究成果
“贛教云”里的信息化成長
摘要: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簡稱“贛教云”拟糕,是一個多功能平臺寒矿。課題組與彼岸·教師成長聯盟團隊成員依托“贛教云”平臺開展課題研究铝条,提升信息素養(yǎng)蕊唐,促進專業(yè)成長掘而。在不到兩年的努力與成長中三娩,多人成長為省級專家段审,各類省級獎項比比皆是。教師成長是學生的福分德迹,教師的能量最終將全部轉化為滋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的甘露芽卿。努力前行,心之所往胳搞,行之將至卸例。老師們在“贛教云”里的信息化成長將嬗變?yōu)榈胤浇逃聵I(yè)的一磚一瓦。
關鍵詞:三個課堂教師成長 信息化
前言
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肌毅,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筷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悬而,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呜舒,推動課堂革命,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笨奠,促進育人方式轉變袭蝗,支撐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tài),發(fā)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艰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呻袭≌0耍”的指導思想下腺兴,為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戰(zhàn)略部署,教育部2020年3月印發(fā)《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廉侧,明確到2022年页响,全面實現“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tài)化按需應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段誊,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課的問題得到根本改變闰蚕,課堂教學質量顯著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持續(xù)優(yōu)化连舍,學校辦學水平普遍提升没陡,區(qū)域、城鄉(xiāng)、校際差距有效彌合盼玄,推動實現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贴彼。
教育部要求,全力補齊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在“三個課堂”硬件設施與軟件資源等方面的短板埃儿,并鼓勵廣泛開展直播式器仗、錄播式、植入式童番、觀摩式等多樣化應用精钮。中央財政在相關項目中加大對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地方加強對農村剃斧、邊遠轨香、貧困、民族地區(qū)“三個課堂”建設與應用的經費投入悯衬。鼓勵企業(yè)等社會力量參與“三個課堂”建設弹沽,提供高質量的運維和支持服務。
正文
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筋粗,簡稱“贛教云”策橘,是一個多功能平臺,里面的教學資源與各類應用可以說應有盡有娜亿,作為一線教師只要潛心研究丽已,努力實踐,無論是自身專業(yè)成長买决,還是教學輔助應用都能獲得令人羨慕的收獲沛婴。
2019年10月31日江西省教育廳印發(fā)《“贛教云·教學通2.0”應用全員培訓實施方案》通知。2020年全省就“贛教云·教學通2.0”實行了全員培訓與考核督赤。教學通2.0就是“贛教云”平臺上一個使用面最廣泛的應用嘁灯。教學通2.0不僅鏈接了內置的教學資源,還提供了方便易用的教學輔助功能躲舌,而且在課堂上能很好地實現與學生互動丑婿。只要是使用了的老師就再也離不開了。如今從全省范圍來看教學通2.0的使用已經成為了一線老師的教學常態(tài)没卸。
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羹奉,進一步推進與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以及響應《教育部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约计,江西省電化教育館從2018年開始啟動了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chuàng)建展示活動诀拭,2021年又增設了名師網絡工作室的創(chuàng)建展示活動項目。同時為了減輕學生教師工作量煤蚌,將優(yōu)質教育資源推送給學生耕挨,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業(yè)評價體系细卧,江西省教育廳2019年8月印發(fā)《關于在全省中小學全面使用“智慧作業(yè)”的通知》,同年秋季由江西省電化教育館借助“贛教云”平臺筒占,利用云計算基礎設施酒甸,啟動“智慧作業(yè)”項目。如今已經進入了全員考核階段赋铝。
