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鄰居棒棒的媽媽常常領著兒子到我家串門。這幾天旱捧,棒棒媽媽似乎有心思,不怎么帶棒棒外出。在扔垃圾的時候枚赡,遇見了棒棒媽媽氓癌,于是我問她怎么不見棒棒出來玩?
棒棒媽媽愁眉不展地告訴我原因贫橙。
棒棒活潑好動贪婉,樂于和小朋友玩耍,但是時常攻擊其他小朋友卢肃。以至于其他小朋友家長避之如虎疲迂,不愿和他玩耍。
棒棒媽媽搖著頭說:“打也打了莫湘,罵也罵了尤蒿,但是棒棒還是愛打小朋友。這小子就是壞孩子幅垮⊙兀”
我說,你不要亂給孩子貼標簽忙芒,他才四歲示弓,他的行為沒有好壞。小孩一切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呵萨。
2
最近看了一本教育書籍《孩子奏属,我應該這樣愛你》,作者分析了各類不同的攻擊行為潮峦。
(1)對環(huán)境估計不足囱皿。
例如當小孩要經過人群時,他往往不能精確估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跑杭,很容易把小朋友碰倒铆帽。
(2)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
幼兒德谅,特別是男寶寶爹橱,他的語言能力落后于行為能力。當他想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時窄做,往往不能靈活運用語言愧驱,所以他只好借助于行動。
(3)孩子間的游戲
有時椭盏,小孩之間的打鬧是他們模擬虛幻世界的一種游戲组砚。此時,家長要及時拉開孩子掏颊,并告訴他們英雄是維護和平而不是打架斗毆糟红。反復強調艾帐,讓孩子自己控制自己行為。
(4)發(fā)泄不良情緒
孩子有時因為心中憤悶不滿盆偿,對其他小朋友拳打腳踢柒爸。此時家長要抓住他的腳或手,并且嚴肅告訴他:“不可以事扭∩又桑”然后,慢慢把手放開求橄。
(5)獲得更多關注
有時幼兒攻擊行為只是為了獲得對方的關注今野。
3
棒棒3歲之前跟著外公外婆生活,老人恰恰又沉默寡語罐农,所以缺少語言訓練条霜,語言表達能力很弱。
有一次啃匿,我和女兒在小區(qū)玩蛔外,遠遠望見棒棒掙脫他媽媽向我們飛奔過來∷萜梗快要跑到我們身邊時夹厌,棒棒舉起拳頭向我女兒沖去。我趕緊迎上去抱住棒棒裆悄。
棒棒媽媽氣急敗壞地數落兒子:“一天到晚念叨姐姐矛纹,一見到姐姐怎么又要打姐姐呢?你這壞孩子光稼!”
棒棒興高彩烈的臉上先出現詫異或南,過后大顆大顆淚水匯成兩股嘩嘩流下來。
我告訴棒棒媽媽艾君,她錯怪棒棒了采够,棒棒只是不善于表達而已,他沒有惡意冰垄。
很顯然蹬癌,棒棒因為見到我和女兒而感到興奮,但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虹茶,只有訴諸于行動逝薪。或許他認為這是最好的問好方式蝴罪。
我推薦棒棒媽媽看了這本書董济。
4
孩子在嬰兒期,家長應該多輸入正規(guī)語言要门,多與孩子面對面交流虏肾。家長不能因為他們還不會言語廓啊,就放棄與他們溝通。有時講講故事询微,有時拉拉家常崖瞭,也可以講講一天的心情。
嬰兒期撑毛,家長可能會多輸入一些名詞和動詞,但是有專家認為多輸入一些形容詞更有利于孩子情商發(fā)展唧领。比如高興的時候說藻雌,我現在很高興;生氣的時候說斩个,我現在很生氣……
在幼兒時期胯杭,家長和教師應該利用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表達。
而幼兒的爭斗無疑是煅煉幼兒表達能力最佳時期受啥。
如果幼兒經常攻擊別人做个,看看是否是孩子語言能力太弱。答案如果是滚局,家長或老師要訓練他們不同場合與其他幼兒的溝通話語居暖。
(1)對環(huán)境估計不足時,他應該對小朋友說:“請讓一下好嗎藤肢?”“你擋住路了太闺,能讓我過去嗎?”
(2)如果因為遇見高興的事嘁圈、傷心的事省骂、憤怒的事,幼兒學會表達:“見到你很開心最住!”钞澳,“你弄壞了我搭的城堡,我生氣了涨缚,我希望聽到你道歉轧粟。”“你沒有和我分享玩具仗岖,我很傷心逃延。”幼兒把情緒表達出來了轧拄,他的心會平靜不來揽祥。
(3)如果幼兒想分享別人的玩具時,可以訓練他說:“小車真漂亮檩电,我可以摸一下嗎拄丰?”如果幼兒想拒絕分享時說:“這是我的小車府树,可我還想玩會兒,你能耐心等待嗎料按?”
(4)如果幼兒希望別人關注他時奄侠,可以訓練幼兒說:“你看,我今天穿了帥氣的衣服载矿÷⒊保”“昨天,我媽媽講了個故事闷盔,我們起分享吧弯洗!”
(5)如果不小心推倒或是撞上其他幼兒,教育他說:“對不起逢勾∧嫡”
其實,還有許多語言可以應對孩子的問題溺拱√颖矗總之,“君子動口不動手”迫摔,家長教師模擬各種問題出現的場景沐扳,進行語言訓練。這樣既減少不該發(fā)生的沖突攒菠,又能發(fā)展幼兒心智迫皱。
5
“孩子是張白紙∠街冢”他一出生是中性的卓起,沒有好壞之分。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問題凹炸,問題的出現必定有相應的原因戏阅,找出原因,就可以解決孩子的問題啤它。
教育忌諱貼標簽奕筐。更可恨的是貼上標簽后,往里面潑臟水:“壞孩子变骡!”“就愛打架”“不聽大人話离赫!”久而久之,這瓶純凈水就變成了你口中的污水塌碌。當然這不是家長所愿渊胸,但是無形中家長引導孩子變成了家長“詛咒”的樣子。
教育也忌諱放任自由台妆。有些家長對幼兒出現的問題不管不顧翎猛,聽之任之胖翰。“打架不吃虧就是好事切厘∪龋”即使知道不好,也不去思考疫稿,導致幼兒三觀錯亂培他,不知是非好壞,養(yǎng)成壞習慣甚至壞毛病遗座。
教育不該是狂風暴雨靶壮,一陣暴戾之后,植物不是死了就是殘了员萍;教育應該是和風細雨,可以悄悄地把水份養(yǎng)料沁入心田拣度,植物才會茁壯成長碎绎。
如果我們不是教育專家,就該拿起書本抗果,汲取專家們的經驗筋帖,不斷實踐和反思。
孩子冤馏,我應該樣愛著你:了解你日麸,同情你,牽著你逮光,望著你代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