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塞帐,很多情況下是要先做競品分析的拦赠。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葵姥,先把競品研究清楚荷鼠,再設計自己的產品,力求做到比競品更出色榔幸,這本意沒有錯允乐。但是矮嫉,很多產品設計人員在做完競品分析之后,習慣性地就把競品的設計風格往自己產品上套牍疏,或者假以競品分析之名蠢笋,直接把其他產品的類似元素抄過來,看似有模有樣鳞陨,實際到了用戶手里昨寞,體驗真的一樣嗎?
“抄”有時候貌似是很難避免的厦滤,但我們總不能破罐子破摔吧编矾?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下面筆者將通過大家平時經常接觸到的【加入購物車】的功能設計講解馁害,來說明我們該如何優(yōu)雅地“抄襲”窄俏。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eMarketer的一份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碘菜,中國電商的市場份額占比如下圖:
阿里系遙遙領先凹蜈,占了將近60%,第二名的京東占了16.3%忍啸,第三名是初出茅廬的拼多多仰坦,占5.2%。
那我就選取這三個產品的【加入購物車】功能設計來說明吧计雌。
先來看京東悄晃,你在PC上把商品加入到購物車,一定會跳轉到一個加入成功的頁面凿滤,然后有很多推薦妈橄,這時候你需要點【去購物車結算】才能去到購物車。
如果你在天貓上翁脆,點加入購物車眷蚓,商品就直接嗖的一聲——一個飛行的動畫就加入到購物車了。
而在拼多多反番,根本就沒有加入購物車這個概念沙热。
那么問題來了:是什么決定了他們【加入購物車】這個功能設計的差異呢?如果你是產品經理罢缸,面對邏輯完全不同的幾種設計篙贸,你怎么“抄”?來看個模擬案例:
小白一跳了出來:看市場占比啊枫疆,阿里都占了六成爵川,用戶群體這么龐大,“抄”天貓的肯定沒錯养铸,人家是經過幾億人驗證的雁芙。
小白二皺了皺眉頭:這幾個產品我都用過轧膘,但就感受上來講我覺得京東的體驗更好,逼格更高點兔甘,要我選我就選京東谎碍!
小白三插話了:你們沒用過拼多多嗎?現(xiàn)在不是都流行社交電商嗎洞焙?為什么不先考慮一下拼多多的方式呢蟆淀?
于是小白一二三就這么各執(zhí)一詞地吵起來了。
你們是否遇到過類似上述的場景澡匪?各位看官可能會覺得有點可笑熔任,老手們可能會覺得這很傻X,但是這樣的場景確切地出現(xiàn)在不少產品討論會上唁情,雖然上面說得夸張了點疑苔,但剛入職場的產品經理們多多少少有一點體會吧。
這些小白們都是在憑直覺來談論產品設計甸鸟,但實際上真正能夠決定你的設計邏輯的惦费,應該是你對于用戶群體的定位,也就是所謂的“用戶畫像”抢韭。
“用戶畫像”這個詞薪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一組用戶畫像近兩年被討論得很火刻恭,叫“大明瞧省、笨笨和小閑”,用來描述今天這個話題就再合適不過了(聽過梁寧老師的產品思維課程的應該都知道這組畫像)鳍贾。
“大明鞍匾、笨笨和小閑”是什么意思呢?簡單解釋一下:
大明:是指非常理性的人群贾漏,他們使用產品有非常清晰的目的候学,用完即走。
笨笨:指的是一群有需求纵散,但是需求不是很明確的用戶群體,他們容易接收引導隐圾。
小閑:這類人群本身沒有確切的需求伍掀,他們只是比較閑,有時間暇藏,到處逛逛蜜笤。
京東就是典型服務大明用戶的。大家都知道盐碱,京東是做3C產品起家的把兔,3C產品一般價格都不便宜沪伙,所以一般你想要買3C產品的時候,你都是有比較清晰的目的的县好,比如我想買iPhone围橡,那我上京東,搜的一定是手機缕贡,不可能是其他東西了翁授。
淘寶/天貓就是典型服務笨笨用戶的。女生逛淘寶晾咪,就跟男生玩游戲一樣(這個玩玩收擦,那個也玩玩)。她想買東西谍倦,但她很多時候并沒有想好買什么塞赂,通常進店的時候想要買一頂帽子,最后買了一雙鞋昼蛀。他們確實是想買點什么宴猾,但最后買的東西很多時候是一開始并沒有想好的。
