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這兩天在讀人類簡史嵌巷,深深的被書中的描述所吸引衣屏。作者通過強大的語言和對知識的整合為我們勾勒出歷史的輪廓施绎,作者在歷史的構(gòu)架下耕赘,囊括了對于生物骄蝇,哲學(xué)等等領(lǐng)域的諸多內(nèi)容的思考。邏輯清晰操骡,通俗易懂九火,引人入勝,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册招,值得大家細細品味岔激。本書的作者尤瓦爾也是一名非常年輕的以色列歷史學(xué)教授。(1976年出生)建議大家在閱讀本書的時候可以highlight出重點的部分是掰,這樣回看的時候也很方便虑鼎。 好啦,那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正題吧键痛。
?????????????????????????????????????????????????????????????????????????????????????????????????????????????????????????????????思維導(dǎo)圖:by 牛奶莊莊
先拋幾個問題給大家思考一下:
001 我們究竟是不同人種共同繁衍產(chǎn)生的后代還是單一人種最終進化而來的“純種”震叙?
002 人類為何能成為萬物之靈長?
003 你相信遠古時代的采集者比你知道的都多散休,比你身體還健康么媒楼?
004 人類踏上世界版圖對物種的影響?
人類的進化史
最初戚丸,所有生物都被劃分成了不同的物種,不同的物種中屬于同一祖先的又可以歸為同一個屬划址,我們?nèi)祟惥褪侨藢佟榱思右詤^(qū)別限府,書中用智人代表全部人屬的成員夺颤,而人類代表現(xiàn)存的人屬。
許多屬又可以歸為一個最最早的雌性或雄性祖先胁勺,我們稱之為科世澜。比如貓科動物里既包括貓也包括老虎,說明在最早最早以前署穗,這兩種動物都是來自同一個祖先寥裂。
而我們?nèi)丝频淖嫦饶厍锻荩瑳]錯,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封恰,巨猿麻养。
最早的人類出現(xiàn)在東非,然后逐漸踏上北非诺舔,歐洲鳖昌,亞洲,大洋洲低飒,最后到美洲许昨。科學(xué)家也為各個地方的物種取了非常華麗的拉丁名字褥赊,尼安德特人糕档,直立人,匠人崭倘,魯?shù)婪蛉恕?/p>
不同的人種為了適應(yīng)不同地域的生存環(huán)境,也逐漸朝著不同的方向進化类垫,比如住在印度尼西亞的梭羅人非常能適應(yīng)熱帶的環(huán)境司光;生活在歐洲和西亞寒冷環(huán)境中的尼安德特人就相對長得更為高大魁梧。
在回答第一個問題 ---- 我們究竟是不同人種共同繁衍產(chǎn)生的后代還是單一人種最終進化而來的“純種”悉患? 之前残家,先糾正一個普遍的錯誤。像我從小就認為進化是單一的售躁,好像最開始的認知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坞淮,我們是由一種物種進化到另一個,然后再向下進化下去陪捷。即人種是呈線性發(fā)展的回窘,由匠人變成直立人,再由直立人變化成尼安德特人市袖,然后再變成我們啡直。但事實上,很多人種都是同時存在的苍碟。
在這里我引用書中一句話酒觅。
這種線性模型誤以為地球在某個時間點上只會有單一人種,而其他更早的人種不過就是我們的祖先微峰。但事實是舷丹,從大約200萬年前到大約1萬年前為止,整個世界其實同時存在多種不同人種蜓肆。從整個歷史看來颜凯,過去多種人共存其實是常態(tài)谋币,現(xiàn)在地球上只有一種人,這才是異常装获。
那我們究竟是怎么演化而來的瑞信,和這些不同地方的人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關(guān)于這點有兩個理論:
001 混種繁衍理論 ----- 字面意思穴豫,不同人種相互交融凡简,形成現(xiàn)在的我們。
002 替代理論----- 智人來到其他人種的地盤精肃,互相廝殺秤涩,甚至種族滅絕。
這兩種理論孰對孰錯司抱?依據(jù)現(xiàn)在的觀點筐眷,替代理論得到了目前歷史學(xué)界的絕大多的肯定,然而后續(xù)的考古證據(jù)又支持了混種繁衍理論存在的可能性习柠,如果結(jié)果屬實匀谣,那么說明這兩種理論確實都有存在。生物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资溃,灰色的交叉地帶也占據(jù)了一席之地武翎。
認知革命的影響
認知革命:在7萬年前,人類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的變革溶锭。
