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問自己麻掸,為什么要待在上海酥夭,為什么要讓孩子待在上海?其中一個常用的答案之一就是脊奋,這里有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熬北。然后再細細問下去,都是哪些文化生活如此重要诚隙?然后因為在教育領域工作的緣故蒜埋,開始意識到這里的文化生活不是什么演唱會比較多,或者派對比較多最楷,更多的是公共的教育資源整份,特別是博物館、美術館籽孙、科技館之類的烈评,然后會因此有更多的渠道接觸最優(yōu)秀的藝術文化表演、展覽或者活動之類的犯建。
對于一個鄉(xiāng)下長大讲冠,但是攻讀理工科的我來說,恐怕最缺的莫過于藝術的熏陶适瓦。從小到大竿开,在心底覺得自己是有那么些天賦的谱仪,也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自己編歌,寫詩時常也做個畫什么的否彩。但是疯攒,確實由于以為學業(yè)主科才是最重要的,在外在學習環(huán)境不佳的情況下自己也沒有太用心努力列荔。工作之后的前幾年敬尺,囊中羞澀加上工作太努力就更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盡管如此贴浙,我對于藝術的認識主要是它是可以幫助開發(fā)智力砂吞,并且藝術背后的思維方式堪比理性思維,對于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崎溃。這個可以從為什么要推行STEAM教育可以看出來蜻直。STEAM中的A的含義是ART,其他的則代表Science,technolegy,enginering,math袁串。美國整體推行藝術結合其他的理性思維學科的原因是因為哈佛研究院針對為什么蘇聯(lián)早于美國研制出原子彈的研究概而。研究結果說,主要是因為蘇聯(lián)當時有深厚的藝術文化般婆,這種文化對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有巨大的隱性的推動作用。
孩子出生的時候朵逝,倒是真開始重視這個藝術熏陶蔚袍,確實努力她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前面幾年配名,她也實在不懂什么啤咽,行動也不方便,所以能做的是盡可能買美的繪本渠脉,天然材質(zhì)的玩具以及經(jīng)常放好聽的音樂甚至交響樂給她聽宇整。身邊的朋友的孩子大多數(shù)三歲起就開始各種樂器、模特芋膘、美術鳞青、韻律等學起來了,我說完全不焦慮也是假的为朋。不過這種焦慮也有好的地方臂拓,就是,促使我在元旦的最后一天习寸,下定決心胶惰,克服懶癌帶她去兩個朋友跟我說的蓬皮杜藝術展。
首先霞溪,看個展的花費也真不小孵滞,光展館里面的門票導覽加下午茶就超過了400中捆,想著既然來了就盡可能讓女兒真能體驗到。女兒第一個小時的時候坊饶,將語音導覽器一直放在耳邊聽泄伪,聽,聽幼东,堅決不給我們聽臂容。不過我和老公進來倒是有點小震撼,也根本不顧女兒是否震撼根蟹,想想我們能學習到也不錯脓杉。我們兩個把女兒放到咖啡館,輪流出來看展简逮,盡然這樣竟然將展出的72幅作品來來回回看了將近3遍球散,將近4個小時。
三分之一的抽象派的作品散庶,主辦方故意沒有放語音導覽蕉堰,看來看去就只能贊嘆于顏色的種類、搭配悲龟;線條的曲直屋讶、粗細;元素的擺放须教、構建……這些作品倒是提示說皿渗,沒關系,大多數(shù)就是無題轻腺,只是展示藝術家當時的即興的想法乐疆。然后其中大師杜尚的作品則一再的提醒人們,藝術本身需要被從美中打破出來贬养,而用于展現(xiàn)生活挤土。而同時代的其他大師的作品看上去很普通,然而就是因為那個時代背景下敢于和前人不同而被陳列在這里误算,而這些不同并不是信手拈來仰美,而是真正經(jīng)過多年成為了一種風格。三遍下來儿礼,我從誠惶誠恐筒占,到迷惑不解,到坦然面對倒是挺有趣的經(jīng)歷蜘犁。這些并不是說藝術很平庸翰苫,而是啟發(fā)人的思考本身很有趣,并且這種思考在每次看的時候都會因為當時的心境不同而不同。
還是落俗套的是奏窑,回來的路上导披,我問女兒,你還記得我們今天都看了什么嗎埃唯?女兒說撩匕,我們?nèi)タ凑沽恕D悄氵€記得看了哪些作品嗎墨叛?在我沒有打斷的情況下止毕,她一直說一直說,說了將近半小時漠趁,翻來倒去說的竟然是3幅作品扁凛。一幅是屬于裝置藝術?就是一根粗的繩子闯传,從天上掉下來谨朝,每隔一段有黑色的油沾的痕跡,她說那個很好玩甥绿;另外一個是一個雕塑作品字币,是做成了細細的樹的形狀,因為關節(jié)處都是鐵環(huán)做的共缕,所以可以動洗出,她一直強調(diào)那個會動;最后一個我沒有猜出來是哪幅图谷,不過她竟然說翩活,她很喜歡那個顏色,她已經(jīng)記在了心里蜓萄,有藍色隅茎,有黃色澄峰,有綠色嫉沽,然后突然說她覺得那幅畫有點孤單……
啰啰嗦嗦的記錄了一下我們一家去看藝術展的經(jīng)歷,相比之前總是去博物館或者植物館了解事實俏竞,今天的更多其實挺需要用心感受绸硕,而感受的過程本身很好,至少回來之后沒有覺得消耗能量很累魂毁,相反像是吸收了很多的能量玻佩。還有個覺得有趣的點,如果拋開讓她學習什么的態(tài)度或者我們得學習什么的態(tài)度去席楚,這次經(jīng)歷會有什么不一樣呢咬崔?會更好嗎?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