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铐炫,讀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感觸頗深蒜焊。這本書就像荏苒老者倒信,將人生之道向我細細道來。
讀書足以怡情泳梆,足以傅彩鳖悠,足以長才榜掌。
哲學,介于科學與神學之間乘综。它包含著人類對事物的思考憎账,特別對于那些尚不能肯定的;它像科學卡辰,訴之于人類的理性胞皱。
目錄上教皇教士哲學家的名字,我基本都沒聽說過九妈,然而這并不能阻止對哲學的了解反砌。作為蕓蕓眾生中的一員,或許探尋這世間萬物的真理不是你我的責任萌朱,可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時宴树,人是從哪里來的,人為什么有思想晶疼,人的存在有什么意義酒贬,真的會有一定的頓悟,或者會突然看透或者放下很多東西翠霍。
哲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锭吨,由此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哲學家壶运。一般概念中耐齐,哲學家的境界都高深莫測浪秘,他們抽象化系統(tǒng)化的理論也讓人們望而卻步蒋情,如果這些理論更接近生活,轉(zhuǎn)化成更容易讓普通人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耸携,那將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棵癣,也會有更多熱愛哲學喜歡思考的人找到同伴或知己。
02
當我讀到了犬儒主義后夺衍,忽然想到狈谊,或許這個理論在今天仍有普世價值。
知識分子與社會的關(guān)系沟沙,不同時代有所不同河劝。某些幸運的時代里,他們能與所處的環(huán)境調(diào)和矛紫,發(fā)出改革的聲音赎瞎。所以,知識分子不僅有當下颊咬,更有責任與遠方务甥。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牡辽,在他生命里,仿佛帶點唏噓敞临。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态辛,是一生奉獻,膚色斗爭中挺尿,歲月把擁有變作失去奏黑。
亦如歌詞中所寫,犬儒學派便是一個有責任的寫照编矾。其中狄奧根尼宣揚有愛攀涵,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皆應如此洽沟,正與和諧思想不謀而合以故。除此,他們還號召簡單生活裆操。
關(guān)于犬儒學派怒详,有這樣一個故事。狄奧根尼生活簡單踪区,住在一個木桶里昆烁,他的所有財產(chǎn)就是一個木桶,一件斗篷缎岗,一只棍子和一個面包袋静尼。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樣活著”。有一次亞歷山大大帝去拜訪他传泊,問他想要什么鼠渺,并可以幫助他達成愿望。而他卻讓亞歷山大走開眷细,不要擋住他的陽光拦盹。
在當今這個喧囂躁動的社會中,如何保持一顆安靜不驕躁的心是一門學問溪椎。內(nèi)心平和寧靜普舆,是塵世間僅次于健康的恩物。所以校读,身體無疾苦沼侣,內(nèi)心有平靜,便是人世間最大的幸福歉秫。
心靈的平靜便是一種靜態(tài)的快樂蛾洛。所以,當一個人自身既安靜又豐富時端考,那么這個人就能享受到大多數(shù)人能體會到的快樂雅潭。如果整天和朋友揭厚,同事沉醉于燈紅酒綠中,歡聲笑語不斷扶供。雖然他得到了片刻的歡樂筛圆,但是夜深人靜之時,他的內(nèi)心可能百般空虛椿浓。正所謂“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太援,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獍”
所以我們這些年輕人首先要學習的便是承受孤單因為孤獨是幸福提岔,安樂的源泉。所以笋敞,只有那些依靠自己碱蒙,能從一切事物當中體會自己的人才是處境最妙的人。
一個完全依靠自己夯巷,一切稱得上屬于他的東西都存在于他的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赛惩。
03
伊壁鳩魯認為,最可靠的社會快樂便是友誼趁餐。他非常喜歡朋友喷兼,不管他從他們那里所得到的是什么。西賽羅說后雷,他認為“友誼與快樂是分不開的季惯,因為這種緣故所以就必須培養(yǎng)友誼,因為沒有友誼我們就不能安然無懼地生活臀突,也不能快樂地生活”勉抓。
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是不可能不去接觸其他人而獨立存在的惧辈。而友誼便是最絢麗的一道風景琳状,最值得人們欣賞回味。試想互不相識的兩個人盒齿,因為相似的經(jīng)歷,共同的興趣而建立一種緊密的聯(lián)系困食,從此分享彼此的快樂边翁,分擔對方的痛苦。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硕盹。而真正的朋友即使看似遠離符匾,他也會在遠方默默關(guān)心著另一個人。所以瘩例,風雨同行的友誼會讓人感到滿足啊胶,由此得來平靜的快樂甸各。
有人說,人們需要快樂焰坪,就像需要衣服一樣趣倾。所以快樂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人會產(chǎn)生一些負面情緒某饰,就是因他們內(nèi)心的欲望儒恋,而現(xiàn)實卻無法滿足。抑或?qū)δ承┦挛锏臒o知黔漂,從而心生恐懼诫尽。所以,人們應該減少一些欲望炬守,學會節(jié)制牧嫉。學會善良,學會保持初心减途。
讀完這本書后驹止,多多少少對哲學有了一些新的收獲」畚希或許臊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哲學家。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自我的獨立的思想的墓捻,我們都有自我意識抖仅,有自我認知和判斷能力,有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砖第。就像我自己撤卢,說了那么多,也沒有發(fā)表什么獨特的觀點梧兼,只是簡單表達了我眼中的哲學放吩,這就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對這門高深學問的認識和領(lǐng)悟,我坦誠的表達出來羽杰,哪怕別人認為我淺薄幼稚或者愚昧無知渡紫,我并不會因此感到羞恥或者沮喪。
因為我從內(nèi)心里的自我定位就是一個普通人考赛,當我接受了自己可能永遠都只能是普通人這樣一個事實惕澎,再接受眾人不同的眼光和評論時,我就能更加理性的對待別人的評價颜骤。換位思考一下唧喉,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允許別人對我有不同的認識和評價八孝,我自己心中有數(shù)就可以了董朝。換作是別人,我是不會過多評價的干跛,哪怕對方曾經(jīng)很惡劣的評判我子姜,卻依然不如我,那也是無所謂的驯鳖。智者不需要解釋闲询,庸者不必去計較。想通這一點浅辙,或許心態(tài)就豁達了扭弧。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记舆,數(shù)學使人周密鸽捻,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泽腮,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御蒲,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诊赊『衤”讀過這本哲學史,雖然里面的細節(jié)沒有記住多少碧磅,但重要的是這個過程碘箍,不是嗎?
盧思浩說鲸郊,二十多歲的我們丰榴,好像被印上了很多不屬于我們的東西。我們被迫懂得很多人情世故秆撮,被迫知道現(xiàn)實的殘酷之處四濒,伴隨著所謂的夢想和一觸即潰的自尊,開始變得不知所措职辨。
我們想要依賴自己盗蟆,卻發(fā)現(xiàn)自己還靠不住拨匆;我們安慰自己還小贬循,卻發(fā)現(xiàn)身邊的朋友已經(jīng)風生水起宴卖。我們想要依靠自己生活假消,卻發(fā)現(xiàn)生活遠比我們想象的困難桨菜;我們想要在黃金年代里做我們自己古程,卻發(fā)現(xiàn)最難做的就是自己。能夠在這個時間寫完這段文烫止,忽然喜歡上哲學及自己的哲學奈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