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宣傳是很有意思的,大到整個戰(zhàn)爭跪解,小到幾張個人照片炉旷,都會進行重新塑造。1936年6月29日叉讥,蘇聯官方媒體《真理報》頭版刊出了一張照片窘行,斯大林滿臉微笑,抱著7歲的小女孩葛莉婭?瑪克麗佐娃图仓。這張照片成了斯大林主義的象征罐盔,將斯大林擁為國父,也大打“快樂蘇聯童年”這個理想救崔。全國各地印刷廠和工廠開始用這一張照片制成數百萬海報惶看、雕塑、馬賽克六孵,從蘇聯的這頭到那頭都有相關的展示品纬黎。當時,就像是所有俄羅斯東正教教堂都要有圣母抱圣子像才算完整狸臣,所有蘇聯學校也都有斯大林爸爸抱著小葛莉婭的畫像莹桅。
但是很遺憾昌执,在斯大林的帝國里烛亦,名聲往往帶來災難。不到一年懂拾,小葛莉婭的父親就被誣告為日本間諜煤禽、托派分子,遭逮捕下獄岖赋。他在1938年被處死檬果,成為斯大林統治時期的幾百萬受害者之一。葛莉婭和母親被流放到哈薩克斯坦唐断,母親也很快就莫名其妙的過世选脊。事已至此,但當時全國還是有數不清的畫像脸甘,畫著國父抱著“人民的敵人”的女兒恳啥,到底該怎么辦?那有什么問題丹诀。從那一刻起钝的,葛莉婭?瑪克麗佐娃就消失了翁垂。這個隨處可見的“快樂蘇聯兒童”,身份變成了來自塔吉克斯坦的13歲女孩馬穆拉卡?那坎科娃硝桩,因為在棉花田里辛勤采收而獲得列寧勛章(盡管很多人認為畫里的女孩怎么看都不像13歲沿猜,可是要知道,如果提出質疑碗脊,就等于是散布反革命異端謠言)啼肩。
這種宣傳的變化效率非常高,對內掩蓋災禍衙伶,對外粉飾太平疟游。在20世紀30年代早期,西方左翼記者和知識分子還將蘇聯譽為理想社會痕支;但在當時颁虐,蘇聯正因斯大林造成的人為的饑荒而餓殍遍野。而到了臉譜網和推特時代卧须,雖然很難決定要相信誰的說法另绩,但至少很難再隱瞞和欺騙。
因為扭曲事實和隱瞞最終會造成力量被削弱花嘶,得不償失笋籽。感謝互聯網和科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