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fā)覺自己喜歡停留在一個思維的“舒適區(qū)”里役首,雖覺無聊但日子也算過得去尝丐?沒事時掏出手機刷下微博,看下朋友圈爹袁,玩會游戲矮固,再上會網(wǎng),雖然久了會覺得乏味,想找點什么事情做一下,但一做起事情來又怕忙又怕錯,想想還是不用做什么比較舒服窖杀。反正無所事事薯嗤,總好過找我有事。
習慣徜徉于這個“舒適區(qū)”的人,在工作上,時常拈輕怕重,不喜歡挑擔子校辩,不愿意去嘗試新的挑戰(zhàn),擔心事情做不好辆童,害怕被領導批評宜咒、被同事嘲笑;在學習上把鉴,只喜歡站在固定的知識圈上去看待和理解事物故黑,不愿意涉獵自己興趣范圍之外的書籍,也不愿意花費較多時間去學習一項新的知識或技能庭砍。時間久了场晶,他們知道自己需要做一些改變,但“舒適區(qū)”早已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向心力怠缸,不用多久诗轻,他們又會回到最初的狀態(tài)。
只是人太舒服揭北,未必是件好事扳炬。兩千年前的孟子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搔体,停留在“舒適區(qū)”太久恨樟,我們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被動地跟隨生活的步伐疚俱,一旦生活中發(fā)生一些事情需要我們作出改變時劝术,我們就會像溫水里的青蛙,很難再跳出來呆奕。而為了應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舒服事件夯尽,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從“舒適區(qū)”逃離出來,適當?shù)刈屪约翰惶娣恍?/p>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提出過一個針對兒童教育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登馒,或許能有借鑒作用。這個理論認為咆槽,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現(xiàn)有水平陈轿,另一種是通過教學可能到達的水平,兩者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只要在教學時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麦射,提供超出現(xiàn)階段水平的知識內容蛾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潜秋,就可以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蛔琅,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在此基礎上峻呛,就可以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罗售。
“舒適區(qū)”就是我們的現(xiàn)有水平,在這個區(qū)域范圍內钩述,我們可以輕松地解決問題寨躁,但超過這個“舒適區(qū)”范圍的,我們就會像小學生一樣牙勘,不知道怎么解函數(shù)題了职恳。畢竟,生活中的難題不會總在我們手中的“半部論語”里找到答案方面。如果想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放钦,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我們就要根據(jù)現(xiàn)狀和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恭金,制定適合自己的逃離“舒適區(qū)”計劃操禀。
比如跟那些比自己厲害的人學習。一個人能在某個方面取得成就蔚叨,必定有優(yōu)于常人的一面床蜘。生活中肯定有這樣的人:想學炒菜,就跟老媽學蔑水;想要保持樂觀邢锯,就看看那些積極的人如何應付事情。網(wǎng)上也不乏知識“大挪蟊穑”丹擎,選擇一個感興趣的領域,找到在這個領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歇父,關注他的賬號蒂培,認真瀏覽他分享過的每篇文章,這比漫無目的地刷微博榜苫、刷知乎更能學到東西护戳。
比如閱讀能讓自己提升的書。我們閱讀一百本愛情小說垂睬,記住的可能只是那些癡男怨女的紛擾糾纏媳荒,與其滿足自己的沉浸欲和幻想欲抗悍,倒不如挑一本經(jīng)典的愛情小說細細品味,參透愛情里的堅持與舍棄钳枕,并轉化為自身的品質缴渊。更好的做法,是直接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類能提高情商的書鱼炒,同時也要去涉獵諸如哲學衔沼、經(jīng)管、心理類等不常閱讀的書籍昔瞧,從中獲取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與技能指蚁,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比如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硬爆。改掉晚睡晚起的習慣欣舵,會讓我們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更有效率。每周定期運動缀磕,不僅可以減掉多余的小肉肉缘圈,還可以釋緩情緒,讓心情輕松下來袜蚕。放下手機或平板電腦糟把,多跟身邊的親人和朋友聊聊天,了解他們的近況和感受牲剃,好過在朋友圈點上一萬個贊遣疯。男生們少點窩在宿舍打DOTA,多出去給舍友打飯凿傅,說不定就可以在飯?zhí)糜龅阶约旱呐瘛?/p>
《士兵突擊》里的許三多說過:人不能過得太舒服缠犀,太舒服就會出問題。一旦我們習慣了處在“舒適區(qū)”聪舒,要處理令自己不適的事情時辨液,對“舒適區(qū)”的眷戀就會讓我們做出“趨利避害”的選擇,要么只做容易的事情箱残,要么就為失敗找理由滔迈。有意識地從“舒適區(qū)”逃離出來,一點點適應讓自己變強過程中的不舒服被辑,那些從來就不怎么讓我們舒服的生活才不會太為難我們燎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