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議:在開始安裝之前响禽,請簡要通讀全文一遍;
本文目錄:
● 本文的目的
● 第一步荚醒,U盤啟動電腦
● 第二步芋类,安裝前準備:測試網(wǎng)絡(luò)/掛載分區(qū)
● 第三步,安裝:修改安裝源/安裝并配置基本系統(tǒng)
● 第四步界阁,添加普通用戶
● 第五步侯繁,安裝配置中文字體/輸入法/防火墻/殺毒軟件
● 第六步,調(diào)試聲音
● 第七步泡躯,安裝其它應(yīng)用
● 附注:安裝命令列表
本文附錄:
● 附錄1贮竟、聯(lián)網(wǎng)
● 附錄2、下載并驗證ISO文件
● 附錄3较剃、制作啟動U盤/設(shè)置啟動盤/多系統(tǒng)
● 附錄4咕别、分區(qū)
● 附錄5、忘記 root 密碼
● 附錄6写穴、KVM vs VirtualBox
● 附錄7顷级、Virt-manager 安裝 Windows7 虛擬機
● 附錄8、用 Samba 實現(xiàn) host 與 guest 文件共享
● 附錄9确垫、關(guān)于殺毒軟件/防火墻
因為文章有點長弓颈,所以附錄部分內(nèi)容,全部放在另一個地址删掀,如下:
http://www.reibang.com/p/a082f6e400d6
下面開始正文
首先翔冀,本文的目的:
??????? 本文目的是盡量讓閱讀的人可以僅依照本文就能獨立完成整個安裝過程,來回來去找教程真的很麻煩披泪,先裝好用上再說纤子;
??????? 依照本文安裝好的 Arch Linux 系統(tǒng),基本上可以當作一個工作站,日常使用完全沒問題控硼,可以實現(xiàn)以下所述功能 (附軟件名稱) :? ?
1泽论、辦公:LibreOffice
2、上網(wǎng)瀏覽:Firefox
3卡乾、查病毒/防火墻:ClamAV/Gufw
4翼悴、圖形圖像:Gimp,Inkscape幔妨,Gwenview
5鹦赎、本地音/視頻:VLC media player
6、在線音/視頻:flashplugin
7误堡、Windows (QQ/股票等):KVM 虛擬機 (這個有限定條件古话,請參考 KVM 部分)
8、KVM host 與 guest 文件共享:Samba (參考附錄部分)
??????? 也就是說锁施,本文相當于是一本傻瓜書陪踩,旨在讓閱讀者可以快速無誤的完成 Arch Linux 系統(tǒng)的安裝,達到能夠日常使用的程度悉抵。
其次膊毁,為了簡化安裝過程,本文假設(shè)閱讀者具備以下條件/能力:? ?
1基跑、電腦可以通過有線網(wǎng)絡(luò)直接連接 internet 婚温,無需撥號;? ?
2媳否、能夠自行從 Arch Linux 官方網(wǎng)站?下載 iso 文件 (最好做SHA1驗證-參考附錄2?栅螟;本文以2017.07.01版本的 iso 為例進行安裝);? ?
3篱竭、能夠把下載的 iso 文件制作成U盤啟動盤力图,并能夠用這個U盤成功啟動電腦;(參考附錄3?)? ?
