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寫作舌厨,樊榮強著
文/樊榮強
寫文章岂却,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講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不管是寫什么樣的文章裙椭,比如你是個公司的筆桿子躏哩,要完成老板要求的某個方案;比如你是某機關(guān)的秘書揉燃,要今晚寫一個明天上午就要用的講話稿扫尺;比如你是某個報紙的專欄作家,定期必須完成一篇評論稿炊汤,否則報紙就要開天窗正驻;比如你自己寫一個微信公眾號,你給自己的任務是每天一文抢腐,也就是所謂“日更”……
以上種種情況姑曙,可能經(jīng)常感到力不從心,在必須交稿的時限快到來之前迈倍,還不知道如何下筆伤靠。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寫文章都指望“靈感”啼染,所以在這個時候宴合,我們總是感嘆“靈感之神”為什么遲遲沒有光臨。
寫文章要靠靈感迹鹅,這是一個大大的錯誤卦洽。為什么呢?我們看看一生著作等身的李敖先生的觀點徒欣。李敖先生2011年9月接受鳳凰衛(wèi)視采訪時說:“有人問我逐样,李敖你靠不靠靈感來寫作?我說我不靠靈感寫作打肝,我坐下來就可以寫作脂新。我反問他一句:一個妓女要不要靠性欲來接客呢?不需要嘛粗梭,她接客不需要發(fā)情嘛 争便,靠發(fā)情來接客的話沒有資格做妓女《弦剑”
李敖的回答很絕滞乙,真是入情入理奏纪,給我們很多的啟發(fā)。我們必須向李敖學習斩启,沒有靈感也要寫作序调。可惜兔簇,李敖?jīng)]有講不靠靈感如何又能坐下來就可以寫作发绢。
如何讓自己沒有靈感也能寫作呢?根據(jù)我的研究垄琐,大多數(shù)人沒有掌握語言的生成規(guī)律边酒。所謂語言生成,就是指你想到或接到一個題目狸窘,如何從一個字墩朦、一個詞或者一句話開始,把它演繹成一篇數(shù)百字以至幾千字的文章翻擒。
語言的生成要靠思考氓涣,思考寫文章的前提。正是因為人們不明白思考為何物韭寸,不明白語言如何生成春哨,所以導致思路打不開,害怕寫文章恩伺,寫不出文章,寫不出好文章等問題椰拒。
思考是什么呢晶渠?我為思考下的定義是:
思考=提問-回答
這個定義看似平常,卻是一個驚人的看法燃观。也許很多人有類似的觀點褒脯,但是并沒有像我這樣把它變成可操作性極強的工具。
在我看來缆毁,寫作是一個持續(xù)的思考過程番川,它與日常的思考之區(qū)別在于,你要通過文字把思考的過程以恰當?shù)倪壿嫵尸F(xiàn)出來脊框。如果我們把一個“提問-回答”視為一個思考單元的話颁督,那么寫作的過程就是持續(xù)的思考,也就是多個“提問-回答”的組合浇雹。這就是我所提出的獨創(chuàng)概念——問答思維沉御。
寫作的本質(zhì)就是在自問自答,而且是多個“提問-回答”串連在一起昭灵。當你拿到一個題目之后吠裆,只要你寫了第一句話伐谈,就在那句話的基礎上展開“提問-回答”,你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思路涌現(xiàn)试疙,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诵棵,你所提出的疑問,只有是什么祝旷、為什么非春、怎么辦這三個“元問題”。當然缓屠,在敘述體的文章中奇昙,我們幾乎看不到那些問句,它被我們不自覺的省略掉了——它們潛藏在字里行間敌完。
最后我想說的是储耐,靈感可以讓我們寫得更順、更快滨溉、更好什湘,但是,只有思考才能讓我們真正開始寫作晦攒,才能讓我們一坐下來就開始寫作闽撤,而且,靈感往往是在我們開始寫作之后更容易出現(xiàn)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