經過兩年來的實踐與探索插勤,課題組研究成員以及學校同事和彼岸·教師成長聯盟團隊,獲得了巨大的成長革骨。
一农尖、“智慧作業(yè)”造就省級專家
江西“智慧作業(yè)”由江西省電化教育館唐旭館長發(fā)起,從2019年秋季開始啟動良哲。2020年疫情期間盛卡,“智慧作業(yè)”系統為全省學生以及廣東、湖北等地線上教學提供了巨大的幫助筑凫。2020年4月滑沧,江西省電化教育館通過贛教云平臺首次開啟智慧作業(yè)微課征集活動,在接到學校轉發(fā)通知后巍实,蔣銘國老師充分利用疫情宅家時間率先研究如何錄制智慧作業(yè)微課滓技。
2020年4月至6月,蔣銘國老師成功錄制了8節(jié)小學數學課和6節(jié)初中數學課棚潦。通過錄制智慧作業(yè)微課令漂,蔣老師在制作PPT、講課丸边、錄制技術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叠必。于是2020年7月被聘為江西省第一批智慧作業(yè)微課評審復審專家,8月寫就一文《生命留痕妹窖,歲月留影——記入闈“智慧作業(yè)微課評審專家”兼議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被“贛教云”公眾號轉載纬朝,一個月內閱讀量超過10萬。同年10月又被聘為中小學優(yōu)秀教學資源系列資源評審專家骄呼。
為了更廣泛地推進智慧作業(yè)共苛,也為了讓更多的人提升信息化素養(yǎng)以及微課講課能力,2021年1月谒麦,蔣銘國老師自發(fā)成立了彼岸·教師成長聯盟俄讹,一天之內便招募了100多位老師哆致。在2021年一年當中蔣老師帶領著170多位老師共錄制了近1000節(jié)微課绕德。如今僅樂平九小和樂平十一小就有七十多位老師參與了微課錄制,并成功獲得省級公開課榮譽證書摊阀。
除了錄制智慧作業(yè)微課耻蛇,智慧作業(yè)課題研究也是如火如荼踪蹬。在課題組以及蔣老師的帶領下,樂平市一共有14個智慧作業(yè)專項課題立項臣咖,并正在研究中跃捣。在智慧作業(yè)推進過程中,老師們成長迅速夺蛇,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有多位老師成長為省級專家疚漆。胡珊珊、唐秋蘭刁赦、胡娟娶聘、彭玉琴、吳巧萍甚脉、程停停就是成長為省級專家的典型丸升。
二、“網絡空間”成全教師風采
江西省電化教育館以省教育廳的名義從2018年開始舉行全省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chuàng)建展示活動牺氨。2018年景德鎮(zhèn)市只有市直第十九中學丁斗鵬獲得省級一等獎狡耻,樂平市接渡小學汪凌潔獲得省級三等獎。2019年景德鎮(zhèn)市只有樂平市第十二小學楊永定和十里崗小學張志鴻兩位老師獲得省級三等獎猴凹。2020年蔣銘國老師開始參加這項活動夷狰。因為擔任智慧作業(yè)微課評審專家的緣故,認識了很多有經驗的人郊霎。在贛州老師的指導下孵淘,蔣老師的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chuàng)建也有模有樣。
通“網絡空間”創(chuàng)建歹篓,蔣老師學會了整理教學資源瘫证,學會了在網絡上舉行教研活動,學會了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庄撮。更重要的是利用網絡進行高效備課背捌,為自己節(jié)省了很多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洞斯,重點是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新穎毡庆、高效。
通過2020年“網絡空間”的努力創(chuàng)建烙如,蔣老師的網絡空間獲得了江西省教育廳授予的二等獎么抗,視為一節(jié)省級公開課,同時被景德鎮(zhèn)市教育局評為一等獎亚铁。這一年景德鎮(zhèn)市仍然只有兩位老師獲得省級獎蝇刀。另一位是樂平市塔前小學江雨晨老師,也是省級二等獎徘溢。
2021年蔣老師便帶領課題組成員以及教師成長聯盟團隊繼續(xù)參加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chuàng)建展示評選活動吞琐。由于后起之秀較多捆探,這年蔣老師沒有獲得省級獎項。但課題組成員胡娟和唐秋蘭兩位老師以及彼岸·教師成長聯盟成員汪瓊站粟、胡犇芳兩位老師都獲得了省級三等獎黍图,這仍然是很了不起的成績。這一年景德鎮(zhèn)市一共只有6位老師獲獎奴烙。
三助被、“名師課堂”構建教研新風
2020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全國推進并落實“三個課堂”的建設與應用切诀。明確到2022年恰起,全面實現“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tài)化按需應用≈耗粒“三個課堂”即專遞課堂检盼、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翘单。
