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oe
設計:paulodybala
01
讀大學的時候艾恼,有一位同學考試經(jīng)常在系里前三名,平時和他交談或做presentation麸锉,都給人感覺非常自信钠绍,也懂得舉一反三。
有一次花沉,在我們做團體輔導時柳爽,他終于說出了一個珍藏多年的“秘密”:「一直以來媳握,你們都覺得我很優(yōu)秀,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磷脯,這些是名不副實的」蛾找,平時這位淡定自若的同學,此時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赵誓。
當我們問這是種什么感覺時打毛,他回答「這種感覺很難形容,我知道系里前三名是個很不錯的名次俩功,我也要時刻非常地努力才能看起來很輕松幻枉,但是當我得到了這個名次時,我覺得我不配绑雄,我覺得自己只是僥幸獲得了它展辞,我覺得我騙了大家⊥蛭」
當時的我很難理解這種心情罗珍,只能把我體會不到的這種心情歸咎于我還不配當學霸。
工作后脚粟,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同事覆旱,因為業(yè)績過于優(yōu)秀被提拔,但是晚上聚餐時他悄悄和我說「心里好忐忑啊核无,我感覺自己配不上這個位置扣唱,萬一我沒做好老板后悔用錯我怎么辦?」
咨詢中团南,我的來訪中也有能力特別優(yōu)秀的噪沙,他們同樣出現(xiàn)類似的心理「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站在這個位置上,都是運氣好吐根≌撸」
很多人明明很優(yōu)秀,也能得到他人的欣賞拷橘,卻總覺得自己配不上這樣的光環(huán)局义。
每當聽到別人的夸獎,他們總會想:
「夸我的人只是不了解我冗疮。如果他們認識了真正的我萄唇,就會發(fā)現(xiàn)我真的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別人∈踽#」
這群人共同的困惑另萤,就是「我沒有別人想的那么好,我不配我不行」诅挑,這樣的心態(tài)仲墨,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正經(jīng)的名字給它命名勾缭,叫做“冒充者綜合征”(Impostor syndrome),它不是一種精神疾病目养,卻是一種常見的情緒困擾俩由。
《哈利波特》中扮演赫敏的艾瑪·沃特森,從小才華出眾癌蚁,長大后同時被牛津幻梯、劍橋等名校錄取,面對英國王子的追求努释,驕傲拒絕碘梢,并說「誰說要成為公主,就得嫁給王子伐蒂?」
沒曾想這樣的艾瑪曾經(jīng)在接受采訪時卻說:「我努力取得的成績并無法增強我的自信煞躬,相反令我倍感自己的無能;進步越大逸邦,這種自我懷疑就越是強烈恩沛,這就像一個怪圈;我時常憂慮缕减,生怕別人發(fā)現(xiàn)我其實是個‘騙子’雷客,我不配擁有眼前的一切∏沤疲」
“冒充者綜合癥”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卦绣,是保琳(Pauline R. Clance)?和蘇珊娜(Suzanne A. Imes)?在1978年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宪祥。
當年官卡,格蘭絲和伊米斯調研了150位精英女性時發(fā)現(xiàn):
這些女性院促,是大家公認在事業(yè)上已經(jīng)取得輝煌成就的人,她們在各種考試中得到高分嫂易,在標準測驗中也名列前茅兄朋。
可是,盡管有如此強烈的外部證據(jù)證明她們的能力炬搭,她們依舊對自己深陷懷疑蜈漓,倍感壓力穆桂。
后來宫盔,研究拓展到所有人群。調查發(fā)現(xiàn)享完,“冒牌者綜合癥”廣泛存在于人群中灼芭,大約有70%的人,在過去一年中曾有過類似的狀況般又。
百度給冒牌者綜合征的定義是:個體按照客觀標準評價為已經(jīng)獲得了成功或取得成就彼绷,但是其本人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巍佑,他們沒有能力取得成功,感覺是在欺騙他人寄悯,并且害怕被他人發(fā)現(xiàn)此欺騙行為的一種現(xiàn)象萤衰。
02
“冒充者綜合征”通常出現(xiàn)在成就較高的人身上,但他們并不認為自己的成就是源于自身的某些特征猜旬,而是將成功的原因歸功于外在因素脆栋,比如說運氣。而歸因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內(nèi)歸因洒擦,即認為自己的一些特質(比如智商或者性格)是一件事成敗的原因椿争;
