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儿倒,央視新聞播放了一則關于“扛貨扛出一套房的重慶棒棒復工”的新聞采訪視頻版保。視頻的主人公呜笑,是重慶棒棒冉光輝。2010年彻犁,冉光輝一手扛貨一手牽著兒子冉俊超的照片在網(wǎng)絡上走紅叫胁。配著照片發(fā)的,還有三句特別感人的話:肩上扛著的是家庭汞幢,嘴上叼著的是自己驼鹅,手上牽著的是未來。
這位樸實的重慶棒棒输钩,2009年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兒子,來到重慶朝天門批發(fā)市場仲智,當起了棒棒买乃,一干就是十多年。一開始钓辆,他們一家人租住在20平米不到的出租屋剪验。經(jīng)過六年的打拼,冉光輝在重慶的中心地段解放碑買下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前联。從此功戚,一家人終于不用在狹小擁擠的出租屋里生活了。
這則新聞采訪播出后似嗤,有不少人在評論區(qū)稱贊這位父親的堅韌啸臀,同時也有不少人表示對于棒棒這個職業(yè)并不了解。
而作為一個重慶人烁落,我對“棒棒軍”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乘粒。也正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促使我想要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印象中的棒棒顽馋。因為是他們在每一個重慶人民的心里種下一顆堅毅的種子谓厘,也是他們見證了重慶這座大都市的發(fā)展。
01 印象中的“山城棒棒軍”
我是一個不太地道的重慶人寸谜,因為我出生在重慶市區(qū)下面的小鄉(xiāng)鎮(zhèn)竟稳,而不是在市區(qū)。對于“重慶棒棒”的認知,最早建立于火極一時的電視劇《山城棒棒軍》他爸。
這部電視由重慶有名的表演藝術家龐祖云聂宾、趙亮、仇小豹等主演诊笤,講述了改革開放以后系谐,一群靠體力掙錢的重慶底層打工人民的生活。
這部劇1997年首播讨跟,曾在川渝一帶非常受歡迎纪他。年幼的我在演員們詼諧的表演中哈哈大笑了很多次,也跟著他們的起起落落傷心了無數(shù)次晾匠。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底層打工族的艱辛茶袒,既真實又辛酸,感動了許許多多的重慶人民凉馆。
記得棒棒“梅老坎”的扮演者龐祖云老先生去世的時候薪寓,追悼會現(xiàn)場來了很多棒棒、環(huán)衛(wèi)工以及餐館打工人員澜共。因為在他們眼中向叉,“梅老坎”是他們的代表,是一種精神的象征嗦董。
說起棒棒這個職業(yè)母谎,不得不談到重慶的地勢。去過重慶的人應該都知道展懈,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山城销睁。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重慶存崖,需要爬坡上坎的地方非常多冻记。
記得我上的大學里,北區(qū)宿舍依山而建来惧,很多同學早上下山上課冗栗,即使下午晚上都沒有課,也會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待到晚上再回去供搀。因為爬一次山隅居,真的太累了。而如果每次上上下下都刷卡坐彎彎繞繞的觀光車葛虐,又特別浪費錢胎源。在這樣的地勢背景下,拿著竹竿和尼龍袋到處肩挑背扛的棒棒軍屿脐,給生活在山城的市民們帶來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宜涕蚤。
在過去的重慶宪卿,火車站、公交站和各大批發(fā)市場万栅,是棒棒們的聚集地佑钾。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辛苦的棒棒們,是在我剛進城上大學坐公交的時候烦粒。他們皮膚黝黑休溶,穿著解放牌的草綠色膠鞋,拿著一根被磨得光滑發(fā)亮的竹竿扰她,看上去都非常健壯兽掰。當看到搬著重物的乘客下車,他們就會涌上來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义黎。我記得那時一般的行李搬運費是5塊錢禾进,而我曾經(jīng)為了省下這5塊錢豁跑,自己扛著被子廉涕、行李還有書走了近兩公里走到學校。
嘗試過自己下苦力的人艇拍,更能理解那些棒棒們的艱辛狐蜕。尤其在夏天,作為出了名的火爐城市卸夕,重慶的氣溫能到達40度层释。而棒棒們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下沒有高溫補貼,沒有退路快集,想要掙錢贡羔,就得把苦與累都化作不斷往下淌的汗。
