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在外出差哄陶,沒有娃的日子哺壶,我瞬間覺得腦袋空洞,完全不知周三的育兒分享要寫啥。
之前每周分享一篇育兒的文章渊胸,基本都是記錄新鮮的翎猛、當周內(nèi)實際發(fā)生的事情切厘。
深深感慨文字的素材和根基疫稿,真的是源于真實的生活鹃两,而孩子是生活中如此豐富而又有意義的一個版塊途蒋。
前天在廣州,收到MM媽遇到孩子挑戰(zhàn)的信息号坡。
她遇到的這個困挑戰(zhàn)宽堆,也讓我想起來曾經(jīng)我處理這個事情的方法日麸。
我以前沒有記錄和分享育兒的習慣代箭,有些事做過就過了嗡综,現(xiàn)今驀然回首杜漠,發(fā)現(xiàn)它還是可以對他人有借鑒意義的极景,于是就決定將它分享出來察净。
MM媽遇到的挑戰(zhàn)是:有一天早上,她想帶MM去打疫苗和做體檢盼樟,在去衛(wèi)生院的路上氢卡,她有跟孩子提前告知:“媽媽待會兒要帶你去打疫苗,疫苗會讓寶貝的身體更棒晨缴,到時候我們叫阿姨輕輕的打译秦,打的時候會有點疼。击碗。筑悴。∩酝荆”
媽媽做了提前告知坷虑,而孩子對于媽媽“在路上”的告知,是“不說話”的。
到了衛(wèi)生院門口楚里,孩子就不想進去她渴,媽媽試著共情疆虚、安慰牍帚,可是一到真的要打疫苗蹂随、體檢的時候蹦魔,孩子還是大哭。
最后媽媽迫于上班請假的時間有限,只能硬執(zhí)行這個任務镰吆,在旁的家人有點怪罪MM媽說不該提前讓孩子提前知道要打針這個事牢硅。
打疫苗這個事抒抬,甚至其他關乎孩子自己的事情抓于,要不要提前告知孩子呢巾遭?要怎么告知呢骑素?
在我們家,我會在打預防的前幾天就開始做功課箩做,用演繹法跟哥共讀打預防針的繪本妥畏,甚至我還用手指頭模擬針筒刺扎哥的手臂,讓孩子體驗打針的感覺。
我家哥長這么大沒去過醫(yī)院,他對于打針吃藥這個事是很陌生的罗捎,所以除了繪本引導外倒得,還給他做了科普:去醫(yī)院打的針是身體生病的時候打的,打進身體的是藥;而預防針是身體健健康康的時候打的业舍,打進身體的是病毒抖拦,身體里面的白細胞看見這病毒后就會跟病毒作戰(zhàn),白細胞作戰(zhàn)的時候會變得更厲害舷暮,這樣身體就變得更健康了侯谁。
再然后,我會告訴他:“打預防針會有些疼炉峰,在打預防針的地方蚓曼,有些小朋友會疼得哭,有些小朋友不會哭沥割,如果你覺得是要哭的那種疼耗啦,你可以哭,如果你覺得不是要哭的那種疼机杜,你可以不哭帜讲,哭和不哭都可以,都沒關系椒拗,你可以自己決定”似将。
在打預防針的前一天就會提前告知孩子這個事情蚀苛,他同意后在验,我們第二天才會出門。
當天出門前會再告知一次堵未,去衛(wèi)生院的路上腋舌,會再重復2遍(我們家離衛(wèi)生院有點距離),到衛(wèi)生院門口還會再告知一次渗蟹。
前期做了這些事侦厚,哥在整個接種過程都很淡定,沒哭鬧拙徽。
事后我在及時塑造他這個行為的時候刨沦,我問他打針的時候為什么沒哭,他說:“是可以不哭的那種痛所以就沒哭啊”膘怕。
還有些媽媽做得更贊想诅,會提前在家里預演打預防針的過程,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接納這個事情来破。
在接種室里篮灼,有些孩子會哭鬧,不肯好好配合接種徘禁,打個針就像讓入刑場一樣诅诱。
有的孩子是剛剛走進接種室大門就開始哭;有的是看到護士阿姨拿針就開始哭送朱;還有的是家長準備脫衣服的時候就開始哭……所以帶孩子打疫苗接往往需要兩個家長才能搞定娘荡。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的本能反應,針頭扎進身體驶沼,當然會引起人體的不適炮沐,這種感覺不要說是孩子感到恐懼,即使對于我們大人回怜,也會覺得有些害怕大年,所以孩子會害怕、抗拒玉雾,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翔试。
所以,我覺得接種這個事情复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垦缅,是TA自己要面對的事情,孩子有知情權赢底,大人要提前告知失都;另外柏蘑,孩子缺乏生活經(jīng)驗幸冻,大人可以用一些合適的方式幫助孩子認識這個事情、緩解孩子的恐懼咳焚。
前期工作做足洽损,孩子在現(xiàn)場的任何反應,大人都理解革半、接納即可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