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的文章,總感覺會有一些自嗨欺缘、記流水賬一樣栋豫,對讀者價值并不是特別大,對自己的成長也并沒有太多的幫助谚殊。
于是去簡書看別人的文章丧鸯,去知乎搜如何提高寫作水平,發(fā)現(xiàn)最根本的問題在于輸入少嫩絮,而且輸入質(zhì)量低丛肢。
其中,最有感觸的一段話是:
(來源于知乎剿干,作者無良HR蜂怎,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811979/answer/408800968)
我們讀一本書的時候,大家讀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置尔。
有的人讀了10%杠步,這叫讀感覺,讀完就忘榜轿,連故事是什么都回憶不起來幽歼。
有的人讀了50%,記得故事的框架谬盐,但是復(fù)述的時候讓人索然無味甸私。
有的人讀了60%,記得故事框架飞傀,復(fù)述的時候也讓人覺得挺有意思的皇型,可能是一本好書。
有的人讀了80%助析,記得故事框架犀被,而且知道這本書哪里寫得好,好在哪里外冀。
有的人讀了100%寡键,不但看了個故事,對作者的詞匯雪隧,寫作意圖西轩,寫作套路和價值觀等內(nèi)容都搜刮了一遍,毫無遺漏脑沿。
有的人讀了120%藕畔,不但知道作者寫了什么,還知道作者沒寫什么庄拇,為什么沒寫這個注服,作者拋棄這部分東西應(yīng)當(dāng)是怎樣的心路歷程韭邓。
有的人讀了150%,不僅看了這本書溶弟,甚至讀了好多本這位作者的書女淑,于是通過書看到了背后的那個人。
有的人讀了200%辜御,不僅讀了書鸭你,讀懂了人,還收獲了一個視角去看這個世界擒权。
還有的人讀了1000%袱巨,他發(fā)現(xiàn)了作者自己都沒有發(fā)現(xiàn)的深邃思想感情,眼里閃著一絲詭異的光碳抄。
對號入座愉老,自己大概是屬于讀了50%,大部分的書能記得故事框架剖效,但是復(fù)述的時候讓人索然無味俺夕,甚至無法完整地復(fù)述。
同樣的道理贱鄙,同一款產(chǎn)品,不同的人來介紹姨谷,最終的效果可能大不相同逗宁。因為有人對這款產(chǎn)品的理解程度是80%、100%梦湘、甚至是200%瞎颗。他知道這款產(chǎn)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捌议,使用的場景哼拔,使用時用戶的心情是怎樣的,這樣才能更加吸引用戶瓣颅。
所以倦逐,同樣是同一本書,一款產(chǎn)品宫补,可能大家在上面花的時間也是一樣的檬姥,但有些人對它的理解、獲得的知識粉怕,可能是自己的幾倍健民。為何會有這種差異。
一方面贫贝,是因為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秉犹,在讀到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時候蛉谜,能夠聯(lián)想到之前讀過的內(nèi)容,進行對比崇堵。
另一方面型诚,有些人是帶著問題的去讀書的,有明確的目的筑辨,閱讀方法俺驶、閱讀效率也不一樣。
由此導(dǎo)致輸入的質(zhì)量的不同棍辕,從而寫作的水平也會有所不同暮现。
今天看到的這個新觀點,可以說是讓我恍然大悟楚昭。不管是在學(xué)習(xí)還是工作上栖袋,我對自己的要求都太低了,通常一件事情做到50%抚太,屬于剛好做完的水平塘幅,但遠遠達不到好的程度,深感成長之路漫長尿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