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同事介紹离唬、剛剛加入了一個寫作計劃:時長為7年,每月逢7的倍數(shù)交作業(yè)划鸽,寫什么都可以输莺,長短不限。
要命的是裸诽,這個寫作計劃是要交會費的嫂用。或許我是真跟不上時代了丈冬,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嘱函,網(wǎng)上已經(jīng)開始流行“付別人錢讓自己寫東西”的模式了呢?
有沒有必要加入這個計劃埂蕊?答案當然是“有”往弓。翻一下簡書的記錄,離上次在簡書上發(fā)表東西(實為抄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年有余了蓄氧。從最初寫神話系列時每日一更到現(xiàn)在幾乎不上簡書函似。這中間我都經(jīng)歷了些什么呢?時間在流逝喉童,如果回首過去不寫作的日子撇寞,我是否從這段時間的長流中汲取了歲月積累的養(yǎng)份?亦或我只是徒然地在岸邊徘徊泄朴,無力地感慨白了少年頭重抖?
我想我大概可以明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愿意用付費的方式來激勵自己保持寫作的習(xí)慣,因為只有付費祖灰,我們才能真正明白那句cliche——"時間就是金錢"
如果時間就是金錢钟沛,那基本上大多數(shù)人都擁有一座寶庫,但只有當我們的時間被用于充實自己時局扶,時間才會對于我們必死的人生來說有意義恨统,有價值;當我們能夠用時間去創(chuàng)造出價值的時候三妈,我們才算是不辜負時光對生命的饋贈畜埋。否則,我們就象是守著寶庫卻餓死的貧人畴蒲,不知道自己的財富而死悠鞍,那是何等的遺憾呢?
說起來模燥,同事除了推薦這個寫作計劃之外咖祭,還強烈推薦了眾籌的敦煌游掩宜,看到價目表之后,我又一次感慨了自己的貧乏么翰。無論是如同金錢的時間還是真正的金錢牺汤,于現(xiàn)在的我都是缺乏的,于是便想到了芭蕉桑所說的“富家喰肌肉浩嫌,丈夫喫菜根檐迟,予は乏し”。
吾道常貧码耐,而目前能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大概就是更合理地使用手頭所有的時間和金錢追迟。
于是乎、用顫抖的手按下了轉(zhuǎn)帳的按鈕伐坏,又存著絕不能浪費會費的心急急忙忙地寫下這篇文字以為紀念怔匣。這個計劃的約定時間為7年,但愿我現(xiàn)時的慳吝能讓7年后的自己變得豐盈(除了身材之外)桦沉。請大家也多多監(jiān)督吧每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