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受于天而合于道,圣人已明告人矣妹蔽;然體認之,非自己用功不可挠将。故修道之教胳岂,為體認人性也。
前半句話翻譯過來舔稀,好聽一點是“師父領(lǐng)進門乳丰,修行在個人∧谥”難聽一點的产园,“道理都說完了,自己愛做不做夜郁,關(guān)我屁事什燕。”
之前有順手截屏的習(xí)慣竞端,手機自動保存云端屎即,昨天清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15年初的很多記錄,發(fā)現(xiàn)那時候的自己簡直弱爆了。那種狀態(tài)……所有的請教都是求助技俐。所謂的個人成長啊乘陪,讀那么多書,聽那么多講座雕擂,參加那么多活動啡邑,結(jié)識那么多好厲害好厲害的人哦,如果最后無法意識到“體認”這一點井赌,那些就都是表象和幻覺罷了谣拣。
所以醒醒吧。是你讀書族展,還是書讀你森缠?是你去參加活動,還是被活動參加仪缸?是你談戀愛贵涵,還是被戀愛談了?是你上班還是班上你恰画?……你是被滋養(yǎng)宾茂,還是被消耗?
所以后面那句說拴还,修道之教跨晴,就是讓你自己去體認人性。
最近在重想片林,修行修行端盆,到底修的是什么?
大概在半年前的理解是該做什么就做什么费封,但這還不夠啊焕妙,還知道自己不該做什么,所以大學(xué)里第一章里說“知止而后有定”弓摘。但怎么能一上來就知道知止呢焚鹊?
這個過程類似女生買買買,扔扔扔韧献,反復(fù)買扔之后末患,就知道自己適合穿什么衣服,喜歡什么款式了锤窑。很多“前輩”告訴你璧针,“去做吧,年輕人多嘗試果复〕旅В”這只是表象啊,體認體認,關(guān)鍵也要認呦走搁。你能從幾個方面來認知呢独柑?知道做什么,知道不做什么私植,知道怎么做忌栅,做到什么程度,每一點都是一層信息曲稼。把這些信息連接起來索绪,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
修于行止贫悄。行代表應(yīng)為瑞驱,止代表不為,在做與不做之間修行窄坦。古人云“君子有所為唤反,有所不為⊙冀颍”慢慢體認到什么事該做彤侍,什么事不該做,做好該做的逆趋,不做不該做的盏阶,最后達到該做的事都是喜歡的事兒,不該做的事都是不喜歡的闻书,才叫“知行合一”名斟。
所以小說中描寫的修行高人,他們會去避免因果糾纏惠窄,只是遇事做事蒸眠,不會沒事找事兒。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杆融,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心境與修為,就能開辟一個什么樣的世界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