4掺逼、能夠為即將進行的 Arch Linux 系統(tǒng)安裝提前準備好硬盤空間 --- 具體請參考附錄4?吃媒;
5、本文假設(shè)你當前正在使用的是 Windows 系統(tǒng)吕喘,內(nèi)容稍多赘那;如果你當前使用的是 Linux 系統(tǒng),那很多內(nèi)容都可以跳過氯质;
以上條件的相關(guān)說明募舟,請參考附錄1-附錄4?。
=============== 下面開始安裝 ===============
第一步闻察,U盤啟動電腦
??????? 先用Arch Linux 啟動U盤啟動電腦(U盤制作請參考附錄3?)拱礁,正常的話琢锋,U盤啟動后應(yīng)該顯示下面內(nèi)容:
上面這張圖是BIOS模式的啟動界面;
如果電腦是UEFI模式啟動呢灶,看到的內(nèi)容會和上面不一樣吴超,應(yīng)該類似下面這張圖:
無論你的電腦是哪一種模式,都請用上下方向鍵選擇第一行 (默認就是第一行):比如 Boot Arch Linux (x86_64)鸯乃, 或者 Arch Linux archiso x86_64 UEFI CD 鲸阻;確認選擇第一行后直接按回車鍵確認,U盤里的 archiso 系統(tǒng)將開始啟動飒责;
啟動成功的話,屏幕會滾動提示很多內(nèi)容仆潮,等屏幕完全停下來以后宏蛉,提示應(yīng)該像下面一樣:
到這里,說明Arch Linux 啟動U盤成功啟動了你的電腦性置;啟動U盤的制作拾并,請參考附錄3?;下面繼續(xù)~
? ? ? ? 剛才提到嗅义,啟動時有可能碰到兩種情況:BIOS模式或者 UEFI模式 ,從啟動界面上就可以分辨出來隐砸;如果你已經(jīng)清楚自己電腦用的是哪一種啟動模式之碗,請直接跳到下一步;如果剛才操作太快導(dǎo)致你沒有記住季希,那么可以運行下面的命令再做一下確認 (1/54) :
ls /sys/firmware/efi/efivars
如果你的電腦是 BIOS 啟動模式褪那,那么會得到報錯的提示,應(yīng)該像下面這樣:
紅色方框里的報錯信息式塌,證明電腦不是UEFI啟動模式博敬,而是BIOS啟動模式;
如果是UEFI模式峰尝,那么不會有報錯信息偏窝,只會提示一些字母數(shù)字,像下面:
綠色方框里面是命令運行并給出的信息武学,沒有報錯祭往;
??????? 好了,對照上面說明火窒,你應(yīng)該已經(jīng)知道你的電腦是哪一種啟動模式了链沼,請記住它,后面會用到沛鸵。
(額外提示:如果你對所敲的命令不是很熟悉括勺,請慢一些缆八,務(wù)必保證輸入的命令100%正確:區(qū)分大小寫,該有的空格不能少敲疾捍,不該有的空格也不要多敲奈辰;每一條命令最后都需要敲回車鍵來確認執(zhí)行;)
(額外提示:上面運行命令之前括號里有一個數(shù)值1/54乱豆,這表示命令編號奖恰,即本次安裝演示過程一共需要執(zhí)行命令54次,這是第1次宛裕,下面類推瑟啃;)
第二步,安裝前準備:測試網(wǎng)絡(luò)/掛載分區(qū)
??????? Arch Linux 安裝過程需要連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數(shù)據(jù)揩尸,所以蛹屿,必須保證網(wǎng)絡(luò)暢通;如果沒有連通網(wǎng)絡(luò)岩榆,就無法完成安裝错负;請用網(wǎng)線連接電腦以后,輸入以下命令來測試網(wǎng)絡(luò)連接 (2/54):
ping -c 3 archlinux.org
如果網(wǎng)絡(luò)連接是通的勇边,那么犹撒,顯示的內(nèi)容應(yīng)該與下面相類似:
具體數(shù)字有可能不同商叹,那無關(guān)緊要毙石;但如果網(wǎng)絡(luò)連接不通恭理,就需要排除網(wǎng)絡(luò)故障徒欣;更詳細的說明酷勺,可以參考附錄1?距潘;
確認網(wǎng)絡(luò)連通以后右犹,請繼續(xù)~
??????? 本文假設(shè)你之前使用的是 windows 系統(tǒng)丹擎,并且已經(jīng)在 windows 系統(tǒng)里把 Arch Linux 需要的分區(qū)準備好执赡;無論你是準備的單獨的整個硬盤全部給 Arch Linux 镰踏,還是某個硬盤的部分空閑空間 (也許想與 windows 系統(tǒng)共存),都請按照下面的提示給 Arch Linux 系統(tǒng)提供四個分區(qū)沙合,分別是:? ?
