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牛頓的蘋果
時間:2012-10-11
學長好砰苍!我很想問一下莫鸭,學辯論一定要模仿嗎闹丐?因為我們大陸盛傳一句話說「新手學黃執(zhí)中必死」”灰颍可是學長您又說模仿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卿拴。那究竟該怎麼去模仿才好呢?才不至於會導致邯鄲學步梨与,把自己的風格也沒掉的下場呢堕花?
邯鄲學步,語出莊子粥鞋。是說燕國壽陵有個年輕人缘挽,想學趙國邯鄲人的走路姿勢,沒想到學來學去沒學成呻粹,反倒忘了自己原來是怎樣走路的壕曼,以致最後只好爬著回去……常被用來告誡人不要一味模仿,以免失去自身特色尚猿。
但重讀寓言窝稿,有個疑問——就是這位燕國壽陵的年輕人,若一開始不模仿凿掂,則他又是如何生來就有其「燕國的步伐」呢伴榔?又在他那一路難堪的匍匐間,是否卻反而印證了「爬行」庄萎,竟才是其自身無可遺忘的本質(zhì)呢踪少?
剔除一切對外在的觀察、模擬與嘗試後糠涛,所謂「維持自身特色」援奢,又是一種怎樣的神話呢?
沒有模仿忍捡,就沒有學習集漾。而風格,是多方模仿的綜合砸脊。你看華佗創(chuàng)五禽具篇,兼虎撲、鹿抵凌埂、熊晃驱显、鳥伸與猿提……合於一,就是特色。光模仿老虎埃疫,就算唯妙唯肖伏恐,也是馬戲。
不模仿栓霜,只想找出自己的風格翠桦?可以。
那種風格胳蛮,就是爬行秤掌!
再說:模仿我的人,模仿的是什麼呢鹰霍?
是模仿我的淺白,無論說什麼道理茵乱,都一定會用大量的譬喻茂洒、類比或舉例嗎?
還是誤把那一切瓶竭,理解成「上臺講些小故事」呢督勺?
是模仿我的進退,凡遇上爭議斤贰,都習慣性會找切點智哀、靠受身,以柔克剛嗎荧恍?
還是誤把那一切瓷叫,理解成「大談人生哲理」呢?
是模仿我的入戲送巡,故不管什麼立場摹菠,都努力讓心中的小明去說話嗎?
還是誤把那一切骗爆,理解成「語調(diào)十分煽情」呢次氨?
是學他的節(jié)奏?還是模仿他的語調(diào)摘投?是學他的角度煮寡?還是模仿他的態(tài)度?是學他挑的戰(zhàn)場犀呼?還是模仿他的氣場幸撕?是學他對問題的推演?還是模仿他的名言圆凰?
一邊模仿……我的意思是杈帐,很認真的那種。
一邊,你就是在學挑童。
我模仿昱儒學姐累铅,模仿林正疆。我模仿過路一鳴站叼,模仿過余磊娃兽,更模仿過胡漸彪。
無數(shù)次尽楔,觀察投储、模擬、嘗試……我的意思是阔馋,很認真的那種玛荞。
漸彪說,他也模仿我呕寝。我大笑勋眯,說這很合理。
畢竟下梢,我們漫步於森林客蹋,見到虎,見到熊孽江,見到鳥讶坯,見到過無數(shù)超出想像的鹿抵與猿提……
而我們是人。
所以我們學岗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