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頌·烈文
烈文辟公压汪,
錫茲祉福粪牲。
惠我無疆,
子孫保之止剖。
無封靡于爾邦腺阳,
維王其崇之。
念茲戎功穿香,
繼序其皇之亭引。
無競維人,
四方其訓之皮获。
不顯維德焙蚓,
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洒宝。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烈:武功购公。一說“光明”。文:文德待德。
⑵辟(bì)公:指助祭諸侯君丁。
⑶錫(cì):賜。茲:此将宪。祉(zhǐ):福绘闷。
⑷惠:愛。一說“順”较坛。無疆:無窮印蔗。
⑸保:守住。
⑹封:大丑勤。靡(mí):累华嘹,罪惡。一說“封”指專利斂財法竞,“靡”指奢侈耙厚。
⑺崇:立。一說“尊重”岔霸。
⑻戎:大薛躬。
⑼繼序:繼承祖業(yè)。序呆细,通“敘”型宝,業(yè)。皇:光大趴酣。
⑽競:強梨树。一說“爭”。維:于岖寞。
⑾訓:服從抡四。一說“效”。
⑿不(pī):通“丕”慎璧,大床嫌。
⒀百辟(bì):眾諸侯。刑:通“型”胸私,效法,模范鳖谈。
⒁於(wū)乎:嘆詞岁疼。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缆娃。
白話譯文
有功有德眾諸侯捷绒,
天賜你們莫大福。
給我恩惠也無量贯要,
子孫長保此福祥暖侨。
莫在你國鑄大錯,
一心尊崇周君王崇渗。
感念你們立大功字逗,
繼續(xù)立功又弘揚。
國強莫過有賢才宅广,
四方才會來歸降葫掉。
先祖?zhèn)ゴ笤诿赖拢?/p>
諸君應當為榜樣。
先王典范永不忘跟狱!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周成王姬誦即位祭祀祖先時俭厚,戒勉助祭諸侯的詩。周武王伐商得到了廣泛的支持驶臊,“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挪挤,武王在《尚書·牧誓》中羅列所率討伐紂王大軍的各部為“我友邦冢君、御事关翎、司徒扛门、司空、亞旅笤休、師氏尖飞、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政基、羌贞铣、髳、微沮明、盧辕坝、彭、濮人”荐健,其中除了自己的部下之外酱畅,便是趕來助戰(zhàn)的八百諸侯。
滅紂之后江场,周室所采取的一個鞏固政權的重要措施便是分封諸侯:“武王既已勝殷纺酸,制邦國以封有功者為諸侯;既封為國君址否,乃班賦宗廟彝器以賜之餐蔬。”
在武王革命中助戰(zhàn)的諸侯受到分封佑附,同時也享有周王室祭祀先王時助祭的政治待遇樊诺,《周頌·烈文》便是這種情況的一個記錄∫敉《毛詩序》說:“《烈文》词爬,成王即政,諸侯助祭也权均《倥颍”即政,當是周公還政于成王螺句,成王正式掌權之時虽惭。武王滅商后二年去世,即位的成王年幼蛇尚,由叔父周公攝政芽唇,平定了管叔、蔡叔取劫、武庚的叛亂匆笤,七年后還政于成王。成王掌政谱邪,祭祀祖先炮捧,諸侯前來助祭,因賦此詩惦银。其作者可能是周成王姬誦或周公姬旦咆课。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周頌·烈文》對諸侯具有安撫與約束的雙重作用末誓。全詩共十三句,不分章书蚪,可按安撫與約束之意分為兩層:前四句和后九句喇澡。前四句是以贊揚諸侯的赫赫功績來達到安撫的目的。這種贊揚可以說臻于極致:不僅賜予周王福祉殊校,而且使王室世世代代受益無窮晴玖。助祭的諸侯都是周王室的功臣浦旱,被邀來助祭本身就是一種殊榮颁虐,而祭祀時周王肯定其功績许起,感謝其為建立莉撇、鞏固周政權所作的努力,使諸侯在祭壇前如英雄受勛舒萎,榮耀非常笼痹,對周王室的感激之情便油然而生坞靶。
但是莲祸,周王為君臨四海的天子琅催,對諸侯僅有安撫,只讓諸侯懷感激之情是不夠的虫给,他還必須對諸侯加以約束,使諸侯生敬畏之心侠碧。后九句以“無”領起抹估,這個“無”通“毋”,釋“不要”弄兜,為具強烈感情色彩的祈使詞药蜻,使文氣從贊揚急轉為指令,文意則由安撫轉為約束替饿。七句中用了兩個這樣的“無”语泽,以斷然的語氣,訓誡諸侯必須遵從视卢;“百辟其刑之”踱卵,更是必須效法先王的明確訓令;而“前王不忘”似乎只是訓誡諸侯不要忘記先王之德据过,卻又隱含不要忘記先王曾伐滅了不可一世的商紂惋砂,成王也在周公的輔佐下平定了管叔、蔡叔绳锅、武庚的叛亂西饵,即不要忘記周王室具有掃蕩摧毀一切敵對勢力的雄威。
后九句的指令鳞芙、訓戒眷柔,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期虾,即正名⊙敝觯《左傳·昭公七年》:“天子經略镶苞,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宙拉。封略之內宾尚,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谢澈,誰非君臣煌贴?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锥忿;率土之濱牛郑,莫非王臣【戴蓿’”這段話中所說的君臣名分淹朋,與《周頌·烈文》這首詩所表達的完全一致。后者雖然沒有點出“君臣”二字钉答,含義卻更加深刻:諸侯的功績再大础芍,也不過是盡臣子的本分而已,并且仍要一如既往這么做下去数尿;周王的號令諸侯仑性,乃是行君臨天下的威權,并將綿延至子孫萬代右蹦。
