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蚀乔,有扛得住的人,也有扛不下去的人菲茬。
“反正我每天就是這樣子被責任和債務叫醒吉挣,我感覺我活著從不是為了自己⊥竦”——35歲外賣員睬魂。
這個外賣員住在我家樓下,偶有接觸镀赌,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氯哮,我們聊了兩句。
他是一個人來到廣州打工的商佛,在他28歲的時候喉钢,家里催婚催得緊,父母安排了一個女人與之相親良姆,并結婚了肠虽,現在有一個3歲的兒子,爸媽沒有收入玛追,全靠他一個人養(yǎng)家税课,可想而知他的經濟壓力有多么大闲延。
他跟我說,因為這個疫情韩玩,他被困在老家將近兩個月垒玲,妻子每天跟他討論錢的問題,家人不斷的催促啸如,有那么一瞬間侍匙,他簡直想去自殺。
他笑著說:“我以前從不抱怨我爸媽為什么沒錢叮雳,但是在那一刻想暗,我居然有這個想法了,其實大多是怪自己不夠有能力帘不,活著除了賺錢说莫,好像也沒什么價值∧海”
我突然覺得很心酸储狭,因為我知道,像他這樣的人捣郊,在整個社會辽狈,實在是太多了。
他們抵不過父母的催婚呛牲,結婚了刮萌;他們抵不過家人的壓力,不斷地壓榨自己去換取金錢娘扩,去滿足家人的所謂的“滿足感”着茸,他們知道自己只是在重復過著父母那一代的生活而已,下一代大概率還是跟他們自己一樣琐旁,毫無變化涮阔。
說到這里,或許會有人說灰殴,這只怪他們自己不努力敬特,只怪他們不堅定,結了婚牺陶,生了孩子擅羞,生了又養(yǎng)不起……
對于在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言論,我只覺得可笑义图。
如果這是個例减俏,那就罷了,但這確實是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碱工。
就是因為大部分人都這樣娃承,我才覺得可怕奏夫。因為他們除了撐下去,直到遇見生活中的一點曙光历筝,除此之外酗昼,別無他法。
每個成年人都在一邊崩潰梳猪,一邊努力麻削,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大部分行業(yè)都遭受到了巨大沖擊春弥,無數的品牌紛紛倒下呛哟,連社會都這樣,何況小到每個人的家庭匿沛?這次疫情催生了多少人的負面情緒扫责,然而這種負面情緒,卻無法紓解逃呼,只能在壓力與責任之下繼續(xù)負重前行鳖孤。
能紓解的人,繼續(xù)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抡笼;不能紓解的人苏揣,在各方的情緒加壓下,還有什么可選擇的呢推姻。
我為什么會提到這個腿准,不是說疫情之下國家的補貼不夠,也不是說個人的承受能力不足拾碌,而是大部分國人心里,心理上的任何問題街望,永遠都只是用“心情不好”這四個字去解決校翔。
人,身體但凡有點不舒服灾前,要么就去醫(yī)院看病防症,要么就去藥店買藥,身體總會慢慢好起來哎甲。
但是蔫敲,人的精神出現問題呢?無非是在各種娛樂中炭玫,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奈嘿,讓自己忘記不開心的事,然后強迫自己重新開始吞加。如果實在撐不住裙犹,那就只剩下一個極端的辦法了尽狠。
壓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看得我心里難受極了。
5月12日上午10時叶圃,宜昌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師馬華豐攜子在其居住小區(qū)跳樓袄膏,父子兩人當場死亡。通報顯示掺冠,馬華豐今年35歲沉馆,2013年參加工作,為宜昌市中醫(yī)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治醫(yī)師德崭,在疫情防控期間曾支援宜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斥黑。其子今年只有6歲。對于自殺原因接癌,通報稱系家庭矛盾所致心赶,目前轄區(qū)公安機關正在調查處理中。宜昌市衛(wèi)健委工作人員表示缺猛,他們目前正協調政府相關部門做善后處理缨叫。
這位醫(yī)生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還被當地媒體稱贊荔燎,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耻姥,不吃不喝連續(xù)工作6個小時,為病人及時治療有咨。其同事也表示琐簇,馬醫(yī)生的口碑很好,專業(yè)技術過硬座享,疫情嚴重的時候也是自己主動要求去一線的婉商。
根據相關知情人士的爆料,馬醫(yī)生在抗疫結束后渣叛,出現了抑郁癥和精神不穩(wěn)定的癥狀丈秩。
一般的家庭矛盾,怎么可能會導致如此極端的結果淳衙?這位醫(yī)生寧可帶著6歲的兒子去死蘑秽,也沒有地方去訴說心中的苦楚。
我看到這里真的很心痛箫攀。
不只是這位醫(yī)生肠牲,中國還有多少人強行壓抑著精神疾病,強顏歡笑靴跛,最終在人們的唏噓中死去缀雳?
