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曾說奈虾,中國的文化藝術,獨步世界廉赔。談書法肉微,是個非常大的體系,書法不是單純寫文字符號蜡塌,本身里面有學問碉纳、有技巧、有性情…我只從自己的理解出發(fā)談談如何寫好書法馏艾,即寫字需要堅持什么原則劳曹。
首先,學寫書法琅摩,需要了解各體的主要特點铁孵,基本的書體演變歷史,需要掌握基本的臨習技巧房资,從練習起筆蜕劝、行筆、收筆轰异,到琢磨筆畫寫法的變化岖沛,到體悟結字、章法搭独、行氣婴削,意境。
對各種書體的了解牙肝,從傳統(tǒng)經典入手唉俗,對重點臨習的書體的專研嗤朴,都是技術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次互躬,對好字要有辨別能力播赁,要寫雅字,不寫俗字吼渡,對字的整體意境高低容为、線質能有所判斷。
書法的評價寺酪,不以美丑論坎背,也不以整齊論。古人常講寄雀,凡病可醫(yī)得滤,唯俗病不可醫(yī)。書法的層次盒犹、格調有高下之分懂更;書畫的境界,有“古雅”與“甜俗”之分急膀;書法的氣息沮协,有“書卷氣”與“江湖氣”之分∽可總體來講慷暂,寫字要追魏晉的氣韻,要有古意晨雳,樸拙有樸拙之韻行瑞、流美有流美之趣。到了俗而且熟餐禁,那就無醫(yī)可療血久。
再次,寫好書法帮非,除專業(yè)技法的熟練外洋魂,要做好幾個與書法相關方向的事外功課,包括古文字學知識喜鼓,文學水平副砍,中國哲學理論,對筆性庄岖、紙張材質的運用豁翎,對國畫、篆刻的涉獵隅忿,審美的培養(yǎng)等等心剥。
為什么這樣講邦尊?
藝需與文結合。詩詞歌賦优烧,古文字學蝉揍、道家、莊子畦娄、老子又沾、佛禪等文史哲相關理論,都是書法的基本外延熙卡,是書道的神采杖刷。并且書法與金石篆刻密不可分,與書畫同源驳癌,筆墨意趣滑燃,碑帖融合,都是可以相通颓鲜,產生促進帶動作用的表窘。在當今展覽文化時代背景下,審美素養(yǎng)也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因素甜滨。書法的美可以說是一種復合美乐严,包括墨色美、裝潢美艳吠、文學美等,對一件作品來講孽椰,其書寫風格昭娩、紙張材質、筆法黍匾、結字栏渺、章法、行氣锐涯、鈴印磕诊、文學水準、書卷氣息纹腌,裝裱藝術形式霎终,等等這些都是“學問”,但最根本的美是運用點畫書寫出的造型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升薯。審美素養(yǎng)莱褒、思維見解的提升必然會在寫出的字上有所映照。
而所有的事外功夫里涎劈,最難最費時的广凸,恐怕就是學問阅茶,或者說人文素養(yǎng)了。
對此谅海,書法家林散之簡煉而精準的說過:“寫書法要才、學、識镐牺◎迅“才”,是自己的本能智末,指天資谅摄,但單純靠此不能成功;“學”系馆,是學問送漠,“學”的時間最長,三五年由蘑,幾十年闽寡,在古人里面鉆;軀殼脫掉尼酿,寫出自己的面貌來要“識”爷狈,要增長自己的胸境。書法要寫得不俗就不簡單裳擎,一般人能寫到形式美就已經不容易了涎永。”
文字學家游壽老先生這樣講鹿响,杜甫有詩云:“讀書破萬卷羡微,下筆如有神”,對于書法惶我,亦是此理妈倔。多看歷代各書家的筆跡、拓本绸贡,廣見鐘鼎盯蝴、碑帖,增長自己的內在力量听怕。前人曾說“筆頹萬支捧挺,何如讀書萬卷”。經衬虿t?吹揭恍W者或政治家松忍,他們并不常寫字,偶然下筆筷厘,卻風神不凡鸣峭,使人折服宏所。亦有一些“司墨”者,寫一輩子字摊溶,寫得也端端正正爬骤,卻似“死在紙上”。舊社會賬房先生莫换,成天寫字霞玄,可是沒有見出過幾個書法家。他們這種字拉岁,人們管它叫“買賣字”坷剧。學書人要手、眼并重喊暖。一輩子沒見過名家的手跡和好的碑版惫企,所見到的只是一些“買賣字”,還要自詡是“能寫之手”陵叽,是很可憐的狞尔。
