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滕王閣哄啄,我們就要回到大唐
說說唐高祖李淵的小兒子
李元嬰
這小兒子可不是一般小
李元嬰出生時,李淵已經(jīng)是64歲高齡
太上皇都當(dāng)4年了风范,算起來
李元嬰比他侄子唐高宗李治還小2歲
作為李淵的幺子
李世民的幺弟
李元嬰從小享受著
頂級學(xué)區(qū)房的資源配置
四書五經(jīng)咨跌、琴棋書畫
那都是入門科目
那么他成了媽媽口中
別人家的孩子嗎
真實的李元嬰畫風(fēng)是這樣的
作為盛唐之初,正兒八經(jīng)的龍子龍孫
卻練就一身
劃船不用槳全靠浪
的高超技藝
這讓李世民也是頭大
可這是自己最小的弟弟呀
沒辦法
只好睜只眼閉只眼了
館館發(fā)現(xiàn)
事情往往沒這么簡單
李元嬰還有個不為人知的
隱藏人設(shè)
造樓控
貞觀十三年(639年)
李元嬰9歲
被唐太宗封為滕王
封地就在今天山東滕州
《舊唐書》:“李元嬰硼婿,唐高祖李淵之二十二子也锌半,
唐貞觀十三年639年)受封為滕王,食祿山東滕縣寇漫。
成年后的李元嬰
按唐制度前往滕州封地
從繁華的一線長安來到四線滕州
李元嬰第一次懷疑人生
你以為他會就此一蹶不振么
并沒有
作為盛唐之初被“大海冠名的浪人”
李元嬰從小就有
遠(yuǎn)大的人生目標(biāo)
他曾無數(shù)次告訴別人
他是個有“追求”的人
帶著這份執(zhí)念
靠著一流的皇室教育與宮廷藝術(shù)基礎(chǔ)
加上從小生活在一線城市的閱歷
他開始
著手滕州經(jīng)濟區(qū)的開發(fā)任務(wù)
還真別說刊殉,沒幾年工夫
經(jīng)濟區(qū)就開發(fā)的有模有樣
建了好些個高樓大廈與娛樂城
號稱滕州SBD新區(qū)
其中還有座最牛掰的私人會所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一座
滕州“滕王閣”
就這樣殉摔,李元嬰離自己的追求
越來越近了
他開始
每天在滕王閣里
與男人們秉燭夜談,順便喝個小酒
與女人們暢聊人生冗澈,順便尬個小舞
然后在滾個.......
明白真相的滕州老百姓
徹底炸鍋了
收了那么多血汗錢
蓋的居然都是自個玩的
說好的
帶我裝逼帶我飛呢
老百姓不干了
剛上任不久的大唐CEO李治
也是一臉懵逼钦勘,對于這個叔叔
他從小就沒轍,只好將李元嬰調(diào)往蘇州
李元嬰走后
他在滕州建造的高樓會所
包括第一座滕王閣
因其本人名聲太臭
還老拖欠物業(yè)費
無人打理
最后被風(fēng)帶跑
李元嬰到任蘇州后
沒多久
又轉(zhuǎn)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
你以為他就此消停了么
并沒有
還是熟悉的配方
還是熟悉的味道
在他24歲的時候
他又在贛江之濱選址
招聘能工巧匠
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樓閣
南昌“滕王閣”
這就是后來王勃筆下的滕王閣了
可咱南昌老百姓也不傻
沒幾年亚亲,大伙就不待見他了
準(zhǔn)備讓李元嬰走人
公元679年
唐高宗摸著犯頭疼的腦袋
一狠心彻采,把李元嬰貶到
(蜀地)四川閬中
然鵝
這位造樓控,完全不在意
在山高皇帝遠(yuǎn)的閬中
他又按之前的格局
在嘉陵江邊的玉臺山腰建起了
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私人會所
這就是杜甫詩篇中的
閬中滕王閣
《輿地紀(jì)勝》記載:他一到閬中捌归,就以“衙役卑陋”
為名肛响,大修宮殿高樓,稱“閬苑”惜索,又在閬中玉臺山建玉臺觀和滕王亭特笋。
公元683年
唐高宗李治病逝
而這一次
也成為李元嬰最后一次被貶
李治死后,本當(dāng)全速飆車的李元嬰
沒油了
李元嬰病倒了
高宗去世的第二年
李元嬰也在四川閬中去世
徹底終結(jié)了他
入鄉(xiāng)造樓的人生“追求”
與滕州滕王閣不同的是
南昌滕王閣與閬中滕王閣
因王勃與杜甫的Buff加持
得以留存于世
并多次翻修重建
尤其是南昌滕王閣
被稱為
江南三大名樓之首
成為江西一道燦爛的
文化風(fēng)景線
本期
館君八點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