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說上癮是我們每一個人解決自己問題的方案呻此。比如抽煙上癮解決的是內(nèi)心煩悶的問題,玩游戲和刷劇解決的是如何打發(fā)時間的問題。
如果直接戒掉這些“癮”,其實也就是拿走了原來的解決方案跃巡,但是問題還在。內(nèi)心煩惱時該怎么辦牧愁?想打發(fā)時間怎么辦素邪?所以嘗試戒掉抽煙、戒掉游戲和戒掉自己認為不好的習慣時猪半,總是失敗兔朦。那明白了這個問題,呼之欲出的問題就是:如果我們放棄一廂情愿地改變自己上癮的習慣磨确,而是去尋找一個很好的上癮的習慣沽甥,是不是就能科學成癮呢?
解決一個壞習慣的辦法乏奥,只能是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摆舟。那怎么找到好習慣呢?
認識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每個人想要的東西都有很多英融,但是卻不能被全部滿足盏檐,這也許是煩惱和沖突產(chǎn)生的原因。每人都有權(quán)利去追求自己所愛驶悟,但是時間精力總是有限胡野,我們能滿足的只是部分的欲望。
所以什么對我們更重要痕鳍?什么最重要硫豆?這種價值觀的追問會對我們的選擇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一個人喜歡什么而不喜歡什么笼呆,最終決定了自己會對什么上癮熊响,讓你一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的其實是自己內(nèi)心的心智模式,認識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诗赌,有所放棄而不后悔汗茄,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比如說铭若,你喜歡吃美食洪碳,但是也喜歡保持好身材。那么什么對你來說是更重要的叼屠,你最想要的是品味人間風味還是活出漂亮的自己瞳腌,這取決于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抽煙也是如此镜雨,如果比起身體健康你更想要抽煙后的一點寧靜嫂侍,那它就不是個壞習慣。玩游戲可以帶來很多歡樂,但它如果占據(jù)了你陪伴家人或者享受其他美好事物的時間挑宠,那你就需要在更想要什么的問題上作出抉擇菲盾。
制定“小”計劃
上癮的事情都是從一個小的反饋開始的。比如玩游戲你第一次獲得勝利時的喜悅痹栖,第一次獲得寶物時的喜悅亿汞。這是微不足道的小反饋,但這是最容易培養(yǎng)起上癮習慣的揪阿。每一次的行動成本都不高疗我,沒一次都有所收獲。
但是游戲以外的世界卻并不是這樣南捂,比如讀一本書吴裤。你可能讀了兩個小時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收獲了什么。這時可以制定一個“小”計劃溺健。我剛開始養(yǎng)成讀書習慣的時候麦牺,就是每天睡覺前用手機鬧鐘設(shè)定二十分鐘去看書,看完倒頭就睡鞭缭。但是每一次睡覺前我都告訴自己剖膳,今天我又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內(nèi)心就覺得充實岭辣。
“小”計劃的關(guān)鍵在于行動成本低吱晒,不會一開始就把自己繃得太緊÷偻苦哈哈的事情是堅持不下去的仑濒,你需要感到這件事并不難才能上癮。
不斷重復形成路徑依賴
當提到上癮時偷遗,經(jīng)常會說到的一個詞是路徑依賴墩瞳。原因是當一個行為反復發(fā)生以后,它的行動成本會降低氏豌。
舉個例子喉酌。我們剛開始學習開車時,總是手忙腳亂的泵喘,要想如何踩離合器和剎車瞭吃,如何換擋,什么時候打燈涣旨,什么時候看后視鏡。這是一個很復雜的行為股冗。但是當我們開車開多了霹陡,這些行為就好像變得不再費力了,遇到路口時,你會條件反射板踩剎車烹棉、打燈攒霹、看后視鏡,然后轉(zhuǎn)動反向盤浆洗,車頭轉(zhuǎn)向后催束,再很自然的把腳從剎車移動油門上,一切都發(fā)生得非常容易伏社。因為當這個行為反復發(fā)生以后抠刺,你作相關(guān)當做的肌肉形成了記憶,你作相關(guān)動作的神經(jīng)元之間的聯(lián)結(jié)得到了強化摘昌,這些復雜的開車動作就內(nèi)化到了身體中速妖。
總結(jié)
上癮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是一個貶義詞。但這其實是植根于人性底層的一種行為模式聪黎。否定罕容、排斥上癮的習慣往往適得其反。因此這個系列的文章才想去反思為游戲上癮的機制稿饰、人們會上癮的運營以及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去影響自己的成癮行為锦秒。
古希臘最后一個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在生活中那些上癮的行為,其實是我們對生活的執(zhí)著喉镰,我們的命運旅择。了解我們自己的“癮”,也是了解我們自己的命運梧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