這說明“寫字”不只是寫字,除天資與性情之外巩掺,必然離不開讀書偏序,學養(yǎng),文化底蘊和見識的層次胖替。凡此種種研儒,都需要長時間理解、沉淀独令、消化端朵,才能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進而形成有時代感记焊、獨具一格的書風逸月。
此外栓撞,我們今人寫書法要多理解古人的生活狀態(tài)與心境遍膜,要有一心不亂的境界,要投入感情瓤湘。
在中國悠久綿長而又經典迭出的歷史上瓢颅,書法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主角往往是文人或士大夫階層的群體,書法并非獨立的職業(yè)或者說技能弛说,以實用功能為首要需求挽懦,而如今,書法發(fā)展成為世界上唯一種發(fā)展為藝術門類的文字木人,脫離了實用信柿,寫書法的主角往往變成了專門的寫字者冀偶、書法家。
藝能載道渔嚷、能通神进鸠,書法不僅僅是寫符號,亦是寫心形病。
關于創(chuàng)作構思的方法客年、境界,古人早有總結漠吻。例如量瓜,老子所講的“虛靜”與莊子所講的“坐忘”,蔡邕《筆論》中所講的“欲書先散懷抱”途乃、“沉密神采绍傲,如對至尊”,至今依舊深刻地影響和指導著創(chuàng)作者自在盡興地進行審美觀照欺劳,創(chuàng)造出高逸豐韻的作品唧取。但是,古人所處的時代划提,是還沒有攝影枫弟、電影等聲光電技術的時代,我們處在現代社會鹏往,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淡诗、活動主題伊履、生活節(jié)奏與信息載體等韩容,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唐瀑,高科技為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舒適群凶、便利與多元哄辣。作為今天的人请梢,很幸運,我們有海量的信息觸手可及力穗,有高效的交通工具乘運毅弧,但我們離古人的生活狀態(tài)愈來愈遠了,不同于古代書者的身份当窗,所以我們更需要理解古人所處的環(huán)境和心境,像古人一樣取法于自然,得妙于自然元咙,汲古化古,才能從傳統(tǒng)的精華中得到智慧和養(yǎng)分庶香,進而有破有立光酣、向前發(fā)展。
最后脉课,我想談談我自己救军,我來到甘肅已有十余年,在甘肅的河西走廊倘零,有敦煌壁畫唱遭,有敦煌寫經呈驶,有中國最為集中的石窟群拷泽,有中西交融的絲路文化袖瞻,有生動有趣的漢代簡牘司致,有許多藝文甚佳的師友聋迎,可以說身在隴原大地,真的是厚植沃土霉晕,我對書藝庭再、對文化的熱愛依此而生牺堰。
文章道德千古事拄轻,儉性適情養(yǎng)氣格伟葫。于我個人來講恨搓,需要不斷學習傳統(tǒng)筏养、堅持實踐見識更多好的作品,也需要廣泛閱讀國學經典撼玄、文學詩詞夺姑、古文字學書籍掌猛,培養(yǎng)書卷氣。學書之路才剛剛開始荔茬,值得我用一生去領悟废膘、精進慕蔚,而在有生之年能受到書道的指引,提升氣格孔飒,修行身心灌闺,實感三生有幸坏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