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巴別塔之犬已經(jīng)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還是初中生的我丟下沒有做完的作業(yè)躲在被窩里熬夜讀完了這本書腥椒。我清楚的記得,那個夜晚暗沉沉的光里,有幾顆淚珠分明在乳白的書頁上暈開了陰沉的痕跡困食。那時的我喜歡女主的自我,想要成為那樣的女人翎承。我喜歡她的古靈精怪硕盹,喜歡她的理想主義,喜歡她不妥協(xié)的脾性叨咖,甚至喜歡她有點矯情的小任性瘩例。
現(xiàn)在二十五歲的我又重讀了這本書,卻為女主的自我感到難過甸各。她從來不按理出牌垛贤,總是隨性而為,琢磨不透趣倾,鮮活而靈動聘惦,這確是她的魅力所在。但她的自我也是她痛苦的源頭儒恋。因為她的自我并不是出自無畏善绎,而是由于極度不安和恐懼,這當然和她的經(jīng)歷有關诫尽。她的自我禀酱,看上去很美很灑脫,其實卻根植于深深的自棄和抑郁牧嫉。
年輕的我只是看到了這個角色在書中被描述出來的模樣:她是恣意的剂跟,任性的船逮,連她的死亡都被我看作一種對極致的自我的追求∈赫現(xiàn)在的我才懂得把書里的人物放到現(xiàn)實的生活中觀望,理解她的苦痛咧栗,并為她的苦痛感到痛苦臊恋。
小時候的我把女主的自殺歸結(jié)于她對婚姻的失望衣洁,認為導火索就是自殺前一天與丈夫的那次爭吵。但是當我再次重讀這本書的最后幾個章節(jié)抖仅,把很多遺忘了的細節(jié)重新串聯(lián)起來時我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那么簡單坊夫。女主想要自殺的念頭就像是一只在風中燃燒的蠟燭砖第,一直明明暗暗,卻從來沒有熄滅過环凿。她是什么時候有了堅定要離開的念頭了梧兼,也許是發(fā)現(xiàn)藍色瑪麗的傳說并不存在之后,也許是把面具毀掉后徹夜未歸的那個夜晚智听,也許是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的那個早晨羽杰,也許她高中第一次在浴室里選擇自殺開始。但我卻更愿意相信那只是在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里的一個最瑣碎的瞬間到推,她突然有了答案考赛。在爬上蘋果樹的那個瞬間,秋日里溫和的陽光打在她原本有些蒼白顫抖的身體上莉测,她也許突然覺得一切是那么的美好颜骤,然后她就決定要讓生命終止在這一刻捣卤。在所有變故發(fā)生之前忍抽,在這份寧靜被打破之前。
其實到最后保羅也沒有弄明白妻子從樹上掉下來的那個瞬間在想些什么董朝,但他寧愿相信她不是在痛苦萬分中選擇墜落的鸠项,而是懷著一顆對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的珍視和守護的心離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