1奠伪、引導(dǎo)分區(qū):/boot --- 容量:300M,用來引導(dǎo) Arch Linux 系統(tǒng)首懈;? ?
2绊率、根分區(qū):/ --- 容量:20G,用來安裝 Arch Linux 系統(tǒng)本身究履;個人用的話滤否,20G足夠了;這個分區(qū)興用來存放系統(tǒng)本身最仑,不存儲個人數(shù)據(jù)藐俺;
3炊甲、home分區(qū):/home --- 容量:請盡量大一些,示例用40G欲芹;這個分區(qū)是用來存儲個人數(shù)據(jù)卿啡;重度使用KVM虛擬機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40G的大小會很快就消耗一空菱父;
4颈娜、交換分區(qū):swap --- 容量:4G;
分區(qū)數(shù)量與大小其實不是必須要和上面保持一致浙宜,但上面這個方案相對更穩(wěn)健官辽,所以在本文中,我們使用上面這個方案為例來進行安裝演示粟瞬;
下面查看一下電腦上當前的硬盤和分區(qū)信息同仆,請輸入下面命令并回車 (3/54):
lsblk
屏幕提示內(nèi)容應(yīng)該類似下面:
圖片上顯示有sda和sdb兩個硬盤,并且sdb已經(jīng)提前按前面的規(guī)劃完成4個分區(qū)的準備亩钟;你的電腦很可能與圖片不同乓梨,請務(wù)必確認你的 Arch Linux 硬盤/分區(qū)鳖轰;上面圖片中 TYPE 那一列清酥,disk 表示硬盤,part 表示分區(qū)蕴侣;sdb 部劃分給 Arch Linux 的四個分區(qū)也都提前在 windows 里面分好了:
sdb2 --- 容量300M焰轻,分區(qū)用途:啟動分區(qū) /boot
sdb3 --- 容量20G,分區(qū)用途:根分區(qū) /
sdb5 -- 容量4G昆雀,分區(qū)用途:交換分區(qū) swap
sdb6 --- 容量40G辱志,分區(qū)用途:home分區(qū) /home
? ? ? ? 下面需要把分區(qū)格式化(重要提示:請一定在分區(qū)操作之前備份好重要數(shù)據(jù)!)狞膘;四個分區(qū)的格式化命令我一起貼上來揩懒,你需要分四次執(zhí)行,看下面 (4-7/54):
mkfs.vfat -F32 /dev/sdb2
mkfs.ext4 /dev/sdb3
mkfs.ext4 /dev/sdb6
mkswap /dev/sdb5
對應(yīng)/boot的sdb2分區(qū)格式化成FAT32格式挽封,根分區(qū) / 以及 /home分區(qū)格式化成ext4格式已球,swap分區(qū)用專門的mkswap命令;請同樣操作辅愿;另外智亮,別直接照抄,需要把sdb2/sdb3/sdb5/sdb6改成你自己電腦上的分區(qū)名点待;
??????? 格式化后就可以掛載分區(qū)阔蛉;根分區(qū)必須最先掛載,因為其它分區(qū)都是掛在根分區(qū)的下面 (注意這條命令有兩個空格) (8/54):
mount /dev/sdb3 /mnt
我這里掛載的是sdb3癞埠,因為sdb3用途是 / 状原;你的分區(qū)中哪個用途是 / 聋呢,就用它替換 sdb3;
??????? 根分區(qū)掛載好以后遭笋,建立啟動目錄? (BIOS模式) (9/54):
mkdir /mnt/boot
(額外提示:還記得我們前面說過吧坝冕,電腦啟動模式分BIOS和UEFI兩種;如果你的電腦是BIOS啟動模式瓦呼,用上邊這條命令就可以喂窟;但如果你的電腦是UEFI啟動模式,那上邊的命令就不行了央串,請改用下面這條命令)
