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接觸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開始學習養(yǎng)育孩子缘挑,而后又走上了華德福之路。愛和自由绍刮,多么有吸引力的字眼温圆,寬廣而慈悲。華德福的韻律節(jié)奏孩革,對孩子感官的保護和滋養(yǎng)岁歉,身心靈全面的發(fā)展又是如此迷人。邊學邊養(yǎng)的過程中嫉戚,我也發(fā)現(xiàn)刨裆,我們不能給予孩子她們生命發(fā)展所需要的自由往往是因為大人內(nèi)在的恐懼--那些因著出生之痛澈圈、童年的創(chuàng)傷彬檀、受禁錮的慣性帆啃、被遺棄的感覺和害怕失去及對死亡的恐懼等等等等。等著我們的孩子的窍帝,足足有這么多--這些足以讓她們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努潘,又或者按照大人所說大人的標準去做。
我是個典型的恐高癥患者坤学,而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攀爬疯坤。據(jù)我近幾年觀察孩子的結(jié)果,如果你不去限制和要求深浮,孩子不會做讓自己很危險的事情压怠。兒童有天生的敏感感知危險,就算是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小小的事故也是他們的身體能夠承受的飞苇。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體驗和經(jīng)歷中菌瘫,孩子學會使用自己的肢體,與自己的身體連接在一起布卡。
我還記得雨让,多多在兩歲半的時候在大樹兩米多高的枝杈部分爬來爬去,我在樹下冒著冷汗心臟幾乎要停止跳動忿等,但是那一刻我知道--這個感覺是我的栖忠,這份恐懼是我的,而孩子在樹上很享受贸街,我只需要在樹下做一名守護者庵寞。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當了幾年守護者之后,我也慢慢發(fā)現(xiàn)孩子本身就具備知進知退的能力薛匪,她只會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去探索和挑戰(zhàn)皇帮,擔心真的是多余的。
因為我從一開始就厘清了那份恐懼來自我的內(nèi)心蛋辈,與孩子無關(guān)属拾,也就不會把它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孩子反而沒有發(fā)生過什么安全事故冷溶。如果大人把恐懼投射給孩子渐白,那孩子自然會用事實來“驗證”恐懼的存在。
除了怕高逞频,我之前怕的東西還很多--黑暗纯衍、被傷害、動物苗胀,在孩子的身上也呈現(xiàn)出害怕這些的情況襟诸。后來這些恐懼隨著我在身心靈的一些課程里釋放和清理確實消退了很多瓦堵。我也很自然地發(fā)現(xiàn)孩子也變得不再害怕這些。特別是七歲之前的孩子歌亲,母親和孩子基本還是“同體”的菇用。當媽的這個人所有的狀態(tài)都會如實地在孩子身上呈現(xiàn),你敞開孩子就敞開陷揪,你閉塞孩子就閉塞惋鸥。而如果你走上了成長之路,那被稱之為“英雄之旅”的那條路悍缠,你也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的變化卦绣。我之前曾開玩笑似的說,成長的路“一本萬利”飞蚓,真的是一人成長全家獲益滤港,而且是世世代代獲益。
所以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趴拧,養(yǎng)育這件事溅漾,我把關(guān)注點從孩子身上收到了自己的身上。我總覺得自己長大了八堡,孩子自然會長成她自己樟凄。太多時候,我們懂得太多的養(yǎng)育的技巧和知識但是還是做不到兄渺,那是因為禁錮在我們身上的固有的模式和信念及背后的能量沒能轉(zhuǎn)化缝龄。而且當我們沒有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nèi)在,僅僅是靠外在的“理念”和技巧其實也很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挂谍。魯?shù)婪蛩固辜{先生也說叔壤,真正影響孩子的是你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我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口叙?呈現(xiàn)的外界的是偽裝的自己還是真實的自己炼绘,是一個孩子的狀態(tài)還是一個成人的狀態(tài)?這些切切實實地影響著我們的孩子妄田。當我們心里苦到極致但在孩子面前裝作沒事兒俺亮,當我們內(nèi)在痛苦但表面上呈現(xiàn)出幸福的樣子,我們也想保護孩子疟呐,只想把好的東西給他脚曾,殊不知,在這背后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启具,孩子在為我們承擔本讥。我們心里的苦如果自己不去面對,孩子會用他的人生來呈現(xiàn)。在系統(tǒng)排列的場域里拷沸,聽到看到了太多孩子內(nèi)心的吶喊“媽媽色查,我來替代你”,甚至那些生命力被一些看不見的力量牽扯的媽媽撞芍,孩子寧愿消耗自己的生命力甚至是生命來拯救母親秧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孩子的良知勤庐,是孩子想要生存下來歸屬于這個家庭必然的選擇示惊,是一種盲目的愛好港。所有孩子身上呈現(xiàn)出的我們認為是“問題”的那些愉镰,都是需要我們?nèi)タ吹叫枰覀兏映ㄩ_去接納的部分。
當媽不易钧汹,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丈探,但是如果沒有覺知,不能從自己的模式里爬出來拔莱,是很難真正“看到”孩子的碗降,看到的不過是我們內(nèi)在沒有被滿足的那個孩子罷了。真正的“看到”是我們卸下了自己的偽裝和硬殼塘秦,是我們看向自己的內(nèi)在讼渊,是我們身心合一(與自己在一起),然后純粹地作為一名媽媽尊剔,給予孩子本來屬于她的愛與祝福爪幻。
只有我們在自己身上做功課,承擔本屬于我該承擔的那部分须误,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挨稿。只有我們不斷讓自己的能量管道更加通透,那些來自于我們祖先的祝福和愛才能順暢地流向孩子京痢。
我記得石明泉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奶甘,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有一片安寧祥和的心田,孩子的安全感不在外面的任何地方祭椰,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就是孩子幸福的源泉臭家。你像個媽媽樣站在那里,風雨不倒方淤,你的孩子就會翱翔四海钉赁,心無掛礙。
讓孩子翱翔四海臣淤,心無掛礙橄霉,綻放生命,這難道不是我們所有的媽媽和爸爸的期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