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大,一天的時間里可以發(fā)生許多事员舵。而要做一部戲脑沿,夸張一點來說就像是打一場戰(zhàn)。你的敵人有兩個:時間和錢马僻。把排練加進這一天的日程里庄拇,是我們這只戰(zhàn)隊(正文看靚照)最憂慮也最快樂的事。離演出還有一周巫玻,帶著這只顏值無敵的隊伍丛忆,我想和你談?wù)?i>Chinglish。
從口音這件事兒說起
在哥大某學院仍秤,就業(yè)指導(dǎo)老師會很誠實地跟學生說:現(xiàn)實世界里熄诡,只有歐洲人的英語口音不被叫做“口音”。同樣的話題诗力,電影 Outsourced 《外包》 里面有一句印度姑娘的臺詞讓人印象深刻凰浮。臺詞大意是:你們美國人是從英國人那里學的英語,而我們也是從英國人那里學的英語苇本。你們有你們的美國口音袜茧,而我們有我們的印度口音,這樣看來二者又有什么高低之分呢瓣窄?
來自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教育背景笛厦,面臨這樣的情況,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直覺都是找自己的問題俺夕。勤學苦練到一口標準的美音裳凸、英音看起來是最應(yīng)該做的、最理想的事劝贸。被人評論聽不出口音的時候堤框,我們大概都是驕傲的描扯、喜悅的嫉拐。但就美國社會所鼓勵的文化價值而言沃暗,”政治正確“的事卻很可能是批判——這些對“口音”的質(zhì)疑背后包含著一定的種族歧視的心理傾向。于是,自然也有人會大大方方的捍衛(wèi)自己“口音”的權(quán)利捌议。
翻譯中丟失的東西
當然哼拔,“Chinglish” 的特點不只在于口音,更在于許多在翻譯過程里丟失在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縫隙里的東西瓣颅」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 也許并不影響溝通,可是“wait outside the one rice line” (一米線) 就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弄捕,“Financial Affairs is Everywhere Long” (財務(wù)處處長)這樣的牌子擺在桌子上實在讓人汗顏僻孝。
這些都是Chinglish里讓人捧腹的“點”。但是它們不光光是笑話守谓,這背后蘊藏的東西沉甸甸穿铆。它們指向的有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們忽略掉的東西;嘴上講著國際化卻都做不到位的面子工程...它們還時時刻刻提醒著斋荞,我們是多么相同荞雏,又是多么不同。劇中Daniel在中國經(jīng)歷的文化差異的感受平酿,對于我們這些在異鄉(xiāng)求學凤优、工作的游子也都不陌生。差異帶給我們許多新奇蜈彼、美好和預(yù)加的想象筑辨,也帶給我們許多現(xiàn)實的無奈和看似無法逾越的鴻溝。
“你怎么看待Chinglish幸逆?”
?Quora上有這樣一個問題棍辕,一個回答是 “它可愛,搞笑还绘,大部分能被理解楚昭,有時候非常風趣、有創(chuàng)意拍顷「”?同樣的問題,青瓷兒們也想要問問你昔案。
先看看“英語”是如何定義的尿贫。中華辭海上寫得很簡單,它是 “英國爱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國語或官方語言帅霜。使用人數(shù)三億多匆背,7世紀起有文獻呼伸,文字采用拉丁字母。為聯(lián)合國正式語言和工作語言之一±ㄏ恚”?然而搂根,牛津大詞典,卻首先以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發(fā)展史為根據(jù)給出了廣義的定義铃辖。隨后它又補充了如下的細節(jié):“偶爾,‘英語’一詞僅指一種被認為更權(quán)威娇斩、正統(tǒng)的‘英語’仁卷,例如英國的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或者說“標準英語”相對于其他犬第,或者是英語相對于土話丰介、行話哮幢〕裙福”
這樣看來钢悲,“Chinglish”的問題也變得更復(fù)雜有趣。什么是“Chinglish”? 它是一種獨立存在的語言嘛舔株?它是“英語”嗎莺琳?對你而言,它的性質(zhì)是正面的嘛载慈,為什么惭等?