建立啟動目錄 (UEFI模式)? (9/54):
mkdir -p /mnt/boot/efi
兩種啟動模式對應(yīng)的命令不一樣磨澡,請務(wù)必確認對應(yīng)的命令正確無誤以后,再輸入運行质和;
??????? 下面建立 /home 目錄 (10/54):
mkdir /mnt/home
??????? 好了稳摄,/boot目錄和/home目錄建立好以后,下面掛載/boot分區(qū)和/home分區(qū) (注意這里也要區(qū)分BIOS模式和UEFI模式) 饲宿;
BIOS模式掛載命令如下 (11/54):
mount /dev/sdb2 /mnt/boot
或者 (UEFI模式)如下 (11/54):
mount /dev/sdb2 /mnt/boot/efi
下面掛載 home 分區(qū)? (12/54):
mount /dev/sdb6 /mnt/home
下面激活交換分區(qū)swap(13/54):
swapon /dev/sdb5
我這里 sdb3 用途是 /home 厦酬,你把sdb3 換成自己電腦上對應(yīng)/home的分區(qū);
??????? 三個分區(qū)都已經(jīng)掛載好了瘫想,這時候輸入下面命令確認一下 (14/54):
lsblk
應(yīng)該有類似下面的提示:
這張圖片是BIOS模式的結(jié)果仗阅;如果是UEFI模式,只是在sdb2那一行后面多了 “/efi” 四個字符国夜,其它完全一樣减噪;
這張圖片與前一張圖片對比,MOUNTPOINT 那一列车吹,多出來了/mnt/boot筹裕、/mnt、/mnt/home窄驹、[SWAP]朝卒,這表示相應(yīng)的分區(qū)已經(jīng)被成功掛載了,并且與 sdb2乐埠, sdb3抗斤, sdb5, sdb6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也和之前所規(guī)劃的方案相同饮戳;
??????? 好了豪治,分區(qū)弄好了,下面繼續(xù)~
第三步扯罐,安裝:修改安裝源/安裝并配置基本系統(tǒng)
??????? Arch Linux 系統(tǒng)安裝時需要聯(lián)網(wǎng)從服務(wù)器下載數(shù)據(jù)负拟,所以需要提前知道服務(wù)器的地址,這個地址是由本地的源文件提供的歹河;默認的源文件并不是專門針對中國的掩浙,所以下載速度通常會不理想花吟;為了讓下載速度最佳,我們需要指定國內(nèi)的安裝源厨姚,這樣下載的速度會比較快衅澈,請用下面命令來編輯源文件(15/54):
nano -w /etc/pacman.d/mirrorlist
打開的源文件中,找?guī)讉€中國國內(nèi)的源谬墙,把它們移到文件的最頂端 (移動光標到你想用的源那一行今布,按Ctrl+k,再把光標移動到文件最頂端拭抬,然后按 Ctrl+u)部默;或者在文件的最頂端直接輸入也可以,比如把下面這一行放到文件最頂端:
Server = http://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記住造虎,是放在文件最頂端傅蹂;編輯好以后,按“Ctrl+x”算凿,再按“y”份蝴,再按回車,就可以保存并退出源文件編輯界面氓轰;
退出后婚夫,運行下面命令來更新軟件包數(shù)據(jù)庫 (16/54):
pacman -Syy
更新成功的話,應(yīng)該有類似下面的提示:
如果沒成功戒努,有可能是網(wǎng)絡(luò)問題也有可能是選擇的源有問題请敦,如果是源的問題镐躲,可以換一個源試試储玫; ??????