另一種是外歸因,即認為外界環(huán)境(比如運氣)是一件事成敗的原因熟嫩。
從歸因角度看秦踪,“冒充者”有這樣一些心理特征:
失敗時,過分責怪自己掸茅,認為自己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椅邓,認為自己不夠聰明,不夠努力倦蚪,幾乎完全忽略了客觀因素造成的影響希坚。
成功時,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在內(nèi)心深處并不相信自己的成功陵且,似乎一切只不過是偶然裁僧,自己獲得晉升、談妥客戶慕购、得到榮譽等都是碰上好運氣聊疲、好機遇(外歸因)而已,總覺得自己配不上所處的地位沪悲,害怕總有一天從高處跌落获洲,被打回原形。
和“冒充者綜合征”相對應的殿如,有一個叫“達克效應”的心理現(xiàn)象贡珊,它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涉馁,把自己成功的因素歸功于內(nèi)在因素门岔,比如說能力。
事實上烤送,“冒充者”的心理現(xiàn)象寒随,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也就是說“冒充者”們經(jīng)常在做一個循環(huán):
●當他們接到一個成就任務時,比如考試妻往,“冒充者”感到很焦慮互艾;
●因為感覺到焦慮,他們要么不是過度準備讯泣,就是一直拖延纫普;
●當任務真正來臨后,他們通常又能取得成功好渠,得到別人的贊美局嘁;
●這樣的成功只能帶給他們短暫的成就感;
●當?shù)玫搅苏娴慕Y果和評價晦墙,冒充者仍然會否認自己的實力悦昵,認為別人高估了自己;
●事先過度準備的人會將成功歸功于努力晌畅,而一開始拖延的人會將成功歸功于運氣但指;
●這些信念強化了冒充者循環(huán),在面對新的同類任務時抗楔,他們再次感到非常焦慮棋凳。
這樣的循環(huán),就是他們無法打破自我否定傾向的關鍵连躏。
那么什么因素有可能造成一個人成為“冒充者”呢剩岳?
①在成長過程中被寄予厚望,孩子經(jīng)常接受到過度的夸贊而擔心自己不夠完美入热。有些家長學了一些育兒的知識拍棕,知道不能經(jīng)常性地否定孩子,于是改為過度的夸贊勺良,用這樣的做法促使孩子達到更高更遠的目標绰播,而孩子會經(jīng)常懷疑自己配不上這樣的贊美。
②在成長過程中被忽視尚困,經(jīng)常得不到肯定蠢箩,取得好成績時被告知那只是僥幸而已。和上面家長相反的是事甜,一些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很嚴格谬泌,怕一表揚就位讓他們尾巴飄飄,驕傲自滿逻谦。
所以有時候家長會故意貶低他們?nèi)〉玫某删驼剖担嬖V孩子“你的努力還遠遠不夠”。
如果你就是一名“冒充者”跨跨,那怎么辦呢潮峦?
01
假裝自信
一個人的狀態(tài)是可以被暗示出來的,如果你假裝得很有自信勇婴,從你的表情忱嘹、衣著、神態(tài)耕渴、語音語調以及言行出發(fā)拘悦,你的心虛是很難被人給看出來的。
有時候橱脸,一個人真正學會怎么自信础米,是從假裝開始的。
02
多方求證添诉,客觀認識自己
正如前面所說屁桑,“冒充者”往往會低估自己的能力,才會對自己取得的成就不予認可栏赴。
而如果蘑斧,“冒充者”能夠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就會坦然接受成就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贊譽须眷。
你可以向你的領導竖瘾、同事或朋友進行求證,問問他們眼中的你花颗,能力水平究竟如何捕传,這樣能夠幫助你減少一些主觀的錯誤認知。
如果你做了很多嘗試扩劝,還是沒有辦法讓自己真正自信起來庸论,那也沒有關系,因為也沒有誰會因為不自信而活不下去棒呛。
相反葡公,堅持不自信,在某些地方也帶給了我們一定的好處条霜,因為它使你不斷前進催什,不斷進步,這未嘗不是一種選擇宰睡。
很多“冒充者”將成功的因素歸結于運氣蒲凶,其實,我們甚至也可以把運氣當作能力的一種拆内,因為不可否認的是旋圆,有些人的運氣確實就是比其他人好。
成功的確需要很多因素麸恍,運氣灵巧、人脈搀矫、他人的偏愛等等不得不說都是其中的“輔料”。
生活中刻肄,成功都是僥幸瓤球,失敗才是常態(tài)。
這聽起來好像很喪敏弃,但是當你嘗試的次數(shù)多了卦羡,總能考出幾次高分,做出一些好作品麦到,贏下幾場比賽绿饵。最重要的是,許多人也經(jīng)歷過同樣的失敗和自我懷疑瓶颠,也和你一樣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接受著夸獎拟赊,而你值得安心享受這一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