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過硬盤的人應(yīng)該都有這種經(jīng)驗:新買回來的硬盤在格式化之后的容量比實際的少诡渴,這是為什么呢捐晶?
我們知道個人計算機中的計算方式主要有兩種:二進制和十進制。我們在對硬盤進行格式化時妄辩,用的是二進制惑灵,而硬盤的制造商在生產(chǎn)時用十進制。
上面的內(nèi)容可能比較難懂眼耀,讓我們舉個例子來理解:一個硬盤的銘牌上為500G英支,在硬盤的制造商在生產(chǎn)時用十進制,那么硬盤中的總?cè)萘繛?00×1000×1000×1000B哮伟,而在我們格式化時用二進制計算時干花,500×1000×1000×1000B÷1024÷1024÷1024≈466G。
那這是不是制造商偷工減料呢楞黄?并不是這樣池凄。折開過硬盤的人都知道硬盤由同心的磁道組成,磁道又被劃分為一個一個扇區(qū)谅辣。扇區(qū)是磁盤中最小的單位修赞,一個扇區(qū)可以儲存512bytes,而扇區(qū)是用十進制計算的桑阶,所以制造商在制造硬盤中用十進制柏副。
因此,以后買回來的硬盤格式化之后的容量比實際的少的也就不必奇怪了蚣录,這種誤差是無法避免的割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