現(xiàn)在我們可以開始安裝 Arch Linux 基本系統(tǒng),運行下面命令 (17/54):
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nano
敲回車后可以看到在不停的下載數(shù)據(jù)萤皂,也能看見安裝過程撒穷,這些細節(jié)基本不用管,屏幕停止以后裆熙,在“(2/7)”開頭那一行的上面應(yīng)該能找到下面的字樣:
==> Image generation successful
這個信息表示基本系統(tǒng)安裝成功端礼! Arch Linux 官方建議一定要確認這個信息。
??????? 基本系統(tǒng)安裝好以后入录,還需要做一些配置蛤奥,繼續(xù)~
??????? 運行下面命令生成fstab文件,這條命令稍微有點復(fù)雜僚稿,有四個空格凡桥,還有大寫字母,別敲錯了 (18/54):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 運行下面命令確認 fstab 文件成功生成 (19/54):
cat /mnt/etc/fstab
正常的話蚀同,屏幕顯示類似下面內(nèi)容就對了:
??????? 以上所有的操作都是在啟動U盤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里操作的缅刽;下面要切換到剛剛新安裝的系統(tǒng)啊掏,運行下面命令 (20/54):
arch-chroot /mnt
??????? 好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到新安裝的系統(tǒng)了衰猛,下面設(shè)置時區(qū) (21/54):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這條命令有點長迟蜜,有大小寫,還有三個空格啡省,別敲錯了娜睛;
??????? 設(shè)置本地時間,請按下面命令操作 --- 命令里有兩個空格 (22/54):
hwclock --systohc --localtime
??????? 下面修改本地化環(huán)境 (23/54):
nano -w /etc/locale.gen
打開的文件中卦睹,移除下面三行內(nèi)容對應(yīng)的行的最左邊的注釋符號 “N㈡ⅲ” 即可:
en_US.UTF-8 UTF-8
zh_CN.UTF-8 UTF-8
zh_TW.UTF-8 UTF-8
然后按 “Ctrl+x” ,再按“y”分预,再按回車兢交,保存并退出 nano 界面;
然后執(zhí)行下面命令生成 locale 信息 (24/54):
locale-gen
下面創(chuàng)建 locale.conf 文件并向文件寫入 locale 信息 (25/54):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這里一定要用 en_US.UTF-8 笼痹,否則可能會導(dǎo)致終端出現(xiàn)亂碼配喳;
下面配置主機名 --- 命令有三個空格 (26/54):
echo zhao > /etc/hostname
主機名是你的電腦在網(wǎng)絡(luò)上的名字,如果沒有凳干,就像身份證上只有身份證號沒有名字一樣晴裹;我在這里把主機名設(shè)定為 zhao ,你可以自行設(shè)定救赐;
下面添加主機名信息到 hosts 文件涧团,運行命令 (27/54):
nano -w /etc/hosts
請改成類似下面這樣:
其實就是添加 127.0.1.1? zhao ... 那一行內(nèi)容就行了;第26條命令與第27條命令经磅,主機名請保持一致泌绣!我這里都用zhao;
系統(tǒng)默認網(wǎng)絡(luò)服務(wù)不啟動预厌,下面設(shè)置網(wǎng)絡(luò)服務(wù)隨系統(tǒng)同時啟動 (28/54):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設(shè)定 root 密碼 (29/54):
passwd
密碼需要輸入兩次以確認阿迈;這個密碼很重要,千萬別忘記了轧叽,建議記在手機上苗沧;如果忘記,請參考附錄5?炭晒;
??????? 下面安裝引導(dǎo)程序 GRUB待逞。
安裝引導(dǎo)程序 GRUB ,BIOS 模式和 UEFI 模式使用的命令不太一樣网严,先看 BIOS 模式命令识樱,共三條 (30-32/54):
pacman -S grub os-prober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我這里是 sdb ,因為啟動分區(qū) /boot 是 sdb1,把數(shù)字1去掉牺荠,所以就用 sdb翁巍;你自己啟動分區(qū)假設(shè)是sda2,去掉數(shù)字2就是sda休雌,上面中間的命令就應(yīng)該用=i386-pc /dev/sda灶壶;這一點請務(wù)必確認,不能直接照抄杈曲;
如果是 UEFI 模式請看下面命令 (30-32/54):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os-prober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gru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上面有一條命令(31)很長驰凛,仔細別敲錯了;? ? ?
