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標(biāo)出處
中秋節(jié)小假期甫煞,再加上秋高氣爽菇曲,很多父母都帶孩子外出玩耍。
在放假的第一天抚吠,我就見到小區(qū)的一對父母帶著3常潮,4歲的女兒要到公園玩。出小區(qū)門口前面不遠(yuǎn)處是一個長長的花壇楷力。小女孩走上了花壇上窄窄的水泥堤喊式,就像走平衡木那樣,好幾次由于身子搖晃踩不準(zhǔn)掉了下來萧朝。
旁邊孩子的爸爸生氣了:“你到底還去不去玩安砹簟?磨磨蹭蹭的检柬∠琢”孩子的媽媽也在一旁催:“快點!這孩子怎么不懂事!”
小女孩表現(xiàn)出不高興的樣子里逆,但還是聽話地從水泥堤下來进胯,牽著爸媽的手走了。
想起去年运悲,有一次我?guī)Ш⒆油獬隽浼酰彩墙?jīng)歷了上面這對父母的情形,雖然我的催促沒那么粗暴班眯。當(dāng)時我也在催孩子趕緊走希停,剛好路過的一位老人過來關(guān)切地問:“帶孩子出去玩嗎?”
我說是署隘。
“既然打算帶孩子玩的宠能,孩子走水泥堤也是玩啊,說不定他覺得走水泥堤比上公園更好玩呢磁餐∥コ纾”
老人的話讓我怔住了,原來我的心思一直放在我認(rèn)為好玩的公園上面诊霹,忽視了走水泥堤也是孩子快樂的時光羞延,既然已經(jīng)計劃了整天陪孩子玩的,為啥當(dāng)孩子在玩的時候我卻不停地在一旁催呢脾还?想想真是愚蠢至極伴箩。
有多少父母,一直把自以為的“好”推給孩子鄙漏,卻忽略了孩子正在享受中的他們認(rèn)為的那些“好”呢嗤谚?
有位老師說巩步,有一天他看到兒子和鄰居小伙伴在足球場踢球,兩個孩子站在球門前面輪流踢桦踊,玩得不亦樂乎椅野。
他覺得兩個孩子可能是不懂踢球,體會不到真正踢足球的樂趣籍胯。他參與到兩個孩子的踢球中鳄橘,告訴孩子們一些踢足球的規(guī)則,然后跟他們踢球芒炼、傳球瘫怜、射門。
沒多久鄰居小伙伴走了本刽,他兒子“哇”一聲哭了鲸湃,說再也不跟爸爸玩赠涮。
他覺得莫名其妙,在多次追問后暗挑,兒子才說出了原因笋除,因為孩子覺得爸爸的踢法不好玩,爸爸破壞了他們的樂趣炸裆,他們覺得站在球門前輪流踢更好玩垃它。
記得有個電視劇,說的是一位奶奶買了一個玩具回家烹看,打算送給前來慶祝自己生日的孫子小圖国拇,沒想到在外地旅游的外孫小豪跟爸媽也回來了,兩個孩子一看到玩具便爭搶惯殊。
正在大人們打算再買一個玩具的時候酱吝,小圖決定不要玩具,而是要玩具的包裝紙土思,是那種兩手輕壓會噼啪作響的透明的塑料紙务热,他將玩具給了跟自己爭搶的小表哥。
回自己家的路上己儒,媽媽說小圖蠢崎岂,只選了包裝紙,還說孩子爸爸的家人欺負(fù)小圖老實闪湾。
孩子爸爸聽得有點不耐煩不理會妻子冲甘,而是回頭輕聲問小圖:“告訴爸爸,你覺得玩具好玩還是包裝紙好玩响谓?”小圖說包裝紙更好玩。
面對小圖的回答省艳,媽媽還是不相信娘纷,說小圖一定在撒謊,因為太懂事所以把玩具讓給了表哥跋炕。
最近有個媽媽說赖晶,她6歲的兒子交了“壞朋友”,這個“壞朋友”調(diào)皮辐烂、搗蛋遏插,還喜歡捉弄人,有一次竟然用剪刀給她兒子剪了個癩頭渠抹,頭皮都被刮傷衫哥。
這位媽媽很生氣温算,不準(zhǔn)兒子再跟那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玩,還竭力讓兒子跟鄰居一個文靜的小男孩一起玩了牛。但是她兒子覺得文靜小男孩太無趣颜屠,還是一如既往地跟“壞朋友”玩,讓媽媽很抓狂鹰祸。
孩子的爸爸也因為擔(dān)心兒子甫窟,便找兒子談話,兒子說“壞男孩”不壞蛙婴,他雖然調(diào)皮搗蛋粗井,但他很有趣,會說精彩的冒險故事街图,還勇敢浇衬、講義氣。其他小朋友跟“壞男孩”一起玩也總是很高興台夺。頭皮刮傷是因為跟“壞男孩”玩開發(fā)廊的游戲不小心自己弄傷的径玖。
爸爸叮囑兒子以后不要玩刀具后便不再阻止。
有一笑話颤介,說的是一農(nóng)民到城里拜訪親戚梳星,被富裕的親戚請吃飯,點菜時親戚跟服務(wù)員說吃魚翅滚朵,農(nóng)民一聽不悅冤灾,認(rèn)為親戚太吝嗇,趁親戚上廁所時辕近,偷偷把魚翅改成了魚肉韵吨,還讓服務(wù)員撒謊說魚翅賣完了。吃完了魚肉餐后移宅,農(nóng)民還暗自慶幸自己聰明归粉。不要用大人的主觀判斷破壞了孩子心中的興致,把自以為是的“好”推給孩子漏峰,跟農(nóng)民盲目地把魚翅換成魚很相似糠悼。
大人眼里的“好”,在孩子看來浅乔,可能遠(yuǎn)不如大人認(rèn)為的那樣好倔喂,相反,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關(guān)注點和樂趣靖苇,雖然這些“點”在大人看來可能無趣席噩、不值得一提,卻是讓孩子沉醉其中贤壁、忘我投入的大樂子悼枢。那是因為孩子們獨特的視野和探索精神,讓他們源源不斷地感受到由此帶來的快樂脾拆。所以“己所欲亦勿強加于人”萧芙,否則父母便變成了變相的野蠻人给梅,帶給孩子們的,將是心靈的束縛双揪。
尊重动羽、不強加,尊重孩子的想法渔期、看法运吓、做法,不以成人的目光批判孩子的行為疯趟,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拘哨,經(jīng)常感同身受地感受一下孩子們的小快樂。我們可以不認(rèn)同信峻,但我們不能不理解倦青。做個寬容和善解人意的好父母吧,保護(hù)好孩子的精神世界盹舞,并讓他們樂在其中产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