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互動吧上看到了一個口語角活動,報名參加了,這是一個英語培訓(xùn)機構(gòu)的引流產(chǎn)品,組織得實在是太糟糕杏头。
市場與分店沒有溝通清楚
報名當天晚上就有客服聯(lián)系我預(yù)約時間盈包,把參加活動的目的這些都溝通清楚了;
然后到店了大州,課程顧問問我“有什么可以幫到你续语?”
這個破冰提問實在是太莫名其妙了垂谢,很明顯沒有溝通清楚客戶的基本情況厦画。更加崩潰的是,我說要參加活動滥朱,他說活動下個月才開始根暑?
市場部和門店各自關(guān)起門來做事情,這樣拿到再多資源都是白搭徙邻,體驗0分排嫌。
如何讓用戶上門之后,感知到利得大于損失缰犁?
我要上門店花費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淳地,路上來回2個小時,剛開始不熟路還跑錯地方帅容,所以關(guān)于門店位置的敘述非常重要颇象!
這個機構(gòu)還是不錯的,會仔細跟我講怎么來到這里并徘,但是沒有站在用戶角度遣钳,考慮到用戶非常有可能跑到旁邊的一個寫字樓,因為本身就沒有外圍的指引麦乞。
來到門店蕴茴,口干舌燥,沒有考慮到這個情況姐直,沒有提供一杯水或者其他的服務(wù)倦淀,直接就溝通,我都不想說話声畏。
再加上門店本身沒有這個活動晃听,就尷尬地讓我做了個測評,測評完了就讓我回去了砰识,完全沒有什么吸引點足以支撐我下次繼續(xù)過來的能扒。
其實作為一種彌補機制,用戶本身就會尋找這次出來的意義辫狼,這個時候如果門店可以順水推舟初斑,送一些實體的禮物,或者附帶一些吸引下次過來的服務(wù)膨处,這樣整體的上門率才能有所提升见秤。
如何對待非潛在的資源
這里存在一個問題砂竖,我明說了我對英語培訓(xùn)沒什么需求,來只是參加活動玩玩鹃答,課程顧問可能也沒什么動力想轉(zhuǎn)化我乎澄。
他們的引流產(chǎn)品就是可能吸引來這樣的用戶,是否要這樣讓資源流失测摔,還是可以把用戶留存下來置济,作為活動的一些“充場”,或者利用該用戶的社交關(guān)系做一下裂變锋八,機構(gòu)沒有這個意識浙于。
最糟糕的是,當用戶產(chǎn)生了不良體驗的時候挟纱,對整個品牌的美譽度也產(chǎn)生了影響羞酗,輕則自己再也不會去,重則叫朋友圈里的人都不要去紊服。
教育機構(gòu)如何將社交作為一個附加產(chǎn)品
最后這個引流活動(英語角)對我還是蠻有吸引力的檀轨,不在于練英語,而在于交盆友欺嗤。
擴大社交圈是每個在除夕夜放飛理想的有志青年的共同需求参萄,教育,特別是成人教育剂府,社交屬性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附加產(chǎn)品拧揽。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社群,通過教育去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鏈接腺占,能夠產(chǎn)生非常大的價值淤袜。
最后,有什么好的擴大社交圈的機會衰伯,求帶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