這里有一組資料與數據——
“在中國,約92%的精神疾病患者從未接受過治療梢睛,目前俏险,未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總人數估算為1.58億严拒。”這是《經濟學人智庫》發(fā)布的“亞太地區(qū)精神衛(wèi)生綜合評價指數研究報告”中關于中國的數據竖独。
“經濟學人智庫”在2016年3—5月對亞太15個國家及地區(qū)在精神疾病治療和社區(qū)整合方面所取得的進展進行環(huán)境裤唠、機遇、治療可及性和體系管理四個維度評估莹痢,并采訪了19名各國和國際精神衛(wèi)生領域專家种蘸,最終發(fā)布了這份報告。
馬弘教授表示竞膳,她看到中國有92%的精神疾病患者從未接受過治療這個數據也嚇了一跳航瞭,她想他們一定搞錯了,中國不可能只有8%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到過治療坦辟,但“經濟學人智庫”已經窮盡了他們所能找到資料刊侯,而馬弘教授又拿不出證據證明報告中的數據有誤。
以上資料來源于醫(yī)學界精神病學頻道《殘酷的現實:中國92%的精神疾病患者從未接受過治療锉走!》
以前我以為滨彻,普通人對于精神疾病的抵觸,是來源于人們的無知挪蹭、歧視亭饵,大部分也是治療的高昂費用。當我看到許多博士梁厉、研究生等高知分子辜羊,也因為精神疾病自殺的新聞白群,我才知道织咧,這件事,真的不是階級所決定的鲜屏。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一個單人宿舍里肉盹,32歲的博士生張東文服下了1克足以致命的秋水仙素昔驱。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6歲博士生孟懿從7樓縱身跳下身亡。
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研究生吳某垮媒,從13層樓上跳下身亡。
武漢大學34歲博士生在家用電線自殺航棱。
2017年12月26日睡雇,西安交通大學90后博士生楊寶德自殺。
2017年12月10日饮醇,中興公司高管歐陽新自殺它抱。42歲的他,北航本科朴艰,南開碩士观蓄,深圳買房立業(yè)混移,家中兒女雙全……”
連他們都無法及時接受心理咨詢與治療,何況是在生活中奔波的普通人侮穿。
我真的不希望普通的精神疾病在中國就變成了“絕癥”歌径。
有多少產后媽媽抑郁自殺,又有多少人因為一件很小的事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亲茅?傷害他們最深的回铛,往往是身邊最親近的人。但凡大眾對于精神疾病給予更多的關注克锣,少一些冷嘲熱諷茵肃,多一些理解與寬容,也不會有這么人覺得這個世界毫無希望袭祟,多一點愛验残,冥冥中是在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
我國的精神衛(wèi)生狀況遠遠落后
得不到治療的患者
在中國巾乳,有 92 % 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接受治療您没;而鄰國印度,這一數字約為 90 %想鹰。據統計紊婉,我們與發(fā)達國家精神疾病的治療差距通常高于 50 %。
目前全世界都在提倡以患者為中心辑舷、基于社區(qū)的一體化醫(yī)療服務喻犁。然而我國卻處于一種尷尬境地:大部分患者隔離在專科醫(yī)院何缓,遠離正常社會肢础。而且很多病人長期滯留專科醫(yī)院碌廓,造成醫(yī)療資源極度浪費传轰。
這之中很多病人被家屬“遺棄”在專科醫(yī)院谷婆,明明已經可以回到正常社會的病人因為無人監(jiān)護無法離開并不適合他的精神尶埽科醫(yī)院。久而久之纪挎,他無法再次融入社會期贫,此時再多的治療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種情況在我國精神醫(yī)院頗為常見异袄,很多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老病友從踏入病區(qū)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失去了治療的最關鍵一環(huán)——家庭支持通砍。他們將會在這個以治療急性期疾病和重癥疾病為目的的地方度過自己的一生,我們不禁發(fā)出感慨,他們的家人送他們來醫(yī)院封孙,真的是為了治病嗎迹冤?
