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queen阵漏,特別是牙叔清亮晶瑩的嗓音驻民,總能在不經(jīng)意間唱出令人神往的瑰麗感。無論伴奏是簡單的曲調(diào)履怯,還是復雜浩瀚的樂器聲回还,牙叔的聲音總是其中最閃亮的鉆石。
queen的歌劇搖滾實在是太中我叹洲,但我最喜歡的不是bohemian rhapsody柠硕,而是killer queen,queen還跟寶爺合作過一首under pressure,也極其好聽运提。
對于音樂蝗柔,我只能算是門外漢,雖然聽的不少民泵,但并不具備基礎的樂理知識癣丧,只能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覺得哪首好聽,哪首不好聽栈妆。
當然我喜歡牙叔的另一層原因是他身上那種為了熱愛而瘋狂的勁頭胁编。
看紀錄片的時候厢钧,有個小小的片段,有一天他捂著頭趴在桌子上半天嬉橙,然后抬起頭告訴他的朋友說早直,我沒法成為一名歌手了……我會成為一名傳奇。(大意是這樣的)
后來他帶領著queen發(fā)行了一張張的專輯市框,他們的名聲從英國傳到歐洲大陸霞扬,到美國,最后成為世界級超級巨星枫振。正如他所說喻圃,他活成了一個傳奇。
我總是會沉迷于這些瘋子一樣的人物蒋得,看著他們?yōu)榱诵闹兴鶒鄱粩嗟厝紵约旱纳都啊6谥饓舻倪^程當中,每個人都要跟自身的孤獨感相伴额衙,日子久了饮焦,這種孤獨感就會刻在骨子里,哪怕處在人群當中窍侧,他們看起來也是如此地落寞县踢,與周遭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歌舞再盛大伟件,臺下掌聲再熱烈硼啤。依然無法填充牙叔對生命巨大渴望而帶來的空隙。
queen在80年代左右經(jīng)歷過一段低潮期斧账,那個時候每個樂隊成員分開出自己的專輯谴返。脫離了成員的牙叔,開始瘋狂地“享受”生活咧织,沒日沒夜地開party嗓袱,還有不加約束的性行為,他在自己出的單人專輯里习绢,也再現(xiàn)了這樣的場景渠抹。這個時期的他,瘋狂闪萄、放浪形骸梧却、離經(jīng)叛道,也是因為此败去,他才染上病放航,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每個藝術家都應該被好好地照顧圆裕,以防止他們跌入生命的深淵广鳍。
如果那個時候有人陪在牙叔身邊缺菌,他是不是會好很多?是不是會像bob dylan一樣搜锰,健康地在臺上唱到六七十歲?或許是吧耿战,其實孤獨并不是藝術家們刻意追求的蛋叼,而是在追尋生命之光的時候所伴隨而來無法擺脫的,當他們做的事情跟別人不一樣剂陡,看到不一樣的人生風景狈涮,聽到過不一樣的美妙的歌聲,自然而然會對這些美好的事物產(chǎn)生向往鸭栖。別人低頭尋找地上的六便士歌馍,而他們抬頭眺望月光,自然會顯得分外孤獨晕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