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次上清源山绘面,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重游清源山侈沪,其實是內(nèi)心的一種渴望揭璃。
沒有帶上其他人,我決定獨游清源山亭罪。很快瘦馍,進入景區(qū),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应役,終于看到久違的老君巖情组。老君巖前面,立著“老子天下第一”石碑箩祥。這句生活中不是很文明的話院崇,在這里卻是名符其實,恰如其分滥比,誰敢說“老子不是天下第一”呢亚脆?
山腳下大量的游客實在嘈雜。我決定選一條人少的路先上山頂盲泛,再下山慢慢領(lǐng)略清源山的名勝濒持。古人遠離人群上山键耕,是為了修煉,換得內(nèi)心的一片清凈柑营。而今一群群人上山屈雄,雖然不是為了修煉,卻也是換得內(nèi)心的清凈官套。
清巖山并不高酒奶,也就四百多米。但山勢陡峭奶赔,爬著還是非常累人惋嚎。爬上山的三分之一處,已聽不到嘈雜的人聲站刑,山上的鳥叫蟲鳴變得清新悅耳另伍,一只松松鼠竟然大膽地從我的頭上掠過。我這才發(fā)現(xiàn)绞旅,我走的這條山路摆尝,竟然空無一人。我依稀記得因悲,進入這條山路時堕汞,似乎有圍擋,也就是說晃琳,這條山路或許是一條沒有修好的路讯检。
二
我不能確定,這條路能不能到達山頂蝎土,會不會成為斷頭路视哑,或是根本就是去另一個方向。如果那樣誊涯,讓我重新下山再登山挡毅,那就是對自己的折騰。但我心中的悔意暴构,很快就消失了跪呈。只要是向上的路,那就走到頭吧取逾。
在這條無人的山路耗绿,我獨步攀爬。又上了約三分之一砾隅,我已腰酸腿痛误阻、氣喘吁吁,不得不坐在臺階上休息。我慶幸這是上午究反,慶幸天色還早寻定,慶幸沒有帶上其他人。如果是下午精耐,我會擔(dān)心會不會找不到出路狼速。如果帶上其他人,或許之間會為開始的選擇而吵架卦停,為誰不堅持而相互指責(zé)向胡,為誰拉不動誰而懊悔。
所以惊完,同走一條路僵芹,同過一個坎,最好是志同道合专执,能力也相當(dāng)淮捆。因為只有這樣,一路上才能彼此互助本股,彼此照應(yīng),彼此不成為負擔(dān)桐腌。
三
上山的路只有我一人拄显。一人的時候,就只能和內(nèi)心相伴而行案站。漸斬的躬审,我聽到了山頂上的人聲,內(nèi)心一陣欣喜蟆盐。人聲越來越近承边,我終于看到了路的終點。這條山路果真沒有開通石挂,因為入口還有圍擋博助,但還好,我都順利走過了痹愚。
我從圍擋的側(cè)上了一條平路富岳。眼前的一道石門,門上的“南臺巖”一下映入眼簾拯腮。南臺巖窖式?這不就是山頂了嗎?就這樣动壤,我一人靜靜地萝喘,獨步到達了清源山的山頂。這是我全新的印象,第一次上清源山的記憶阁簸,其實除了老君巖弦蹂,腦海就是一片空白。
后來下山時强窖,看到了碧霄巖凸椿、瑞象巖、弘一法師的坐像翅溺。其它千手巖脑漫、 彌陀巖、清源洞咙崎、賜恩巖許多景觀优幸,算是錯過了,因為我的雙腿褪猛,實在經(jīng)不起路標的折騰了网杆。看不完也好伊滋,忘了也好碳却,下次再來,才不會那么無趣笑旺。
四
清源山名勝昼浦,歸結(jié)起來,其實就是“巖”筒主。從老君巖開山門关噪,再以南臺巖封頂,中間的千手巖乌妙、彌陀巖使兔、碧霄巖、瑞象巖藤韵、南臺巖虐沥、清源洞、賜恩巖等荠察,歷史悠久置蜀,許多是重點保護文物。
或許悉盆,是從自然中的山石汲取精華盯荤,清源山才有了那么多的靈性。山上大量的書法石刻焕盟,都是難得的重要文獻秋秤。弘一法師最后墨寶“悲欣交集”宏粤,寫下了人心與佛心的交集心境。
山上大量的石屋灼卢、石亭绍哎、石洞、石佛鞋真,設(shè)計精妙崇堰,巧奪天工,是勤勞的泉州人智慧的結(jié)晶涩咖。一代代的人海诲,隨著時間的流逝,肉體和靈魂不斷隕滅又重生檩互,唯有清源山的石特幔,無論滄海桑田,卻象開山巖太上老君闸昨,用它的智慧蚯斯,一至永存至今。
五
獨步清源山饵较,我在山頂南臺巖逗留許久拍嵌。因為每到一處寺、觀告抄、廟撰茎,我總會想一個問題。那些悟道高人打洼,總愛占據(jù)一片青山綠水,做自己的修行逆粹。但我們現(xiàn)實社會募疮,似乎又不能象他們那樣。象弘一法師僻弹,看似可以了卻凡塵阿浓,能夠獨據(jù)自己的世界,但世間更多的人根本無法做到蹋绽,很多人要為生活而奔波芭毙,有的還要為溫飽而煩愁。
人類還有很多困苦和挑戰(zhàn)卸耘,不僅僅是國家間退敦、種族間、教派間蚣抗、宗族間侈百、人性間的對立,對這個必定滅亡的星球,還要面對在哪里延續(xù)的現(xiàn)實問題钝域。得道高人雖然悟透了世界讽坏,悟透了人間,悟透了人性例证,但以他們幾千幾百年前的見識和修為路呜,是絕對悟透不了宇宙,悟透不了宇宙最本質(zhì)的規(guī)則的织咧。
菩提樹下的醒悟胀葱,高山綠水間的豁達,只能說解決了個別內(nèi)心的矛盾烦感,但很明顯巡社,解決不了整個世界的難題。在我看來手趣,任何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xué)或物理定理晌该,都要比任何心靈之“悟”偉大得多。因為绿渣,后者其實只是放下了問題朝群,而前者才是教導(dǎo)人類如何解決問題。
上山兩個多小時中符,雖然身體很是疲憊姜胖,但覺得自己也有所“悟”道,就象在“百丈坪”看到的的風(fēng)景一樣淀散,一望無際右莱,心中一下豁然開朗。是不是高山綠水档插,更能參透人的心靈慢蜓,給人更多的啟迪呢?如果是郭膛,就難怪那么多高人要上山修行了晨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