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大愿地藏菩薩道場所在地——佛教名山巨双,九華山。
地藏菩薩中的“地”霉祸,講的是大地筑累,大地是一切萬物所依賴生存的,任何一物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丝蹭,所以“地”有能持慢宗、能育、能載奔穿、能生的意思镜沽。
“藏”就是寶藏,財寶足以救濟人的貧苦贱田,圓滿人的事業(yè)缅茉。這位大菩薩有無量的法財,布施一切苦惱眾生男摧,且使他們都能修行成就蔬墩,好像寶藏一樣,所以叫做“藏”耗拓。
所以很多人去到九華山拇颅,求財富求發(fā)展圓愿望。
關于九華山乔询,想起來本地寺廟一位方丈樟插,年輕時還只是個小沙彌。去年的簡書一文中還曾提到過:
“一人一缽竿刁,徒步黄锤,數(shù)百公里,佛教圣地九華山食拜,求學.....”通過這些關鍵詞猜扮,看到這位方丈的堅定決心、堅強意志和堅守的信念监婶。(這位禮相大師于去年10月因積勞成疾圓寂,年僅50多歲齿桃,可惜可嘆)
當年我們一行人是趁著國慶假期惑惶,自駕先去了安徽的天柱山,就是拍攝《天仙配》的那座山短纵。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唐代大詩人李白带污,對天柱山更是情有獨鐘。在他現(xiàn)存的九百多首詩歌中香到,吟誦安徽的有近二百首鱼冀,而直接或間接謳歌天柱山的就有十余首报破。
那首著名的《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千绪。不敢高聲語充易,恐驚天上人。就是描繪的安徽境內的某座山寺荸型。
從天柱山往九華山來盹靴,入得山內,聽說整個九華山脈里有大大小小寺廟99座瑞妇,化城寺是九華山開山祖寺稿静,歷史最悠久又是地藏菩薩道場。
大伙停了車辕狰,往化城寺來改备,再往上是最高峰的天臺寺。這座寺的三重殿是一重一重往上的蔓倍,幾乎80多度的垂直往上悬钳,臺階多得讓人生畏。
時間久遠柬脸,但爬那個臺階的場景他去,還是歷歷在目。人們幾乎手腳并用倒堕,整個人好像是匍匐在臺階上一樣灾测,真是的在往上“爬”了。
也許只有這個姿勢垦巴,才能顯示出拜謁者的虔誠之心媳搪?才能更好的如愿以償?
同行的是三個家庭骤宣。小唐夫婦秦爆,王總夫婦,分別帶著孩子們憔披。孩子們玩得開心等限。小唐老婆是家庭婦女,平時較少出門芬膝,清晨望门,飛馳的車子跨越池州段長江大橋時,車子里飄揚著悠揚的音樂锰霜,她連連說“好幸福啊!”筹误。那夸張的表情略顯矯情,現(xiàn)在想來還很清晰癣缅。也許這是人家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厨剪。
跟她的乖巧完全不同的是王總老婆小姚哄酝。小姚長得極漂亮,仗著王總的財勢祷膳,專橫跋扈的陶衅,又有潔癖,在外是各種挑剔钾唬,挑飯店万哪,挑飯菜,挑賓館抡秆,挑服務員......王總剛開始各種忍奕巍,后來是忍無可忍,終于是不歡而散......
王總和小姚還是沒能走到最后儒士,數(shù)年后各奔東西的止,各自成立家庭,各自又生兒育女着撩。
當年來去匆匆忙忙诅福,九華山離得最近。等疫情過去拖叙,真的還想再去看看氓润,認真拜謁一下,細細體悟佛教之博大精深薯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