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并不是什么玩物撒犀、動物或玩具福压,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人,是有靈魂的生命或舞,需要被平等地對待和尊重荆姆,一定要杜絕那些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和挑逗。
「捉弄」孩子映凳,是我們中國人一個有著悠久傳統(tǒng)并且樂此不疲的樂子胆筒。
很多人會告訴你,「我喜歡你小孩才逗他呢诈豌,其他人我還不逗仆救!」
每次碰到這樣的人,只能微微一笑之矫渔。最好帶著孩子趕緊離開彤蔽,躲得越遠越好。估計帶娃的父母都遭遇過這種所謂的「喜歡」庙洼。
很多大人利用小孩的幼稚不懂事顿痪,故意讓孩子擔心、害怕和哭泣油够,目的是逗大人高興蚁袭。但是知道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甚至造成悲劇石咬,你還這樣么揩悄!
曾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這樣的悲慘故事:
是一位媽媽講述的她鄰居孩子的故事,真的給家長敲響了警鐘鬼悠!
她的鄰居剛生了二胎男孩2個多月虏束,大寶是個女孩才7歲,一天中午家里只有媽媽和兩個孩子厦章。
當媽媽要進廁所镇匀,讓小姐姐幫忙帶一下小寶寶時,沒多久聽到窗外「轟」的一聲袜啃,隨即聽見女兒的驚叫聲汗侵,媽媽從廁所出來跑到陽臺,隨即狂奔到樓下,看到小寶的尸體時癱倒在地嗷嚎大哭晰韵。
原來是大寶將二寶從8樓丟了下去发乔,二寶當場沒有了生命跡象。后來找到直接導致悲劇的導火索雪猪,是當天早上大寶到鄰居大媽家跟她的孫子玩時栏尚,大媽說了一句無心的話:「你媽媽生了弟弟,不要你了只恨!」
小女孩當場臉色刷白译仗,整個早上都悶悶不樂,沒想到中午就出事了官觅。大媽說當時也沒什么目的纵菌,只是為了好玩。
為何會這樣呢休涤?
因為在孩子的內(nèi)心里咱圆,他們面對大人的話,無法辨明是玩笑話呢功氨,還是真實的呢序苏?所以這樣的捉弄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甚至做出極端反應捷凄。
1
愛我的孩子
就請不要捉弄我的孩子
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戲弄忱详,是父母的責任。
請不要說「你媽媽不要你了」纵势。
有一天踱阿,我媽的一個朋友逗孩子管钳,說「你媽媽不要你了钦铁,周末都不帶你玩〔牌幔」這句話說了好幾遍牛曹。當時我在廚房聽到,心里很不舒服醇滥。
說句心里話黎比,下次我還碰到誰對著我孩子說這句話,不管她是誰鸳玩,我一定要跟她好好理論一番阅虫,因為這句玩笑話的傷害力很大。哪有媽媽不要自己孩子的呢不跟?大家都知道答案颓帝,所以覺得開開玩笑是沒有關系的。
但是你知道嗎?孩子有時候會相信购城,特別是幾個人反復說吕座,那還真是三人成虎了,大人都信瘪板,何況一個孩子吴趴,而當你的話被相信了,在孩子心里產(chǎn)生的后果侮攀,估計你從來就沒有想過锣枝。
孩子會焦慮,甚至會討厭媽媽魏身,抵觸媽媽惊橱,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這樣對孩子的成長的殺傷力很大箭昵,拜托你積一點口德税朴,做孩子真不容易!
