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與#漫步青春#征文活動炭庙,作者:余翠,本人承諾逾雄,文章內(nèi)容為原創(chuàng)腻脏,且未在其他平臺發(fā)布
不寫信的年代,少了那等待的溫存
不寫信的年代做鹰,我們少了那份等待的溫存鼎姐。但我們不能失去這種笨拙而溫柔的能力。
記得剛進入大學不久饭尝,朋友發(fā)消息說給我的信已投遞献宫,“慢慢等吧”,于是我懷著難以言表的激動心情帖池,等啊吭净,盼啊……一個星期后,當拿到信封的一霎囚巴,古樸的郵票友扰,熟悉的字體,腦海里立即就浮現(xiàn)了那熟悉的面孔和曾經(jīng)的點點滴滴秽浇,信的內(nèi)容其實很簡單但卻很“暖”——分享各自的生活點滴甚负、感受,談目標斑举,憶往昔……在我回信后的那段時間里,我們又同時懷揣著美好與想像進入等待的日子里富玷,等待是“漫長”的,但絕對是值得和美好的雀鹃。讀了木心的《從前慢》铲敛,腦海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如今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仍能和朋友書信往來的珍貴,還有等待回信時那帶著緊張的美妙心情……
看到這么一封信,你不用懷疑里面包含的感情是否真摯迁酸,因為“字如其人”奸鬓,他或急或緩的筆鋒焙畔,或濃或淡的用墨串远,或凌亂或整潔的紙面都在向你透露著寄信人的情緒。而如今當我們在手機或電腦上快速地敲打出一行字發(fā)出去時伸但,恨不得對方下一秒就能回復留搔,而對這冰冷的屏幕和簡短的回答又怎能真正猜出對方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沒有了情感的真正流露隔显,沒有了時間的醞釀,等待的美感也就消失了彪标。
手機似乎讓人們的距離越來越近掷豺,隨時可以視頻薄声,隨時可以對話坷襟,但這種近到?jīng)]有距離感婴程、讓人窒息的零距離感,卻讓人們的心靈沒有了對話的空間档叔。而寫信衙四,恰恰是需要一定距離感的,思考传蹈,等待,不是即時對話挑格,而是隔著時空沾歪,這種距離感能讓人超越不假思索的淺層對白灾搏,而進入內(nèi)心深處,深思熟慮媳板,長長的話慢慢的說,慢下來去體味巨缘,慢下來去嘗試理解若锁。寫信告訴我今天海是什么顏色斧吐,寫信告訴我你那里陽光正好又固,寫信告訴我你今夜想要夢到什么仲器,明明動了情,卻又不敢靠近仰冠。
除此之外乏冀,在社交媒介快速即時的碎片化交流主導著日常溝通的快時代,寫信這種古老洋只、笨拙辆沦、緩慢而溫柔的交流方式,一次次讓我們心中涌起暖流识虚。北大給2017自主招生未通過的學生寫了一封信肢扯,親吻失意者,柔化了人心担锤。清華給準備帶母親一起上學的甘肅考生寫的一封回信蔚晨,人生是苦,但請你足夠相信肛循,你自強不息铭腕,我厚德載物。新華女記者寫給學弟學妹的一封信:寒門是苦多糠,貴在久久用功——用自己奮斗的經(jīng)歷給畢業(yè)生鼓勵……打動我們的谨履,除了信中流淌出的那些真誠而充滿情懷的表達外,還有寫信這種方式熬丧,所以說它是古老的。因為它在社交媒介如此發(fā)達怀挠、信息傳播如此快捷的時代顯得很傳統(tǒng)析蝴,所以說它笨拙。因為它需要做下來細心體味靜靜琢磨绿淋,一字一字的推敲書寫闷畸,走進人的心靈深處去對話交流,所以說它緩慢吞滞。因為它看起來似乎沒有效率佑菩,一條微博,一封郵件能說清楚的裁赠,卻娓娓道來說那么多句殿漠,而且常常能直抵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所以說它溫柔佩捞。然而正是這種笨拙而又溫柔的方式傳遞出的東西卻是這個時代所稀缺和需要的绞幌。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時代已經(jīng)不需要寫信了一忱,社交媒介讓交流如此便捷迅速莲蜘,有事微信里說谭确,有話微博里講,視頻聊天就能時時實現(xiàn)面對面的交流票渠,為什么還要寫信這種笨拙而落后的方式逐哈。被即時社交工具施了魔法的現(xiàn)代人,就像神話中的那個穿上舞鞋停不下來的女孩问顷,長期深陷其中昂秃,已經(jīng)沒有能力讓自己慢下來和停下來了。我們要知道的是择诈,交流不僅僅是工具層面的溝通械蹋,還需要心靈的對話。智能手機讓工具層面的對話越來越便捷羞芍,卻永遠替代不了人們心靈深處的對話哗戈。