周頌·天作
天作高山诊杆,
大王荒之。
彼作矣何陆,
文王康之晨汹。
彼徂矣岐,
有夷之行贷盲。
子孫保之淘这。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作:生,造就晃洒。
⑵高山:指岐山慨灭,在今陜西岐山東北。
⑶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球及,周文王的祖父氧骤。荒:開荒墾田吃引。
⑷作:治理筹陵。一說始刽锤。
⑸康:安康。
⑹徂(cú ):往朦佩,指百姓來歸附并思。
⑺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语稠。
⑻保:守住宋彼。
白話譯文
上天造就岐山高,
大王開始來開荒仙畦。
百姓在此蓋新房输涕,
文王讓民享安康。
民眾奔往岐山旁慨畸,
岐山大道坦蕩蕩莱坎。
子孫永保這地方。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周人祭祀岐山的樂歌寸士。對于周人來說檐什,岐山是一圣地:“周之興也,鸑鷟(yuè zhuó即鳳凰)鳴于岐山弱卡∧苏”(《國語·周語》)周人一系傳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婶博,“薰育戎狄攻之烫葬,欲得財物,予之凡蜻;已復攻,欲得地與民垢箕。民皆怒划栓,欲戰(zhàn)。古公曰:‘有民立君条获,將以利之忠荞。今戎狄所為攻戰(zhàn),以吾地與民帅掘。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委煤?民欲以我故戰(zhàn),殺人父子而君之修档,予不忍為碧绞。’乃與私屬去豳吱窝,度漆讥邻、沮迫靖。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于岐下兴使。及他旁國聞古公仁系宜,亦多歸之》⑵牵”(《史記·周本紀》)古公之前盹牧,后稷、公劉二位也是功勛卓著励幼,《國語》之所以取岐山為周人興起的圣地汰寓,似是極度推崇古公亶父之仁,從上引文可見赏淌,古公亶父不僅仁愛本族踩寇,而且推仁愛于一再侵犯于己的異族,自然更是難能可貴六水,因而也更具備后世儒家所定的圣人品格俺孙。
《周頌·天作》是周頌中少有的提及具體地點的作品(另一篇是《周頌·潛》),它寫出了岐山掷贾【﹂《毛詩序》說它是“祀先王先公”,朱熹《詩集傳》則指為“祭大王之詩”想帅,都認為祭祀的對象是人场靴。姚際恒《詩經通論》引季明德語,認為是“岐山之祭”港准,即《周頌·天作》的祭祀對象是岐山旨剥。其實,岐山是古公亶父至周文王歷代周主開創(chuàng)經營的根據(jù)地浅缸,其后的伐商滅紂便是在此積蓄了力量轨帜。《周頌·天作》這首詩衩椒,應該既是祭圣地蚌父,同時又是祭開創(chuàng)經營圣地的賢明君主的。由于岐山之業(yè)為古公亶父開創(chuàng)毛萌,而周文王后來由此遷都于豐苟弛,故《周頌·天作》應是在岐山對古公亶父至周文王歷代君主進行祭祀的詩。至于行祭之人阁将,則非周文王的繼承人周武王莫屬膏秫。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歌頌周太王古公亶父開創(chuàng)岐山基業(yè)以及周文王業(yè)績的短樂章∽鲋眩“天作高山”荔睹,強調上天賜予岐山這塊圣地狸演。周人重視天賜,視為吉祥僻他,連婚娶亦是如此:“文王初載宵距,天作之合《洲郑”(《大雅·大明》)天賜岐山之后满哪,在這根據(jù)地上積蓄力量尚須人為,詩中便主要寫這一過程劝篷。之所以僅取大王哨鸭、文王二人,主要是因為他們確實是岐山九世周主最杰出的代表娇妓。滅商雖然完成于周武王像鸡,但周文王之時已顯示出周將代商的必然趨勢,商紂王囚周文王于羑里哈恰,只能延緩而無法阻遏這一歷史發(fā)展只估。岐山圣地經營到周文王之世,已為周武王積蓄了足以滅商的雄厚實力着绷,包括姜尚這樣足以輔成偉業(yè)的賢臣蛔钙。“有夷之行”荠医,分明是先王開創(chuàng)的一條通向勝利之路吁脱。
這首短詩,多人對其中個別字眼有不同的解讀彬向。如“彼作矣”的“彼”兼贡,有人解為百姓,那么“彼作矣”就是百姓們造起房屋娃胆;有人解為先祖大王紧显,“彼作矣”就是先祖大王開創(chuàng)偉業(yè)。如“康”缕棵,一解為安定,安康涉兽;一解為賡招驴,繼承,繼往開來之意枷畏。此所謂詩無達詁别厘,見仁見智也。
《周頌·天作》一詩將對圣地拥诡、圣人的歌頌融為一體触趴,著力描寫積蓄力量的進程氮发,揭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文筆猶如大河滔滔冗懦,飛流直瀉爽冕,既顯莊嚴,又富氣勢披蕉。短短七句颈畸,有如此藝術效果,可見詩歌作者的大手筆没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