請不要讓我的孩子回答愛媽媽多還是愛爸爸多一些家制。
這樣的人還真多正林,還有一些人會問孩子:「你喜歡你媽媽一些還是喜歡你爸爸一些呀?」
成功的讓這個娃難受了一次颤殴,真不知道這樣做有什么意義觅廓,和大人開開玩笑是調(diào)劑氛圍和增進感情的方法。但是你這樣做涵但,估計沒有哪個孩子的爸媽會喜歡杈绸,所以還是請你管好自己的嘴。
請不要跟我說矮瘟,你孩子就嬌貴瞳脓,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澈侠。
這句話在餐桌上估計常常會有劫侧,特別是一些隔代教育的家庭,或者幾個家庭聚餐哨啃。每一個家長對于孩子的飲食肯定是心里有數(shù)的烧栋,并且個人的飲食習慣本來就不同,而且教養(yǎng)的方式也不一樣拳球。
所以审姓,這樣的爭論是常常發(fā)生的。比如祝峻,給孩子吃腌菜魔吐,吃臘菜次坡,很多的父母,特別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画畅,他們覺得這些給孩子吃沒有關系砸琅,他們的理由就是——我們當年這樣吃,照樣活到現(xiàn)在轴踱,而且你們也吃了症脂,不也健健康康,就你孩子嬌貴淫僻,不能吃诱篷。
每個人有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請不要隨便干涉雳灵,這是對我和我的孩子最基本的尊重棕所。
請不要給我孩子貼標簽。
很多人有一個這樣的習慣悯辙,就是給自己喜歡的朋友都取一個綽號琳省,這樣就能夠讓自己和朋友之間有一種親密的聯(lián)結,獨一無二的友誼烙印躲撰。
但是针贬,還有一些人喜歡給孩子們下定義,打一些標簽拢蛋,比如:
「他是一個愛哭鬼桦他!」
「他注意力太差!」
「他思維不行谆棱,反應慢快压!」
「他是一個懶家伙!」
在童年垃瞧,父母貼的標簽蔫劣,往往伴隨孩子的一生。如果大人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簽皆警,等于給孩子下了定義拦宣,這樣的定義截粗,會給孩子極大的暗示力量信姓。
因為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的孩子,所以绸罗,請不要給他下定義貼標簽意推,孩子需要的是鼓勵!
2
大人為了所謂的「好玩」
傷害了多少孩子珊蟀?
看看下面這些情形是否讓你覺得熟悉菊值?
情景1:孩子跟家人說爸爸沒穿衣服游泳外驱,家人哄堂大笑后故意逗孩子「你是穿衣服游泳的嗎?」孩子啞然腻窒。
情景2:媽媽讓孩子叫客人「阿姨」昵宇,客人一定要孩子叫「奶奶」,孩子不知所措儿子。
情景3:街上遇見一阿姨瓦哎,阿姨逗孩子說「把你的超人送給阿姨吧」,嚇得孩子躲起來柔逼,阿姨說孩子「真是個小氣鬼」蒋譬。
情景4:同學聚會帶上孩子,有個大人將煙紙揉成一團跟孩子說里面有糖愉适,讓孩子說「爸爸是流氓」就給孩子吃犯助,當孩子照說后全桌哄堂大笑。
情景5:孩子在吃零食维咸,客人說「好像很香哦剂买,給我吃一點吧!」癌蓖,當孩子伸著小手將零食遞給對方時雷恃,對方說「你這么大方我就不吃了」。孩子疑惑不解费坊。
這些情形讓大人得到了快樂倒槐,但他們的快樂卻是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雖然大人的這些舉動并無惡意附井,他們大多數(shù)只是為了想跟孩子開開玩笑讨越,通過讓孩子去做一些不適合的行為或逗弄孩子,當孩子天真地照著做后讓大人發(fā)笑永毅。
雖然是營造了氣氛把跨,但孩子卻受到了傷害。因為在孩子的內(nèi)心里沼死,他們還不能分辨哪些是玩笑哪些是真的着逐,大人的戲弄會讓他們無所適從甚至做出極端反應。
戲弄孩子有哪些不良影響意蛀?