下面我們準備重啟担扑,先從當前的新系統(tǒng)環(huán)境退出到U盤系統(tǒng)環(huán)境 (33/54)恰响;
exit
退出后卸載新安裝系統(tǒng)的分區(qū) (34/54):
umount -R /mnt
重啟 (35/54):
reboot
這時候電腦會開始重啟,別忘記把電腦上的U盤拿掉涌献,要不然又從U盤啟動了胚宦。
到這里,基本配置已經(jīng)完成燕垃,系統(tǒng)已經(jīng)可以初步使用了枢劝,但因為是字符界面,并且也不支持中文卜壕,還沒安裝應(yīng)用軟件您旁,所以沒什么太大意義;下面我們會進一步配置系統(tǒng)轴捎,安裝應(yīng)用鹤盒,把這個 Arch Linux 從基本系統(tǒng)變?yōu)楣ぷ髡荆痪唧w包括添加普通用戶及設(shè)置提權(quán)侦副,安裝中文字體/中文輸入法侦锯,配置中文顯示,安裝圖形界面跃洛,安裝防病毒/防火墻等率触;
第四步终议,添加普通用戶
系統(tǒng)重新啟動起來以后汇竭,請輸入默認的根用戶登錄名 (36/54):
root
再輸入密碼并回車,就成功登錄新系統(tǒng)穴张;密碼在第29個命令時做過設(shè)置细燎;
如果希望與 windows 并存 (雙引導(dǎo)) ,需要先掛載windows分區(qū)皂甘,然后運行下面命令 (37/54):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掛載windows分區(qū)后玻驻,再運行上面的命令,就可以看到grub提示找到windows分區(qū)的信息,再一次重啟后璧瞬,在啟動菜單里就能看到 windows 啟動選項了户辫。
(額外提示:有些人不清楚如何掛載windows分區(qū),這里提示一下嗤锉,可以輸入 mount /dev/sdNX /mnt 渔欢;其中N是硬盤號,X是分區(qū)號瘟忱,在命令3/35應(yīng)該可以顯示奥额,具體哪個是windows分區(qū),可以從分區(qū)容量上來區(qū)分访诱;此命令不收在本文最后的附注中)
現(xiàn)在系統(tǒng)只有一個root用戶垫挨,而root的權(quán)限太大,經(jīng)常使用容易出問題触菜;為安全起見九榔,平時我們應(yīng)該使用普通用戶操作,所以現(xiàn)在我們添加一個普通權(quán)限用戶 (38/54):
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user01
我這里是添加了名稱為 user01 的用戶涡相,名稱你完全可以自行命名帚屉;這個用戶同時給到 wheel 組,方便使用 sudo 臨時提升權(quán)限漾峡,減少root用戶使用頻率攻旦;
下面為用戶user01設(shè)定密碼 (39/54):
passwd user01
與root一樣,密碼需要輸入兩次確認生逸;
sudo權(quán)限賦予 (40/54):
nano -w /etc/sudoers
在打開的界面牢屋,用 PgDn 鍵翻頁,在文件的后面部分可以找到 "wheel ALL=(ALL) ALL" 這行槽袄,把前面的? "#" 號去掉烙无,然后 "Ctrl+x" "y" ,再回車遍尺,保存退出截酷;
第五步,安裝配置中文字體/輸入法/防火墻/殺毒軟件
??????? 下面安裝中文字體/中文輸入法/防火墻/殺毒軟件 (41/54):
pacman -S wqy-microhei fcitx-im kcm-fcitx gufw clamav
這里選的字體是文泉驛細黑乾戏,你也可以裝其它中文字體迂苛,比如思源黑體;gufw是防火墻鼓择;clamav是殺毒軟件三幻;
下面安裝桌面環(huán)境,我們這里裝的是 KDE (42-44/54):
pacman -S xorg sddm
systemctl enable sddm
pacman -S plasma
下面設(shè)置一下user01的配置文件呐能,主要是中文輸入法念搬,在桌面任意空處點擊鼠標左鍵 (不會有任何提示),輸入konsole再回車,可以打開終端朗徊,在終端里輸入下面命令 (45/54):
nano -w .xprofile
上面的命令里首妖,在字母 x 前面有一個符號 “.” ,不要省略爷恳;
在打開的界面中悯搔,輸入下面內(nèi)容:
export GTK_IM_MODULE=fcitx
export QT_IM_MODULE=fcitx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三行全輸進去,注意換行舌仍,仔細對比別敲錯了妒貌;輸入好以后,按“Ctrl+x”铸豁,再按“y”灌曙,再按回車保存退出;
