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有一次上精神分析的課上,學(xué)習(xí)孩子在各個階段的發(fā)展特點斩启,做父母怎樣的回應(yīng),對孩子的人格發(fā)展會有什么樣的影響与纽。大家聽完唏噓不已,老師講:大多數(shù)學(xué)了精神分析的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倒回去重新養(yǎng)一次急迂。下來同學(xué)聊天說影所,有了比較,有了理解和思考僚碎,才知道原來在孩子面前猴娩,自己曾經(jīng)是多么簡單粗暴。
最近看到一本親子教育的新書《讓教育回歸美好生活》勺阐,這是一位父親整理記錄自己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卷中,書中的一個個故事,既精彩有趣渊抽,又引人深思仓坞。我把它放在辦公桌的一角,閑暇打盹時翻上幾頁腰吟,讀讀幾個小故事,這些簡單的故事卻能帶給我成人思維里一些鮮活的思考徙瓶,因為雖然作者在講教育毛雇,而在他刻畫的世界里,他是一個從來都沒有忽略美好生活的有心人侦镇。
我曾經(jīng)覺得:每對父母教育孩子灵疮,都是試圖在自己的有限里做到最好。讀完這本書之后發(fā)現(xiàn)不全對壳繁,或許每個人最初都有自己的不足震捣,有的父母在局限面前乖乖繳械投降,有的父母卻不會被局限綁架闹炉,他們會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不斷覺察自己蒿赢,慢慢縮小自己的局限范圍。所有渣触,好教育的姿態(tài)羡棵,或許是父母借著孩子這面鏡子,與孩子一同成長嗅钻。
讀完《教育回歸美好生活》這本書皂冰,給我感觸最深兩點是:
1、除了生活养篓,還有美好的世外桃源
我是看了這本書之后秃流,才意識到閱讀對一個小孩有多么重要的意義,這相當(dāng)于在現(xiàn)實的世界之外柳弄,為他指引了另外一條通往世外桃源的路舶胀。看完書,我開始跟4歲多的兒子睡前讀繪本峻贮,于是一發(fā)不可收拾席怪。就像作者在書中描述的一樣,無論多晚回家纤控,孩子總會等著說:媽媽挂捻,你還沒給我講故事呢?出差的幾天船万,也不得不由爸爸的替補(bǔ)上才罷休刻撒。
小家伙總是纏著讀完一本還要再讀一本,今天講了一本明天還要繼續(xù)講這本耿导,前幾天声怔,我們3天晚上連續(xù)講一個混凝土攪拌車的故事。故事的大致意思是:
它總是很忙舱呻,每天可以做很多事情醋火,它一直覺得自己攪拌筒轉(zhuǎn)動的聲音是全世界最美妙的音樂。直到有一天攪拌桶轉(zhuǎn)不動了箱吕,只得去修理廠芥驳,可是前面排著長長的隊伍。
就在這個閑暇時間茬高,它聽到了風(fēng)的聲音兆旬,它吹響了樹葉,吹轉(zhuǎn)了小男孩手里的風(fēng)車怎栽,吹起了女孩的長發(fā)丽猬,還有一只紅色的氣球飛在空中。
然后它抬頭看見天上的各式各樣的云朵熏瞄,有鱷魚脚祟、兔子、小貓還有自己的樣子巴刻。在回家的路上愚铡,它聽到了路上有各種車輛的聲音,它說:原來世界上不只一種音樂胡陪,我愛這個美好的世界沥寥。
兒子翻來復(fù)去看那幾頁插圖,一直重復(fù)著:我愛這個美好的世界柠座。直到很倦了邑雅,依偎著我,滿足地閉上眼睛妈经,臉上還有淺淺的微笑淮野∨跏椋看著他的樣子,我突然覺得生活雖然有那么多忙碌的安排骤星,但除此之外有這樣美好的插曲经瓷,有小家伙的一臉幸福的喜歡,也讓我在那一刻洞难,感覺到了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舆吮。
2、當(dāng)心簡單粗暴队贱,奪走了孩子最珍貴的東西
在書中色冀,作者講了一個故事:作者帶哲哲去戶外運(yùn)動,但發(fā)現(xiàn)他偷工搗蛋柱嫌,專搞破壞锋恬,就生氣先回家了。然后哲哲回去問媽媽:爸爸是不是生氣了時编丘?媽媽回答他:你爸爸走了与学,去跟別人結(jié)婚了。小家伙露出懊悔的神情嘉抓,言語中有哽咽之意癣防。后來作者反思自己談到:做父母的,不能讓孩子又在被拋棄的感覺掌眠,那是對童心最大的傷害,而天下最殘忍之事幕屹,其實不是內(nèi)體上的鞭打蓝丙,而是奪走孩子心里最珍貴的東西。
這讓我想起我見到的一個九歲的孩子望拖,父母因為一些自己的原因離婚了渺尘,他跟著媽媽住,但是他不允許自己媽媽和外婆提他爸爸一點不好说敏。如果有人說爸爸鸥跟,他又打又罵,媽媽帶他來見我的原因是他不懂禮貌盔沫。我很好奇問他:為什么在我看來你是一個這么懂禮貌的孩子医咨,但你對家里人會完全不同?他說:因為他們不懂得尊重我架诞。原來在孩子的心里拟淮,爸爸早已成為他心里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不管他在哪里谴忧,他都不允許別人去破壞他的形象很泊,他是如此深愛自己的爸爸角虫,這是他心里最珍貴的部分。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委造,愛恨糾纏對錯摻和戳鹅,很容易簡單粗暴地把自己的觀點強(qiáng)加給孩子。
以前昏兆,我很喜歡跟孩子講什么是對的枫虏,什么是錯的,一定要把自己的理由講清楚亮垫,讓孩子理解到模软。前幾周,我們講到一個森林砍伐的場景饮潦,大幅的圖片最后就只剩下了一顆顆光禿禿的樹樁燃异,然后小鳥的窩被破壞沒了,松鼠的樹洞也沒有了继蜡,他們都沒有家了回俐。這圖片的用意是讓大家保護(hù)森林,不再讓這些動物無家可歸稀并。孩子沉默了許久仅颇,然后興奮地告訴我說:我可以幫小鳥把家安在云朵上啊,這樣就沒人可以破壞了碘举。狐貍可以讓壯壯幫他打一個地洞住啊!
若是換作以前忘瓦,我一定會告訴他,小鳥不能住云上引颈,狐貍也不能住地下耕皮,這不現(xiàn)實啊蝙场!為了讓他們有家凌停,所以就要阻止砍樹啊售滤!可是罚拟,后來想一想,樹已經(jīng)被砍掉了完箩,孩子這么急著要幫小鳥和狐貍赐俗,大概是無法眼睜睜看著這兩個小動物無家可歸。所以他用自己天真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家弊知,這樣他才能安心秃励。與對錯相比和講故事的初衷相比,我不能破壞孩子心底柔軟的善良吉捶,不能把他想要幫助的動物一定要搞得無家可歸的下場夺鲜。后來想想皆尔,很慶幸自己當(dāng)時停了下來,沒有固執(zhí)地一條道走到黑币励。
作者說:陪伴不是父母給與孩子的施舍慷蠕,而是孩子給予父母的恩惠。如果我們多陪伴孩子食呻,多傾聽他們的心聲流炕,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美好、善良仅胞、好奇每辟、友愛的部分,就那么真實地在那里干旧。而在我們辛苦打拼之余渠欺,花點時間陪陪你孩子,有時候你會看到自己內(nèi)心最柔軟地方椎眯,跟一個孩子相比挠将,并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