勤勞樸實的棒棒們个初,以自己的勞動謀生乖寒,無上光榮,這是他們留給我的第一個也是最深的一個印象院溺。正如李克強總理曾經(jīng)說過的那樣:
中國發(fā)展有潛力楣嘁,有韌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勞珍逸。推動中國發(fā)展需要負重前行逐虚、爬坡越坎、敢于擔當谆膳、不負重托的“棒棒精神”叭爱。
02 扛起一家希望的“山城棒棒軍”
李克強總理口中為中國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的“棒棒精神”,在每一個小家里漱病,也有著重要意義买雾。他們代表了愛與責任的傳承馒胆。
央視采訪的明星棒棒冉光輝,手指因為長期搬貨每個指尖的一節(jié)都是彎曲的凝果,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成為這個小家的頂梁柱祝迂。很多人羨慕一個棒棒能在解放碑買房,卻不曾去深究他一定要買房的原因器净。買下60平米的小房子型雳,冉光輝要搬4萬包一百五十多斤的重貨。這份苦山害,一扛就是十年纠俭。但他說,為了兒子浪慌,為了這家冤荆,一點都不苦。
父親用樸實的勞動掙來血汗錢权纤,供養(yǎng)著一家人逐漸走向更好的生活钓简,同時也在兒子的心里種下了積極的信念。在采訪中汹想,冉光輝的兒子冉俊超說:
“我爸這個職業(yè)其實沒有什么外邓,誰都一樣,憑的是自己的力氣古掏,憑的是自己的能力损话,怎么都光榮!”
的確槽唾,工作不分貴賤丧枪,只要我們用自己的勞動踏踏實實掙錢,怎么都光榮庞萍。從小小冉俊超的這番話里拧烦,我們可以猜到,平日里冉光輝一定也是在給兒子灌輸正確的觀念挂绰,告訴他再窮再累也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掙錢屎篱,不因貧苦而墮落,也不因職業(yè)而自卑葵蒂。這正是一個父親能給孩子的交播,最寶貴的人生引導。
冉俊超在采訪中還說践付,父親經(jīng)常晚上回家吃了飯睡一會就又會出去攬活秦士,一直到凌晨三四點才回家,睡兩三個小時又要出去永高。小的時候隧土,他看到父親生了病還在堅持搬貨提针,很想幫助父親〔芸可是自己力氣太小辐脖,幫不上什么忙。現(xiàn)在長大了皆愉,很想不讀書了去幫父親分擔一些嗜价,但父親給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讀書。所以幕庐,他會聽話好好上學久锥,希望早日能為這個家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實際上异剥,小小年紀的他早就在為這個家做事了瑟由。由于父母工作忙,冉俊超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做飯冤寿,只要在家歹苦,幾乎每晚的飯菜都是他做的。現(xiàn)在冉俊超已經(jīng)上了初中疚沐,力氣也比小時候大了些暂氯。所以到了周末的時候,只要復習完功課亮蛔,他還會和父親一起出去幫幫忙。
重視家庭教育的現(xiàn)在擎厢,人人都知道究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冉光輝這個外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棒棒动遭,用自己的行動芬探,給孩子帶去關愛的同時,還教給了孩子責任厘惦。比起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偷仿,冉俊超可能沒有豐富的物質(zhì)滿足,但卻比那些成天只有玩具陪伴的孩子幸福得多宵蕉。
像冉光輝這樣的棒棒酝静,重慶還有很多很多。每一個棒棒的背后羡玛,都有一個小家别智。而這些勤勞樸實的棒棒,一直在用自己的汗水傳遞著父母對孩子深切的愛稼稿。在他們身上薄榛,我看到了傳承讳窟。
03 即將消失的“山城棒棒軍”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樓房逐漸陸陸續(xù)續(xù)安裝了電梯敞恋,環(huán)山公路也逐漸增多丽啡。人們搬扛重物的工作,漸漸被出租或者貨車代替硬猫,棒棒們能接到的活兒也越來越少了碌上。從2011年末開始,就有不少調(diào)查報告顯示浦徊,棒棒軍們正在時代的進步中逐步減少馏予。