劇場和生活
作為一部喜劇,青瓷兒們希望Chinglish能逗你樂办铡。(忘了說辞做,它也是部大(咳)尺(咳)度的“愛情”戲。)但你會看見寡具,這些人物并不是什么惡搞的小丑或是夸張的演員秤茅,而只是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那個分不清 “z” 和 “th” 的童叠,那個喜歡按中式邏輯回答“Isn't it...框喳?”把對方搞得恍恍惚惚的......他們是我們的朋友课幕、父母、隔壁鄰居和老師同學五垮。他們更是曾經(jīng)的乍惊,或是現(xiàn)在的我們自己。
在看這場戲的時候放仗,很多地方你會會心一笑润绎,一些地方你可能想跳起來反駁,另一些地方會陷入思考诞挨。在平時生活匆忙的節(jié)奏里莉撇,也許你沒有這樣機會。而劇場作為“生活的鏡子”惶傻,能讓我們從舞臺上虛構(gòu)的故事里看舞臺下真實的問題稼钩,打開心房和腦洞去探索事件背后的“Nuances”并和舞臺上、下的人們交流分享达罗。青瓷兒們深信坝撑,通過作品和觀眾們一起完成以上這些事兒的時候,可以讓世界更美好一點點粮揉。而這“小小”一點巡李,便是我們做Chinglish和每一部戲的初衷。
?你怎么看待Chinglish扶认?10/29侨拦、30、31 青瓷兒們在劇場里等你一起來探索辐宾。
以下是關(guān)于外語/文化差異的問題互動狱从,歡迎你回復(fù)公眾號分享你的故事,被選中的故事將被陸續(xù)匿名與大家分享叠纹。感謝分享的朋友們季研。
提問:在學習外語的過程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誉察?
-有一次看到Virginia Woolf的文章与涡,只是覺得很美,可是詞匯和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完全get的那種遺憾持偏。
-最難受的就是剛到加拿大時一句英語都不會驼卖。似乎除了“Hi”,其它都聽不懂也不會說鸿秆。你可以設(shè)想下這種感覺酌畜。
-看 Dem Debate不需要字幕的時候,為自己小小的驕傲了一下卿叽。
-學英語的時候桥胞,背單詞背的天天流眼淚恳守。怎么也記不住,就算把詞拆開也記不住埠戳。但是那之后,再學各種其它語言就都順暢多了蕉扮。
提問:經(jīng)歷過什么樣的文化差異(Culture Shock / Inverse Culture Shock)整胃??
-我在那不勒斯讀書,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到底在哪里喳钟,難以分清自己到底是一個訪客還是學生屁使,對自己的身份沒有清楚的認知。我被無數(shù)次被當做日本人奔则,走在街上蛮寂,踢球的小孩指著我大喊“sono Japonese”。當你試圖和別人說意大利語易茬,人們聽都不聽酬蹋,寧可跟你說很蹩腳的英語。
-覺得中國人的謙虛似乎在美國并沒有什么用抽莱。
-01年的時候在美國上暑校范抓,當時的是由是第二代尼日利亞移民,當天來的時候幾乎是全家出動食铐,完全打碎了微博上說的那些“美國孩子3歲就能自己換衣服”的傳言匕垫,等她家人都走了之后我們才開始講話。她聽到我是北京的來的之后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Will your parents be real pissed if you marry a Japanese guy??
-初二到美國來的時候去Disney玩虐呻,想在餐車買喝的象泵,很簡短地說: Coke。那個黑人大媽用很復(fù)雜很驚訝的眼神看著我斟叼,最后遞給我一個Corndog偶惠。我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高中有一天突然明白了朗涩,當時簡直就是莫名其妙地吃掉了一個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