拿著手機交流的人,已經(jīng)慢不下來去寫一封信了荷科,更不用說那份等待的溫存唯咬。不是不會寫字,不是沒有時間畏浆,而是失去了慢下來與人交流的心境胆胰,陷入工具性功能性的社交信息中,內(nèi)心的情感交流能力也在萎縮和退化刻获。其實蜀涨,寫信未嘗不是一種獨處的方式。寫信常常在深夜蝎毡,夜闌人靜厚柳,萬籟俱寂,這是人心最靜的時候沐兵,而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别垮,尤其是我身邊的大學生也包括周末的我,已經(jīng)把那個最寶貴的獨處時間交給了手機扎谎,交給了那個虛擬的世界碳想。曾在V電影中看過一個創(chuàng)意獲獎短片:一個人獨自駕船漂泊在海面上,當他發(fā)現(xiàn)一個滿是電視的小島后毁靶,興奮之余他迫不及待的盡可能多的把那些電視轉(zhuǎn)移到自己的小船胧奔,行駛一段時間后,他的小船因負載面臨沉船的危險老充,當他扔掉所有最后還僅剩一臺電視時小船仍然要沉葡盗,猶豫之后他選擇了自己跳船——犧牲自己保全了那臺電視……是不是可笑又可憐呢?社交媒介毀滅著人們的社交,消滅了人們的獨處時間觅够,使交流停留于淺層的工具層面胶背,寫信的能力也就漸漸失去了……
不,我們決不能失去這種笨拙而溫柔的能力喘先。
想一想我們有多久沒有寫信了钳吟?又有多久沒有停下來思考了?很慶幸我有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兼筆友窘拯,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红且,我們能通過這種快被現(xiàn)代人遺忘的方式互訴衷腸亦或是互相問候。
“情書”似乎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熱詞涤姊,然而我那異地戀的閨蜜受我的影響也愛上了寫信暇番。玫瑰易逝,彩虹易散思喊,山盟海誓總像昨日的情話壁酬,而那些信件卻是最忠貞的見證人,見證彼此之間最甜蜜的愛戀恨课。在吵架的日子舆乔,傷心的瞬間,打開信件剂公,總會開啟美好的良性循環(huán)希俩,重溫幸福的回憶,而不是在吵架中淡忘曾經(jīng)那么相愛纲辽。她說她總是偏愛慢一點的信件颜武,因為寫下信時自然是最甜蜜的時刻,不需要信那么早的去錦上添花拖吼,只愿它慢慢的盒刚,慢慢的,在將來兩個吵架的時候做個雪中送炭的和事佬绿贞。
是啊,信箋是有溫度的載體橘原,寄信雖慢籍铁,但我手寫我心,那種握在手里刻在心里的溫度趾断,笨拙卻無與倫比拒名。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還忙忙碌碌穿梭于各種網(wǎng)頁芋酌,或是用著微信增显,qq等社交軟件時,熱衷于網(wǎng)絡紅詞脐帝、熱詞卻漸漸忘記了語言的魅力同云?不妨停下來糖权,把所有微妙的心情步于字里行間,好讓另一個靈魂與自己感同身受炸站;或是在深夜泛黃的燈光下悄悄寫下自己的心事吧星澳,雖不是信,卻也必定是觸動心靈的文字……
“從前的日色很慢
車旱易,馬禁偎,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愿我們都能在現(xiàn)在的快節(jié)奏時代里,過著讓自己歡喜的“從前慢”的日子阀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