有的年輕人無法掌握棒棒扛貨的技巧,所以轉(zhuǎn)而尋找別的謀生之路盔性;年老的棒棒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霞丧,也不得不放下那根磨得發(fā)亮的竹竿;街頭棒棒們在汽車和貨車間搶生意冕香,全靠運氣蛹尝。如今,回到重慶悉尾,走出火車站或高鐵站突那,已經(jīng)看不到多少棒棒上前攬活了。所以构眯,在看到央視播出的這則新聞時愕难,內(nèi)心涌出不少感觸。
誠然惫霸,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展勢必會淘汰低效的搬運方式猫缭,所以棒棒的衰落無法避免。可山城棒棒軍們壹店,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猜丹,見證了重慶這座城市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fā)展,也為這座城市的精神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硅卢。
科技的發(fā)達給我們帶來便宜射窒,但同時也讓現(xiàn)代人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不知感恩将塑。
記得有一次去公園玩脉顿,遇見了一個撒潑的小姑娘,把喝完的飲料瓶子扔在離垃圾桶很遠的地方抬旺。她的媽媽讓她去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弊予,她卻說了一句讓我至今難忘的話:“我把垃圾都扔進垃圾桶了,那清潔工拿來干嘛的开财?”這話從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姑娘口中說出來汉柒,著實聽得難受误褪。
《50個教育法》的作者陳美齡,用自己的教育方式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大學碾褂。在書中兽间,她提到了教育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正塌。
“但現(xiàn)實是嘀略,在如此安逸的生活背后,許多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在工作乓诽。道路帜羊、水管、電力等基礎設施的管理鸠天,垃圾回收事務讼育,就連便利商店里的商品也好,也是需要有人去運送的稠集。即便在家里奶段,打掃、洗衣服剥纷、做飯等等痹籍,全都有人幫忙感,孩子才能安心長大晦鞋《撞”
從小時候看電視劇《山城棒棒軍》開始,我就隱隱約約有了一些感觸鳖宾。我們便利的生活背后吼砂,還有一些默默無聞的人,用他們的努力支撐著城市的運轉(zhuǎn)鼎文。雖然棒棒的事業(yè)不是公益項目,但卻以最真實淳樸的方式因俐,教給當?shù)厝烁卸鳌?/p>
在重慶拇惋,無論你是什么職業(yè),都可能被稱之為“老師”抹剩,只有棒棒不會撑帖。一句“棒棒”,喊出的是一個工種澳眷,更是重慶人民對這些勞動人民的喜愛和尊敬胡嘿。
就像網(wǎng)上流傳的一句經(jīng)典一樣: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钳踊。
對于需要搬運東西的雇主而言衷敌,是棒棒幫他們抗下了苦和累勿侯;對于需要金錢持家的婦女而言,是棒棒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缴罗;對于需要愛意包裹成長的孩子而言助琐,是棒棒為他們筑起了一道堅強的后盾。
04 結(jié)語
棒棒面氓,對于重慶人民來說兵钮,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搬運工那么簡單。這一群人舌界,是重慶這座直轄市不斷成長的見證者掘譬,也是愛與責任的傳遞者。時光會因為發(fā)展而變得迅猛呻拌,但棒棒精神所代表的堅韌葱轩、責任和愛,永遠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褪色柏锄。
作為一個重慶人酿箭,我由衷地感謝這些樸實的“山城棒棒軍”,也由衷地希望他們能在時代發(fā)展的節(jié)奏中趾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謀生之路缭嫡。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意在分享~
我是@遇見陽光的Mia 90后全職寶媽抬闷,愛讀書妇蛀,愛生活
愿用稚嫩的文字記錄生命中每一個感動的瞬間
如果剛好給你帶去一點觸動,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