好了节芥,現(xiàn)在重啟動一下看看效果 (46/54):
reboot
請選擇用戶名 在刺,我的是 user01 ,你的是自己設(shè)定的那個头镊;輸入密碼蚣驼,回車,桌面就應(yīng)該出現(xiàn)了相艇,好難看~
沒問題的話颖杏,重啟應(yīng)該會進入圖形界面,并提示輸入密碼坛芽;
重啟登錄后留储,點擊左下角的KDE圖標 (相當于 Windows7的開始):
然后點擊 System Settings,再點擊 Regional Settings咙轩,可以看到左右兩個方框获讳,左邊方框滾動條拉到最下邊,找到簡體中文活喊,用鼠標點擊選中丐膝,再點擊中間的右箭頭,簡體中文就會移到右邊方框钾菊,這表示圖形界面語言從默認的英文切換為簡體中文帅矗;注銷,然后再登錄结缚,界面就是中文了:
中文顯示設(shè)置完成后损晤,設(shè)置一下輸入法:在屏幕右下角可以找到鍵盤圖標,在鍵盤圖標上點擊鼠標右鍵红竭,選擇“配置”,然后能看到左下方的方框里有很多輸入法,把滾動條拉到最下邊茵宪,可以找到中文輸入法最冰,有好幾個,選擇適合自己用的稀火,點擊中間的右箭頭暖哨,選中的輸入法就會移動到右邊的方框里,表示啟用:
切換輸入法的快捷鍵與 Windows7一樣凰狞,都是 Ctrl+空格篇裁;另外,輸入法配置里面赡若,管理皮膚可以調(diào)整顏色达布,全局配置可以調(diào)整候選詞個數(shù),外觀里可以設(shè)置候選詞橫排還是豎排逾冬,其它選項比較少用到黍聂,可以自行摸索;
第六步身腻,調(diào)試聲音
調(diào)試聲音請安裝下面工具 (47/54):
sudo pacman -S alsa-utils
然后輸入下面命令 (48/54):
alsamixer
在打開的聲音控制界面中产还,如果有多個聲音輸出設(shè)備,需要按F6鍵來選擇正確的設(shè)備嘀趟;縱向的長條下面如果有 “00” 的字樣脐区,表示未靜音;“MM”表示靜音她按,靜音狀態(tài)可以按 "m" 鍵切換坡椒;用左右鍵可以選擇相應(yīng)的長條,按? "m" 鍵改 “MM” 為 “00” 就可以去掉靜音尤溜,用上下鍵調(diào)整音量高低倔叼,調(diào)整的時候能看到下面的數(shù)字在變化;調(diào)整好以后直接按 "ESC" 鍵退出宫莱;
然后運行下面命令 (49/54):
speaker-test -c 2
應(yīng)該可以聽到測試的聲音丈攒,我的是一片噪音~
第七步,安裝其它應(yīng)用
下面安裝一些應(yīng)用 (50/54):
sudo pacman -S firefox gimp inkscape gwenview libreoffice vlc flashplugin
下面安裝KVM虛擬機 Virt-manager 授霸,這個與上面分開來單獨說巡验;不使用虛擬機的人不用裝,直接跳過就可以碘耳;
安裝KVM虛擬機之前需要先確認一下電腦是不是支持虛擬化显设,可以到intel/AMD官方網(wǎng)站查看,也可以輸入下面的命令來做確認 (51/54):
grep -E "(vmx|svm|0xc0f)" --color=always /proc/cpuinfo
運行后會在屏幕上顯示很多東西辛辨,有 “vmx” 或者 “svm” 字樣捕捂,肯定就可以了瑟枫;如果沒有“vmx” 或者 “svm” 的字樣輸出,那就別裝KVM虛擬機了指攒,因為 CPU 不支持慷妙;不過可以考慮安裝 VirtualBox,因為它不要求必須有硬件虛擬化支持允悦,但性能上可能會差一些膝擂,詳情請參考附錄6?;
Linux 系統(tǒng)內(nèi)核支持KVM隙弛,所以KVM不需要安裝架馋,我們這里其實是安裝虛擬機管理器 Virt-manager,如果 CPU 支持 vt-x (或 AMD-V) 的話全闷,運行下面命令來安裝 Virt-manager (52/54):
sudo pacman -S virt-manager qemu ebtables dnsmasq bridge-utils libvirt
除了 Virt-manager 以外叉寂,還安裝了另外幾個東東,都是配合 Virt-manager 使用的室埋,不要省略办绝;
然后再運行下面的命令讓系統(tǒng)開機后自動啟動 libvirtd 服務(wù),這樣就不用每次手動啟動了 (53/54):
sudo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然后重啟 (54/54):
reboot
好了姚淆,可以用了孕蝉,大功告成!k绶辍降淮!
