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jié)”涂炎,在沙縣老家又稱作“七月半”或“鬼節(jié)”阻星。目的是慎終追遠帜篇。主要內(nèi)容一是擺供品祭奠祖先,二是給祖先燒紙錢邪驮。在中午二點鐘之前儀式結束。
“中元節(jié)”在老家屬于傳統(tǒng)的重大節(jié)日泵三。父親曾對我們說過耕捞,在以舊社會,要是連續(xù)三年沒回去過中元節(jié)烫幕,會被開除祖籍的俺抽。
節(jié)日是眾多平淡的日子中的一個中心。這個中心日子就如繁花盛開的那一刻较曼,此前總要歷經(jīng)繁瑣漫長的醞釀準備過程磷斧。所以過節(jié)大人總是很辛勞。現(xiàn)在還好捷犹,物質豐富了弛饭,隨時上市場采買。以前那種自給自足經(jīng)濟年代萍歉,都要從長謀劃侣颂,辛勤操勞。猶記得枪孩,感覺春節(jié)才過憔晒,母親就念叨著要養(yǎng)“七月半”的鴨子了。
鴨子是祭奠的供品之一蔑舞,從破殼而出的鴨苗拒担,用谷物養(yǎng)到可以宰殺,自是要四五個月時間攻询,不提前準備怎么可以从撼。燒的紙錢用毛邊紙剪裁成約32開大小,還要用鐵印子打上印子钧栖,據(jù)說打上印子了才算是“錢”低零,才能在陰間流通。然后分成一份份拯杠,按照古老的格式寫上列祖列宗的接收地址掏婶,和如今我們寄快遞一樣,地址絕不能錯阴挣,否則無法接收气堕。
因為老一輩們目不識丁,自家及左鄰右舍寫地址這樣的事,自然落在我們幾個“小秀才”身上茎芭。少不經(jīng)事的我們揖膜,常有應付了事的心態(tài),大人就會唬我們梅桩,要是弄錯了壹粟,列祖列宗們會從地下爬上來找你們算賬,你們一定要認真宿百。
“中元節(jié)”前日的廚房很忙趁仙,因要熏鴨子和炸“葡珠”。鴨子殺凈后垦页,架在米糠或秕谷上面雀费,米糠或秕谷被火烤熱冒煙,但要控制不要燃燒起來痊焊,燃燒起來會把鴨子烤焦了盏袄。火候控制得當煙熏火烤后的鴨子薄啥,色澤金黃辕羽,谷物的天然清香味道滲入鴨肉,味道古樸悠長垄惧。咬嚼一口刁愿,讓人仿佛回到古老淳樸的年代。
炸“葡珠”也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到逊。糯米與黃豆摻和在一起铣口,先在水中侵泡,再拿去磨成漿蕾管,調入紅糖枷踏,干濕把握得當菩暗,捏成圓團掰曾,投入火油中炸。大小形狀類似葡萄珠子停团,故名曰“葡珠”旷坦。其色澤亦是金黃。先人去世時為白事佑稠,舉事凡物以白為主秒梅,祭奠時往往又講紅講黃了,應是望有吉祥富貴之氣吧舌胶。
準備妥當捆蜀,一家人大小男丁便肩挑手提浩浩蕩蕩地朝祖祠走去,入祠聚集在一起。一座座祖祠將一家家連在一起辆它,成為一個個族群誊薄。所以我們中國人都有深厚的根基,無論走多遠锰茉,都能循著根基找回源頭來呢蔫。
擺上供品,斟滿酒茶飒筑,點燃香燭片吊,稍頃,開始燒紙錢协屡。時序如此安排俏脊,大概是讓列祖列宗吃飽喝足了,才有力氣“收錢”和“守錢”吧肤晓。老人說联予,有一些孤魂野鬼無人“送錢”,這日要出來“搶”的材原。情況如此復雜沸久,列祖列宗們沒有力氣怎么行。
小時候愛吃余蟹、愛玩火又愛放鞭炮卷胯,且列祖列宗們的音容笑貌離我們很遙遠,即便是爺爺這位至親威酒,我們也不知道他長的什么模樣窑睁,又沒有相片留存,只聽奶奶描繪葵孤,抽象得很担钮。因此,對于中元節(jié)的印象并不違和尤仍。在祖祠那里箫津,看到大人肅穆悲戚,雖然不敢造次宰啦,但一離開那個特定的環(huán)境苏遥,想到熏鴨和“葡珠”好吃的味道,內(nèi)心又活躍起來了赡模,不諳世事的我們自然喜形于色了田炭。
但我的父母親不像有的人家的大人那樣,刻板地訓斥我們純真的笑容褻瀆了這樣莊重的氛圍漓柑。在父母的心里認為教硫,童顏和童言都無忌叨吮。況且,先人有靈瞬矩,當然也希望他們的后人也要過得幸讣钒玻快樂吧,誰喜歡自己的后代們將日子過得苦大仇深的呢丧鸯?所以蛤铜,對于孩提時代,我們過中元節(jié)快樂是多于悲傷的丛肢。
可如今在這個日子里围肥,即使我遠在福州,沒有到祖祠里祭拜蜂怎,心仍只有悲戚穆刻。因為父親、母親杠步、奶奶和叔叔這些至親氢伟,都已由親人變成先人了,他們對我含辛茹苦哺育的情形歷歷在目幽歼,永無法抹去朵锣。想到這些,縱是我的日子過得美好甸私,淚水也禁不住滂沱地流了下來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