拼多多則符合了小閑用戶的心智模式曹洽。為什么騰訊做這么多年電商都沒有做成功鳍置?有人分析過,其中一個原因(有的說是主要原因)是騰訊的用戶群體大部分都是小閑用戶送淆,他們在社交的時候税产,你如果推薦個游戲或者推薦個視頻,他們只需要花點時間看一下偷崩,不需要付出什么(閑的人不會把時間看作成本)辟拷,這時他們就會很容易點擊進去;但是你忽然間推薦個商品阐斜,他們的防御心理就來了:“又是廣告衫冻!又想騙我的錢!”所以即使騰訊把流量入口給了京東谒出、唯品會隅俘、蘑菇街這些電商,實際上對于他們的賦能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大笤喳。
那為什么拼多多就能在騰訊的助推下獲得如此大的賦能呢为居?因為拼多多破解了這群小閑用戶的“心智密碼”。拼多多早期的拼團杀狡,一般都是食品蒙畴、日常生活用品,發(fā)到微信群里的標題都是“新鮮水果限時特價0.1元呜象!”膳凝、“只要1元碑隆!5人成團即可購買原價24.9維達紙巾一條”,因為這類商品具有很廣泛的適用性蹬音,通過低價去直接吸引人群上煤,即使你本來沒有什么購買需求,看到便宜的時候祟绊,你還是忍不住去占個便宜楼入。
好,講完大明牧抽、笨笨和小閑這組用戶畫像的特征后嘉熊,就可以回過頭來解釋京東、淘寶和拼多多的購物車設計邏輯了扬舒。
京東阐肤,原先主要服務的是大明用戶,但是如果單純地讓這些大明用戶買完即走讲坎,那想要做好平臺銷量一定很難孕惜。所以京東在購物車這里做了一個特殊的改良,加入購物車的時候晨炕,先到一個“加入成功頁”衫画,這一頁有大量的推薦。通過這一步去促使用戶向其他商品轉化瓮栗,意思就是告訴你:你不是習慣買完就走嗎削罩?那我強行把推薦送到你面前,你不需要額外點其他地方费奸,每次加完購物車就順便再瞄一眼弥激,喜歡繼續(xù)再買。這樣就可以挖掘大明用戶的更多需求了愿阐。
淘寶/天貓微服,主要服務的是笨笨用戶,也就是說淘寶或者天貓的用戶本身就是來東逛逛西逛逛的缨历,他們?yōu)g覽一個商品以蕴,很多時候并不會很仔細地看完,一般是大概瀏覽一下辛孵,感覺還不錯舒裤,然后加入購物車,接著看下一件觉吭,所以天貓【加入購物車】的流程很快,很短仆邓,就是讓你看完這個鲜滩,加入到購物車伴鳖,可以馬上又看下一個。當然淘寶還是保留了一個加入成功的中轉頁徙硅,方便推薦更多同類商品榜聂,這里面我猜測可能更多的是運營策略的需要。
笨笨用戶還有一個特征嗓蘑,就是通常都是粗略地選了一批感覺還不錯的商品后须肆,到真正想要購買的時候,再從購物車里認真篩選一遍桩皿,最后確認下單豌汇。所以你看女生的購物車很多都是99+的。
拼多多泄隔,從一開始就是定位社交電商拒贱,一切都是以社交為前提的,一件商品佛嬉,湊夠人數逻澳,拼成一個團就好了;如果人數不夠暖呕,那就自己買斜做,或者加入到收藏里,等以后湊夠人再拼團買湾揽。這里基本沒有購物車的使用場景瓤逼,自然就不用設計購物車了。
這里額外多說一點钝腺,有購物車的時候抛姑,很多用戶會習慣性地把購物車當作收藏夾來用,但當沒有購物車時艳狐,收藏才是真正的收藏定硝。
以上就是筆者對于電商產品中【加入購物車】這個功能設計的觀察和思考。因為本身不是這些產品公司出身的毫目,所以沒辦法從數據上去論證這些設計的合理性蔬啡。若同行的小伙伴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正確的觀點,還望指正镀虐。
最后箱蟆,再嘮叨幾句:雖然“天下產品一大抄”、“騰訊不也是抄別人的”刮便、“一切向大廠看齊”等等說法不絕于耳空猜,過中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筆者始終認為“抄”本應是一門“藝術”,你可以抄辈毯,但在抄之前坝疼,請先問清楚自己至少但不限于以下幾個問題:
- 別人是怎么做的?(徹底剖析清楚)
- 別人為什么這么做谆沃?(找到理論支點)
- 他還有更好的實現(xiàn)方法嗎钝凶?(深挖需求)
- 他為什么選擇現(xiàn)在這種而不用更優(yōu)方法?(結合現(xiàn)實唁影,理解環(huán)境約束)
- 這個方法我們適用嗎耕陷?(對比自身產品與競品的異同)
- 我們還有更優(yōu)的方案嗎?(發(fā)散思維)
- ......
當你問清楚了自己這一系列問題据沈,并找到答案之后哟沫,你才能夠稱得上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哪怕最后你的設計看起來跟別人是很相似的卓舵,那也是你的作品南用,與惰于思考的“抄”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掏湾,請用你自己的理解來設計產品裹虫,這樣,你的用戶才有可能感受到他們被理解了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