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fering is part of life. But here’s the cool thing: it makes us stronger.
磨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好處在于旁振,它會讓我們更強大矩乐。
關于作者
堀田江理用爪,日裔美籍學者喧兄,1971年出生在日本東京。她的研究領域專注于國際關系辽装,因為出生背景,對二戰(zhàn)時的日本有一定研究相味。除了這本研究偷襲珍珠港決策始末的書之外拾积,她還著有《泛亞洲主義與日本的戰(zhàn)爭:1931-1945》,分析了日本推行的泛亞洲主義——即臭名昭著的大東亞共榮圈——如何對九一八事變開始到日本戰(zhàn)敗這段歷史丰涉,產生直接的影響拓巧,以及為日本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關于本書
本書與大多數同類作品不同一死,作者沒有把焦點放在事件本身肛度,而是放在了從1941年4月到12月這八個月左右的時間里。作者通過大量歷史細節(jié)投慈,深度展現了日本軍政領導人做出偷襲珍珠港決策的整個過程承耿。本書具有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冠骄,且文筆精煉生動,是研究二戰(zhàn)史的重要參照加袋。
核心內容
日本決策者明明知道偷襲珍珠港對日本的后果將是致命的凛辣,但戰(zhàn)爭造成的資源短缺,以及特殊的政治決策機制职烧,促使日本孤注一擲扁誓,展開了魯莽的行動。同時蚀之,日本那好戰(zhàn)分子慣有的賭徒心態(tài)蝗敢,也是導致戰(zhàn)爭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一恬总、日本面臨的經濟困境
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前普,曾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但是戰(zhàn)爭打了好幾年壹堰,日本仍然沒有實現占領全中國的目標拭卿,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對日本國內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贱纠。比如日本兵役法對士兵的標準不斷降低峻厚,最低身高要求從155厘米降低到150厘米。合乎兵役要求的日本男性比例一再提高谆焊,到1939年猛增到47%惠桃。這幾乎相當于兩個男子中,就需要有一個上前線打仗辖试。
戰(zhàn)爭還導致日本人民主食大米的短缺辜王。從 1940年夏天,即使日本最高檔的餐廳罐孝,也只能供應進口的廉價大米呐馆,這種大米太難吃,以至于被譏笑為簡直就是老鼠屎莲兢。到了1941年12月汹来,這種需要配給的大米,覆蓋了日本99%的民眾改艇。
不僅糧食短缺收班,資源也極度匱乏。由于石油和煤炭都留作軍用谒兄,日本老百姓不得不依靠木炭生活做飯摔桦,甚至出現公交車靠燒木炭作為動力的奇觀。
二承疲、日本面臨的外交困境
日本不斷在太平洋地區(qū)擴張勢力酣溃,引起西方傳統強國美國和英國的不滿瘦穆,一方面這些國家加快了對中國進行各種援助的步伐,另一方面赊豌,對日本的貿易限制不斷加強扛或,這使得資源嚴重依靠進口的日本雪上加霜。當時日本93%的石油來自美國碘饼,1941年日本侵入印度支那后熙兔,美國宣布對日本石油禁運。日本認為西方國家主要的精力都在歐洲艾恼,太平洋地區(qū)成為了一個權力真空地帶住涉。而東南亞地區(qū)大米,石油钠绍,橡膠等資源豐富舆声,占領這個地區(qū)可以大大緩解日本面臨的資源短缺。
三柳爽、戰(zhàn)爭爆發(fā)前的研究結論認定日本必敗
1941年4月媳握,日本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叫做總力戰(zhàn)研究所。經過對各國外交政策模擬和戰(zhàn)略形勢分析磷脯,該研究小組做出的結論很明確蛾找,一旦日本與美國開戰(zhàn),日本必敗無疑赵誓。結論認為打毛,美國和日本如果爆發(fā)戰(zhàn)爭,最初日本可能在一些戰(zhàn)役中取得上風俩功,但隨后將陷入僵持幻枉,隨著日本資源不斷被耗盡,最終必將失敗诡蜓。
日本太平洋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也曾經表示熬甫,美國和日本的戰(zhàn)爭勢必好拖上幾年時間,而結果是日本的資源不斷被耗盡万牺,最終日本一貧如洗。他甚至表示洽腺,勝算如此渺茫的戰(zhàn)爭脚粟,根本就不應該開始。
四蘸朋、日本的特殊決策機制和賭徒心態(tài)
日本1882年頒布的軍人敕諭明確規(guī)定核无,天皇對軍隊擁有絕對統治權。不過藕坯,軍隊和政府的關系团南,在日本隨后一系列的法案中噪沙,都沒有明確涉及,這在日本政治中導致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吐根。比如正歼,軍人可以繞過政府,向天皇提出一些建議拷橘,而這樣的建議有時就是直接的軍事行動局义。日本發(fā)動的九一八事變,就是日本關東軍擅自做主的行為冗疮,并沒有經過天皇和內閣會議的批準萄唇。
日本的內閣制也比較矛盾,名義上內閣總理大臣是首相术幔,但是內閣其他成員另萤,卻并不對首相負責,而是對天皇負責诅挑。這也使得內閣中的軍方勢力四敞,無論是陸軍大臣還是海軍大臣,對戰(zhàn)爭的走向都有很大影響揍障。日本成為亞洲霸主地位目养,離不開軍方的冒險行為,也使得他們常常不把首相放在眼里毒嫡,一意孤行挑起戰(zhàn)爭癌蚁。
無論是1894年,日本和清政府爆發(fā)的戰(zhàn)爭兜畸,還是1904年日本和俄國的戰(zhàn)爭努释,都讓日本的好戰(zhàn)分子野心膨脹,因為幾乎就是這樣看上去實力懸殊的戰(zhàn)爭咬摇,最后都是看上去處于弱勢地位的日本贏得了勝利伐蒂,那么這次跟美國開戰(zhàn)為什么不能拼一次呢?可惜肛鹏,這次日本的失敗是毀滅性的逸邦。
金句
1. 日本研究機構得出這樣一項結論:美國和日本如果爆發(fā)戰(zhàn)爭,最初日本可能在一些戰(zhàn)役中取得上風在扰,但隨后將陷入僵持缕减,隨著日本的資源不斷被戰(zhàn)爭消耗,日本最終必將失敗芒珠。
2. 企劃院曾經對美國和日本的資源儲備情況做過詳細的調查桥狡。最后給出的結論是:美國的平均工業(yè)產量是日本的74倍。
3. 日本認為,當時主要西方國家裹芝,包括美國在內部逮,主要的精力都在歐洲,太平洋地區(qū)成為了一個權力真空地帶嫂易,東南亞地區(qū)大米兄朋,石油,橡膠等資源非常豐富炬搭,占領這個地區(qū)可以大大緩解日本面臨的資源短缺蜈漓。
4. 有的時候一個人必須鼓足勇氣做事,就像從清水寺的平臺上往下一跳宫盔,兩眼一閉就行了融虽。這就是當時軍方的選擇。
以上分享來自得到APP灼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