江西省教育技術與裝備發(fā)展中心(2021年3月由省電化教育館與省裝備中心等單位整合更名)為了充分發(fā)揮我省中小學學科教師網絡研修的作用吨枉,對贛教云平臺的名師工作室應用進行重構升級,升級后的名稱為網絡工作室哄芜∶餐ぃ“三個課堂”中的“名師課堂”基于網絡工作室開展。新的網絡工作室增加了自定義功能认臊、教研活動系統及微信端教研功能圃庭,極大方便教師進行網絡教研和工作室成果展示。因此2021年的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chuàng)建展示活動擴容為兩項省級活動失晴,即在原來的基礎上增設了名師網絡工作室創(chuàng)建展示活動剧腻。
2021年8月,蔣銘國老師領銜成立的彼岸·教師成長聯盟開始招募第二期高研班成員涂屁,主推名師網絡工作室建設书在。經過半個月招募與組建,一共組建了8個省級名師網絡工作室和8個市級名師網絡工作室拆又。8個省級名師網絡工作室的主持人分別是華靜儒旬、楊曉玲、史潔帖族、王玨栈源、唐秋蘭、胡犇芳竖般、朱婉貞甚垦、嚴水生。
經過四個多月的努力與創(chuàng)建,由省級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史潔擔任主持人的《彼岸·史潔本真數學工作室》被評為省級三等獎制轰,由省級信息化教學應用骨干教師嚴水生擔任主持人的《桔都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室》被評為市級二等獎和省級三等獎,由市級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余萍萍主持的名師網絡工作室被評為九江市市級一等獎孤荣。
無論是獲獎或沒有獲獎的各個名師網絡工作室埋心,在創(chuàng)建期間奈辰,各主持人帶領成員們潛心研究,共同探討调俘,尤其是主題式的網絡教研,讓很多年輕老師受益良多旺垒。省級和市級名師的確很好地起到了輻射與引領作用彩库。在本屆名師網絡工作室創(chuàng)建過程中,受益人數達到160余人次先蒋。呈現出一片網絡時代下的教研新風骇钦。
四、“專遞課堂”改良教學生態(tài)
自從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專遞課堂運用與網絡空間建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研究》立項以來竞漾,課題組結合學校工作眯搭,以及樂平市教育體育局電教站中央電化教育館在線教育創(chuàng)新項目區(qū)域課題《專遞課堂、名師課堂业岁、名校網絡課堂運行機制和考核激勵研究》實踐研究鳞仙,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通過開設專遞課堂笔时,重建了老師們對新時代背景下教學生態(tài)觀棍好。尤其是唐秋蘭老師的閱讀指導課《西游記整本書導讀》、李娟老師的音樂欣賞課《雪橇》允耿、方杰菊老師的語文識字課《青蛙寫詩》借笙,豐富了大家對專遞課堂的認識,增強了大家對專遞課堂的真切體驗较锡。通過課堂觀察提澎,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聽課教室的學生對課堂興趣濃厚,聽講認真念链,參與性高盼忌,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資源。
通過課后訪談掂墓、調查發(fā)現谦纱,學生通過專遞課堂的教學,收獲還是很豐富的君编,除了能夠了解課堂上老師所教授的內容跨嘉,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愿望。吳田生老師的寫字課吃嘿,胡娟老師的公共安全教育課祠乃,彭玉婷的心理輔導課梦重,齊華娣的音樂聲樂課,蔣銘國老師的綜合實踐課亮瓷,無不讓孩子們收獲匪淺琴拧。孩子們紛紛表示,很喜歡這樣的課堂嘱支,這是本校老師無法開設出來的課蚓胸。
這樣的課,給了孩子另一雙眼睛除师,也在孩子們的心田播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沛膳。這對于孩子終身成長都是有利的⊙淳郏或許這就是教育的真諦锹安。我們相信,隨著專遞課堂的普及與常態(tài)化倚舀,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教學生態(tài)呈現在我們教育人的面前八毯。
?
參考文獻:
【1】專遞課堂背景下卓越教師的核心素養(yǎng)及養(yǎng)成路徑/?王笑農、?湯永娟瞄桨、?茅銳.?—桂林:桂林師范高等尰八伲科學校學報,2019.6
【2】專遞課堂的架構與應用模式探究/?劉圣澤.?—北京: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5
【3】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https://basic.jxeduyun.com/homeIndex
【4】“贛教云·教學通2.0”應用全員培訓實施方案/江西省教育廳.2019.10
【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部.2018.4
【6】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教育部.2020.3
【7】關于在全省中小學全面使用“智慧作業(yè)”的通知/江西省教育廳.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