開頭拋給大家的一個問題宝恶,人類之所以區(qū)別于其他動物,成為萬物之靈長趴捅,其中認知革命產(chǎn)生的影響巨大垫毙。而認知革命的最大結(jié)果就是產(chǎn)生了人類的語言。
這種語言既能傳遞既定的客觀事實拱绑,也能描繪出虛構(gòu)的事物综芥,比如仙女,神話猎拨,宗教等等毫痕。這也是人類語言的獨特之處。利用這種語言迟几,我們不僅可以傳遞身邊最基本的信息消请,比如河里有條魚,樹上有只鳥类腮;也可以表達出我們對上帝的信仰臊泰,對國家的守護。其中后者的力量可以凝結(jié)許多原本毫無關(guān)系的人蚜枢,但僅憑著共同的信念缸逃,就向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针饥。
為什么會突然產(chǎn)生認知革命呢?普遍的理論認為是因為某次的基因突變需频。至此丁眼,人類走向了由“基因演化”到“文化演化”的道路。
采集者的富裕社會
原始的人類昭殉,我們的祖先都是靠著采集為生苞七。要想對人類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首先得先來了解下我們祖先采集者的生活和思想挪丢。
我們?yōu)槭裁纯偸菍μ鹗城橛歇氱娔仵宸纾@與我們祖先采集者當時的生活條件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那個時候甜食非常罕見且匱乏乾蓬,唯一的來源就是熟透的果實惠啄。如果想吃甜食,就只能去尋找這樣的食物任内,所以一旦人類發(fā)現(xiàn)了熟透的水果撵渡,就拼命的補給這種高熱量的水果,直到吃不下為止死嗦,也是在那時趋距,我們種下了愛吃甜食的基因。(這是我在書中讀到的最驚訝的地方之一越走,終于給自己愛吃甜食找到了借口棚品,我們的祖祖輩輩都是這么過來的)
采集者們最令我驚訝的除了對甜食的熱愛之外靠欢,還有他們豐富而全面的知識廊敌。如果說古人比你知道的還多,你會不會不服氣呢门怪。為了提高采集的效率骡澈,他們需要掌握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情況,比如植物的生長周期掷空,動物的出沒地帶肋殴,以及果實是否有毒等等。而且我們的祖先也不需要像我們一樣每天工作8小時坦弟,一周5天护锤,偶爾還要加班,他們只需要偶爾的出來采集和捕獵酿傍,收獲的東西足夠他們吃三天烙懦。因此就工作強度而言,采集者們過的還是相當悠閑赤炒。
還有一點氯析,因為飲食的多樣化亏较,補給了身體所需要的大部分營養(yǎng),所以采集者們的身體非常的健康掩缓,避免了營養(yǎng)不良對身體的危害雪情。所以,同志們不要再挑食了你辣,多吃點綠色蔬菜水果巡通,肉類偶爾食用,對身體也是不無益處绢记。
毀天滅地的人類洪水
這個標題我是引用了原書的標題扁达,直接能夠看出本書作者對人類的看法。
我們知道蠢熄,最早的人類只住在非洲跪解,由于認知革命對人類智慧產(chǎn)生的影響,采集者們開始了他們周游地球的足跡签孔。
當人類首次登上澳大利亞海灘時叉讥,當時那片陸地上存在著24種巨型動物,袋獅饥追,雙門齒獸等大型動物遍地都是图仓,像袋鼠一樣的有有袋動物在澳大利亞是占有統(tǒng)治地位的。但隨后23種慘遭滅絕但绕。人類并不愿意承認這種悲劇的發(fā)生是由于人們自己救崔,于是便把責任推到了氣候的變化身上,而事實上捏顺,地球的氣候變化從未停止六孵,唯有智人出現(xiàn)時才發(fā)生了如此大的災(zāi)難。
如果澳大利亞的物種滅絕不能指正人類就是罪魁禍首幅骄,那么14000年前的美洲大陸上有著十分豐富的物種劫窒,劍齒虎,巨型地懶都讓人們仿佛置身于神奇的動物園中拆座。而在智人首次登陸不久之后主巍,原本47種大型生物存在的北美洲已經(jīng)有34屬消失了。南美洲更是失去了六分之五的物種挪凑。
在這里我再次引用書中一段非常好的原話孕索。
在一座有一座島嶼上發(fā)現(xiàn)的考古證據(jù),都看到同一出悲劇一再上演躏碳。在這出劇的第一幕搞旭,充滿著豐富多樣的大型動物族群,而沒有任何人類的足跡。第二幕选脊,我們看到一具人骨杭抠,一個矛頭或是一片陶片,告訴我們智人來到此地恳啥。劇情很快發(fā)展到第三幕偏灿,舞臺中心只剩下人類的男男女女,而多數(shù)都大型動物以及許多小型動物钝的,都已黯然退場翁垂。
如果我們了解了之前動物滅絕的原因,應(yīng)該就會加積極的投入到保護現(xiàn)有動物的行動中去硝桩。不要讓未來的歷史沿猜,繼續(xù)書寫著我們親手犯下的罪過了。
【參考圖書信息】
書名:《人類簡史》
作者:[以色列] 尤瓦爾.赫拉利
譯者:林俊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PS:
寫在后面的話碗脊,后續(xù)的書我會繼續(xù)分享給大家啼肩,能碰到一本非常有深度,產(chǎn)生思考衙伶,對人有影響的好書非常不容易祈坠,如果大家有特別的好書,歡迎大家留言推薦矢劲。謝謝啦赦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