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純真的世界里耸别,他們把大人的話都當真,聽到不好的話會覺得很恐懼县钥,比如「媽媽不要你了」秀姐,「爸爸不回家了」,「奶奶只愛妹妹」等話語若贮,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恐懼省有、無助痒留、憤怒,他們失去了安全感蠢沿,甚至會通過攻擊性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安伸头,比如傷害自己或別人。
孩子變得不信任成人
孩子出生后舷蟀,他們沒有「欺騙」或「虛假」的概念熊锭,他們從沒想到大人的行為是為了取樂,大人的戲弄會讓他們感覺到被欺騙雪侥、被戲弄碗殷,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們可能會變得不敢相信別人速缨,對周圍的人也充滿提防锌妻,不利于孩子的人際交往。
孩子把戲話當真
你是否見過孩子在跟親戚或其他成人聊電話時旬牲,親戚說要帶孩子去游樂場或好玩的地方仿粹,當孩子興奮地要收拾東西時才聽到父母說對方是哄你開心的,孩子臉上的難以置信和失望原茅?
別隨意玷污孩子們天真的心靈吭历,當哪天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心靈不再純真,這其中有大人很大的功勞擂橘。
孩子可能會習慣取悅別人
時常見到不少家庭來客人時晌区,就讓孩子「給叔叔阿姨唱首歌、跳個舞通贞、背首詩」朗若,這是極不尊重孩子的,有些孩子不愿意大人還強迫昌罩, 把孩子當馬戲團演員哭懈。?
這種做法還有個嚴重的后果是,孩子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將所有的注意力用來取悅別人茎用,日后如果得不到別人認可就會大受打擊。
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戲弄轨功,是父母的責任旭斥。
3
及時阻止對方的戲弄行為
無論是誰琉预,如果他們在戲弄孩子時董饰,父母一定要及時阻止圆米,不要因為礙于面子保持沉默或者陪笑,甚至幫腔傷害啄栓,當孩子受到這類傷害時,父母一定要站出來保護孩子的安全感和對世界的信任感昙楚。
禮貌告訴對方孩子不喜歡這樣的行為
爸媽可以不斥責對方,而是跟孩子說「大家其實是喜歡你堪旧,不過這種方式讓你難過了是不是削葱?」一方面讓孩子知道大家并沒有惡意,另一方面還順便告訴別人淳梦,孩子不喜歡這樣的逗弄方式析砸,識趣的大人一定會及時轉移話題。
理解孩子爆袍,跟孩子站在同一陣線
當孩子表現(xiàn)出憤怒或悲傷等抗拒行為時首繁,爸媽要成為孩子的支持者,「他們這樣做你肯定很難受陨囊!」跟孩子站在同一戰(zhàn)線弦疮,孩子會感覺到溫暖,他們會感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蜘醋,并且由于戲弄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會因為父母的理解而減少胁塞。
鼓勵孩子勇敢說「不」
父母平時可以告訴孩子,當別人不恰當?shù)难孕凶屪约焊杏X到不舒服時压语,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闲先,甚至要求對方停止這樣的戲弄。當孩子不配合時无蜂,大人也會自討沒趣從而不再繼續(xù)伺糠。
父母自己不要成為孩子的戲弄者
經(jīng)常會在街上見到父母跟孩子一起走,走著走著父母突然躲了起來斥季,這類戲弄會讓孩子因為害怕不敢出聲或者大哭找爸媽训桶。
中國人好面子,怕傷感情酣倾,很多話不好意思講舵揭,但是為了孩子,在面對親戚朋友或熟人故意捉弄孩子時躁锡,千萬不能礙于面子不出面制止午绳。
兒童的心靈很脆弱,我們一定要小心呵護映之,如果你不好意思拦焚,顧及對方的面子蜡坊,那我們可以把孩子帶開,不要和這種人在一起赎败★跹茫或者,給予一點暗示僵刮。
要知道据忘,我們的孩子,他們并不是什么玩物搞糕、動物或玩具勇吊,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人,是有靈魂的生命窍仰,需要被平等地對待和尊重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