=========================
=========================
附錄地址:http://www.reibang.com/p/a082f6e400d6?
注:安裝命令列表
??????? 上面的安裝過程看起來比較雜亂,如果對 Linux 系統(tǒng)有一些了解的話搏讶,那么直接用下面的命令列表來安裝佳鳖,應(yīng)該更方便一些;這個列表的命令順序嚴格按照安裝順序排列下來媒惕,只不過去掉了那些解釋說明部分的文字系吩,請參考:
01/54:ls /sys/firmware/efi/efivars
02/54:ping -c 3 archlinux.org
03/54:lsblk
04/54:mkfs.fat -F32 /dev/sdb2
05/54:mkfs.ext4 /dev/sdb3
06/54:mkfs.ext4 /dev/sdb6
07/54:mkswap /dev/sdb5
08/54:mount /dev/sdb3 /mnt
09/54:mkdir /mnt/boot
(09/54:mkdir -p /mnt/boot/efi)
10/54:mkdir /mnt/home
11/54:mount /dev/sdb2 /mnt/boot
(11/54:mount /dev/sdb2 /mnt/boot/efi)
12/54:mount /dev/sdb6 /mnt/home
13/54:swapon /dev/sdb5
14/54:lsblk
15/54:nano -w /etc/pacman.d/mirrorlist
16/54:pacman -Syy
17/54: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nano
18/54: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19/54:cat /mnt/etc/fstab
20/54:arch-chroot /mnt
21/54: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22/54:hwclock --systohc --localtime
23/54:nano -w /etc/locale.gen
24/54:locale-gen
25/54: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26/54:echo zhao > /etc/hostname
27/54:nano -w /etc/hosts
28/54:systemctl enable dhcpcd
29/54:passwd
30/54:pacman -S grub os-prober
31/54: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b
32/54: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30/54: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os-prober)
(31/54: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grub)
(32/54: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33/54:exit
34/54:umount -R /mnt
35/54:reboot
36/54:root
37/54: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38/54:useradd -m -G wheel -s /bin/bash user01
39/54:passwd user01
40/54:nano -w /etc/sudoers
41/54:pacman -S wqy-microhei fcitx-im kcm-fcitx gufw clamav
42/54:pacman -S xorg sddm
43/54:systemctl enable sddm
44/54:pacman -S plasma
45/54:reboot
46/54:nano -w .xprofile
47/54:sudo pacman -S alsa-utils
48/54:alsamixer
49/54:speaker-test -c 2
50/54:sudo pacman -S firefox gimp inkscape gwenview libreoffice vlc flashplugin
51/54:grep -E "(vmx|svm|0xc0f)" --color=always /proc/cpuinfo
52/54:sudo pacman -S virt-manager qemu ebtables dnsmasq bridge-utils libvirt
53/54:sudo systemctl enable libvirtd
54/54: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