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
昨天我非常開心成翩,因為在過去的閱讀中觅捆,我一直存在著一個疑惑,昨天晚上群里的家長朋友幫我解答了這個問題捕传。后來的討論大家也都發(fā)表了不同的看法惠拭,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每個參與者都有收獲有啟發(fā)庸论。所以我更加慶幸這一次改用這種共讀+分享+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群活動职辅。通過這種方式大家有了更多的互動,我從大家那里也學(xué)到好多聂示。在此向大家表達感謝域携。
科恩博士把游戲的意義分成淺層意義和深層意義。游戲的淺層意義昨天我們已經(jīng)讀過了鱼喉。游戲的深層意義科恩博士總結(jié)出三個:1.培育親密秀鞭,不再孤寂。2.培育自信扛禽,不再無力锋边。3.重返快樂,不再悲傷编曼。今天我們讀第一個:培育親密豆巨,不再孤寂。
科恩博士說掐场,游戲一直是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最佳方式之一往扔。人們在玩游戲時,可以拉近彼此的關(guān)系熊户,培養(yǎng)出親密的感情萍膛。這在孩子表現(xiàn)良好或者我們很有耐心的時候都能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這兩個條件同時具備時效果最好嚷堡。這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蝗罗,而事實上我們還會遇到其他情況。
科恩博士列舉了這些情況:有些孩子孤獨時會默默躲在角落里蝌戒,與人相處時變得蠻不講理串塑、橫行霸道。有些孩子倍感孤獨時瓶颠,可能看上去精神萎靡,少年暮氣刺桃,也可能極度亢奮粹淋,坐立不安,做什么事都不能集中注意力。他們的不安和惱怒甚至惹人生厭桃移,大人最有可能的反應(yīng)是生氣或者擔(dān)憂屋匕。
孩子有類似的行為,作為一個普通的家長有時我也會表現(xiàn)出生氣和擔(dān)憂借杰,甚至深深的挫敗感过吻。但是科恩博士說孩子的這些行為都是在表達他們內(nèi)心深處所掩藏的痛苦,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更多的關(guān)懷與幫助蔗衡。這些時候通常是我們作為父母覺得最難處理的時候纤虽。我們可能懲罰、訓(xùn)斥绞惦、或者撒手不管逼纸。其實我們自己也知道 這并不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方式,只是我們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了济蝉。那么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杰刽?科恩博士當然推薦游戲力這種解決方式啦。
科恩博士舉了兩個運用游戲力來處理這種情況的例子王滤。一個就是在他生氣的時候贺嫂,女兒和他玩”假裝生氣“的游戲。他把心中的怒氣發(fā)泄出來雁乡,但因為是用“假裝”的方式第喳,所以不會傷害到女兒。女兒反而覺得很好玩蔗怠,而游戲的過程中科恩博士也發(fā)現(xiàn)很快自己的怒火就不見了墩弯。
我也和女兒玩過這種假裝游戲。有時女兒的行為讓我感到生氣寞射,其實那也不是什么原則性問題渔工,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愛玩的天性使然,只不過那時我的耐心不夠不能容忍桥温。于是我就會說:“哎呀引矩!現(xiàn)在我很生氣,好想打某個小孩的屁股侵浸⊥拢”女兒就調(diào)皮地撅起屁股,然后我就假裝很生氣地打幾下掏觉。有時還把自己的不滿和憤怒用語言表達出來区端。我會夸張地說:“這個小孩真的讓我好生氣,我要把她的屁股打開花澳腹≈危”女兒就一邊挨打一邊咯咯地笑杨何。和科恩博士說的一樣,我的怒氣很快就不見了沥邻。之后我的耐心和包容心又都回來了危虱。這種處理方式對我和女兒的關(guān)系不僅沒有傷害,反而因為有趣的互動和肢體接觸唐全,最后兩個人的關(guān)系反而變得更親密了埃跷。
讀過一些關(guān)于情緒的書之后,我對這個游戲為什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有了深入的了解邮利。從這些書中我了解到:讓你感覺不舒服的情緒到來的時候弥雹,如果你能覺察它,承認它近弟,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釋放它缅糟,那么這些情緒很快就會流走。然后讓你感覺平靜或者舒服的情緒才能出現(xiàn)祷愉。
如果你一直壓制著那些令你感覺不舒服的情緒窗宦,那么等這些情緒堆積到一定程度,就會以一種有殺傷力的方式爆發(fā)出來二鳄。我相信我們都有過情緒爆發(fā)的經(jīng)歷也見過其他人情緒爆發(fā)的狀況赴涵。那真的會傷人傷己。不過每次情緒爆發(fā)之后订讼,我們也會慢慢恢復(fù)平靜髓窜,讓我們感覺不錯的情緒又慢慢會來到。只不過和前一種方式相比欺殿,這種方式比較有破壞性寄纵。所以假裝生氣是一個很不錯的處理情緒的一個方法。如果以后你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感覺生氣脖苏,不妨試一試程拭。用這種假裝的方式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之后,你會更好地幫助孩子處理他的情緒和問題棍潘。
這部分的結(jié)尾有一個三歲男孩的媽媽應(yīng)用游戲力的例子恃鞋。這個事例為什么有這么好的效果呢?它背后的理論依據(jù)是什么亦歉?大家可以思考并在群里繼續(xù)交流討論恤浪。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肴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