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oncurrentHashMap 精華代碼很多卸例,前面分析了 helpTransfer 和 transfer 和 putVal 方法崭添,今天來分析一下 addCount 方法励稳,該方法會在 putVal 方法中調用。
該方法可以配合 size 方法一起查看,關于該方法鸠踪,樓主也寫了一篇文章分析過:并發(fā)編程 —— ConcurrentHashMap size 方法原理分析
具體代碼如下:
addCount(1L, binCount);
return null;
當插入結束的時候绊寻,會調用該方法花墩,并傳入一個 1 和 binCount 參數。從方法名字上澄步,該方法應該是對哈希表的元素進行計數的冰蘑。
一起來看看 addCount 是如何操作的。
源碼分析
源碼加注釋:
// 從 putVal 傳入的參數是 1村缸, binCount祠肥,binCount 默認是0,只有 hash 沖突了才會大于 1.且他的大小是鏈表的長度(如果不是紅黑數結構的話)梯皿。
private final void addCount(long x, int check) {
CounterCell[] as; long b, s;
// 如果計數盒子不是空 或者
// 如果修改 baseCount 失敗
if ((as = counterCells) != null ||
!U.compareAndSwapLong(this, BASECOUNT, b = baseCount, s = b + x)) {
CounterCell a; long v; int m;
boolean uncontended = true;
// 如果計數盒子是空(尚未出現并發(fā))
// 如果隨機取余一個數組位置為空 或者
// 修改這個槽位的變量失敵鹣洹(出現并發(fā)了)
// 執(zhí)行 fullAddCount 方法。并結束
if (as == null || (m = as.length - 1) < 0 ||
(a = as[ThreadLocalRandom.getProbe() & m]) == null ||
!(uncontended =
U.compareAndSwapLong(a, CELLVALUE, v = a.value, v + x))) {
fullAddCount(x, uncontended);
return;
}
if (check <= 1)
return;
s = sumCount();
}
// 如果需要檢查,檢查是否需要擴容东羹,在 putVal 方法調用時剂桥,默認就是要檢查的。
if (check >= 0) {
Node<K,V>[] tab, nt; int n, sc;
// 如果map.size() 大于 sizeCtl(達到擴容閾值需要擴容) 且
// table 不是空百姓;且 table 的長度小于 1 << 30渊额。(可以擴容)
while (s >= (long)(sc = sizeCtl) &&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MAXIMUM_CAPACITY) {
// 根據 length 得到一個標識
int rs = resizeStamp(n);
// 如果正在擴容
if (sc < 0) {
// 如果 sc 的低 16 位不等于 標識符(校驗異常 sizeCtl 變化了)
// 如果 sc == 標識符 + 1 (擴容結束了,不再有線程進行擴容)(默認第一個線程設置 sc ==rs 左移 16 位 + 2垒拢,當第一個線程結束擴容了旬迹,就會將 sc 減一。這個時候求类,sc 就等于 rs + 1)
// 如果 sc == 標識符 + 65535(幫助線程數已經達到最大)
// 如果 nextTable == null(結束擴容了)
// 如果 transferIndex <= 0 (轉移狀態(tài)變化了)
// 結束循環(huán)
if ((sc >>> RESIZE_STAMP_SHIFT) != rs || sc == rs + 1 ||
sc == rs + MAX_RESIZERS || (nt = nextTable) == null ||
transferIndex <= 0)
break;
// 如果可以幫助擴容奔垦,那么將 sc 加 1. 表示多了一個線程在幫助擴容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sc + 1))
// 擴容
transfer(tab, nt);
}
// 如果不在擴容,將 sc 更新:標識符左移 16 位 然后 + 2. 也就是變成一個負數尸疆。高 16 位是標識符椿猎,低 16 位初始是 2.
else if (U.compareAndSwapInt(this, SIZECTL, sc,
(rs << RESIZE_STAMP_SHIFT) + 2))
// 更新 sizeCtl 為負數后惶岭,開始擴容。
transfer(tab, null);
s = sumCount();
}
}
}
方法加了注釋以后犯眠,還是挺長的按灶。
總結一下該方法的邏輯:
x 參數表示的此次需要對表中元素的個數加幾。check 參數表示是否需要進行擴容檢查筐咧,大于等于0 需要進行檢查鸯旁,而我們的 putVal 方法的 binCount 參數最小也是 0 ,因此量蕊,每次添加元素都會進行檢查铺罢。(除非是覆蓋操作)
- 判斷計數盒子屬性是否是空,如果是空残炮,就嘗試修改 baseCount 變量韭赘,對該變量進行加 X。
- 如果計數盒子不是空势就,或者修改 baseCount 變量失敗了泉瞻,則放棄對 baseCount 進行操作。
- 如果計數盒子是 null 或者計數盒子的 length 是 0蛋勺,或者隨機取一個位置取于數組長度是 null瓦灶,那么就對剛剛的元素進行 CAS 賦值。
- 如果賦值失敗抱完,或者滿足上面的條件贼陶,則調用 fullAddCount 方法重新死循環(huán)插入。
- 這里如果操作 baseCount 失敗了(或者計數盒子不是 Null)巧娱,且對計數盒子賦值成功碉怔,那么就檢查 check 變量,如果該變量小于等于 1. 直接結束禁添。否則撮胧,計算一下 count 變量。
- 如果 check 大于等于 0 老翘,說明需要對是否擴容進行檢查芹啥。
- 如果 map 的 size 大于 sizeCtl(擴容閾值),且 table 的長度小于 1 << 30铺峭,那么就進行擴容墓怀。
- 根據 length 得到一個標識符,然后卫键,判斷 sizeCtl 狀態(tài)傀履,如果小于 0 ,說明要么在初始化莉炉,要么在擴容钓账。
- 如果正在擴容碴犬,那么就校驗一下數據是否變化了(具體可以看上面代碼的注釋)。如果檢驗數據不通過梆暮,break服协。
- 如果校驗數據通過了,那么將 sizeCtl 加一啦粹,表示多了一個線程幫助擴容蚯涮。然后進行擴容。
- 如果沒有在擴容卖陵,但是需要擴容。那么就將 sizeCtl 更新张峰,賦值為標識符左移 16 位 —— 一個負數泪蔫。然后加 2。 表示喘批,已經有一個線程開始擴容了撩荣。然后進行擴容。然后再次更新 count饶深,看看是否還需要擴容餐曹。
總結一下
總結下來看,addCount 方法做了 2 件事情:
對 table 的長度加一敌厘。無論是通過修改 baseCount台猴,還是通過使用 CounterCell。當 CounterCell 被初始化了俱两,就優(yōu)先使用他饱狂,不再使用 baseCount。
檢查是否需要擴容宪彩,或者是否正在擴容休讳。如果需要擴容,就調用擴容方法尿孔,如果正在擴容俊柔,就幫助其擴容。
有幾個要點注意:
第一次調用擴容方法前活合,sizeCtl 的低 16 位是加 2 的雏婶,不是加一。所以 sc == rs + 1 的判斷是表示是否完成任務了芜辕。因為完成擴容后尚骄,sizeCtl == rs + 1。
擴容線程最大數量是 65535侵续,是由于低 16 位的位數限制倔丈。
這里也是可以幫助擴容的憨闰,類似 helpTransfer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