對于很多家屬來說,并不是不接病人回家虎忌,而是家里無法完成后續(xù)治療泡徙。“把他接回家呐籽,他再發(fā)病怎么辦锋勺?”,這恐怕是精神科醫(yī)生聽過拒絕出院最多的一句話狡蝶。精神類疾病患者發(fā)病具有不確定性庶橱,家屬的擔心也無可厚非。
這就體現出了我國目前仍缺少精神衛(wèi)生社區(qū)服務的巨大問題贪惹。當重癥精神類疾病病人從屗照拢科醫(yī)院治療好轉以后,他的下一站在哪里奏瞬?家庭的治療能力有限枫绅,他又無法馬上融入社會,最后病人常常陷入反復發(fā)病的困境中硼端。
建立精神衛(wèi)生社區(qū)服務并非易事并淋,需要國家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以新西蘭為例珍昨,精神疾病治療的年均投入從 1993/94 財年的 2.7 億美元增長到了 2010/11 財年的 12 億美元县耽,占健康預算的 10 %。而其中絕大多數 (76%) 的預算都選擇投入了以社區(qū)為中心的治療服務镣典。
同時新西蘭還采取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策略:將更多的利益關系人整合到社區(qū)服務供應中兔毙。政府大力支持第三方機構對于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服務的支持,共有數百家此類組織收到了 24 %的國家精神衛(wèi)生開銷兄春,由政府提供相關資金和培訓人員澎剥。
在這一模式下,患者已經變?yōu)橄M者赶舆,患者享受由政府提供的治療哑姚,同時又能得到第三方機構提供的日常支援。與政府機構相比芜茵,這些非政府機組織通常能更好地接觸社區(qū)資源叙量,為用戶所需的服務提供社會支持。
對比我國目前的精神衛(wèi)生投入夕晓,想達到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健康服務的全面開展宛乃,還需要很大的距離:根據國家衛(wèi)計委發(fā)布的《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 2016 年度部門決算》所述悠咱,公立醫(yī)院財政撥款支出 287,079.13 萬元蒸辆,精神病醫(yī)院只有 6004.29 萬元征炼。
掙扎的醫(yī)護人員
除了資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國還存在著專業(yè)人員缺失的巨大問題躬贡。截至 2015 年底谆奥,全國有精神科執(zhí)業(yè) (助理) 醫(yī)師共 2.77 萬人。這一數字相當于每 10 萬人有 1.5 名精神科醫(yī)生拂玻。
按照需求測算酸些,可能要有 4 萬以上精神科醫(yī)生才能基本滿足最初級需求。如果要達到更高質量的精神衛(wèi)生服務檐蚜,4 萬精神科醫(yī)生也遠不夠魄懂。
近幾年,精神科醫(yī)生的轉行率不斷上升闯第,工資待遇過低是一項主要因素市栗。很多醫(yī)生懷著夢想選擇精神科卻不得不被現實打的頭破血流。
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一項調研報告顯示咳短,我國精神病屘蠲保科醫(yī)院整體經濟收入僅為綜合性醫(yī)院的 1/15 至 1/10 。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工作人員的待遇比一般醫(yī)院待遇差 1/3 以上咙好。
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工作人員不僅要面對極高的人身危險篡腌,還要承擔重大的醫(yī)療壓力,同時收入也過低勾效,如果未來依舊如此嘹悼,將會有更多的醫(yī)生選擇離開。
——醫(yī)學界精神病學頻道
現實情況已經如此艱難葵第,為什么還要去歧視呢绘迁?
每一個人都在為生活奔波,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卒密,在他們身邊缀台,他們除了家人朋友,他們沒有一個治療的場所哮奇。
最開始膛腐,他們或許只是心情不好,他們可以強行打起精神鼎俘,去面對每一天哲身,但是再往后,他們心中的壓抑愈來愈多贸伐,就像一根針上面頂著千斤重的石頭勘天,輕輕的一句嘲諷,這個你們看不見的石頭,就會把他們壓得尸骨無存脯丝。
在“為什么中國這么歧視心理疾病患者”的問題中商膊,有一個回答真實到讓我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我不想去觸犯更多的規(guī)則宠进,但是晕拆,我真的不希望這種思想弊端,深深植入每一個人的腦中材蹬,然后這些人再去以這種理由去傷害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实幕。
作為普通人,我們難以影響國內精神衛(wèi)生醫(yī)療普及率的進程堤器,但是我們卻可以提高對這一方面的知識昆庇,友善對待身邊的情緒不好的人,嚴重者闸溃,帶他們及時就醫(yī)凰锡。
請不要再因為無知,去傷害可能就站在懸崖邊上的人圈暗,因為你的一個眼神掂为,一句話,就足以讓他們離開這個世界员串。
在生活的點滴中勇哗,若你快樂,請給予別人更多的溫暖寸齐,若你不快樂欲诺,你以前給予別人的溫暖,也會回到你的身邊渺鹦。
當他們扛不住的時候扰法,請給他們一個活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