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專業(yè)外語:單純的“曲不離口”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長期學習外語的人,基本上可以做到“曲不離口”凳兵,通過每天練習來保持自己對外語的感覺,并且逐漸地進步企软。
但即使如此庐扫,如果想要學習專業(yè)外語,還是需要有專門的投入(不論這種投入在時間上是不是碎片化的)仗哨。想通過日常聽聽力形庭、看文章就解決專業(yè)外語的學習問題,不現(xiàn)實厌漂。
任何領域的學習碘勉,都是大致滿足投入和產出上的“二八定律”的。即“最難的百分之二十的知識桩卵,需要花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去學習”验靡。如果把專業(yè)學習者外語水平看成一百分,業(yè)余學習者的外語水平看成八十分雏节,那么業(yè)余學習者所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胜嗓,大概只需要達到專業(yè)學習者的五分之一。外語能力上看似只有“五分之一”的差距钩乍,卻代表著時間投入上半個數(shù)量級的差別辞州。
其實想想也很容易理解:考八十分很容易,隨便學學就好寥粹,細枝末節(jié)錯了也無所謂变过;但考滿分就很難,因為你不能錯涝涤,要非常細致媚狰。
具體而言,多花的百分之八十的時間主要是以下因素導致的:
(一)專業(yè)詞匯
這是所有專業(yè)的外語學習者首先要面對的問題阔拳。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崭孤,這些專業(yè)知識會有專門的詞匯來表達,不知道這些詞匯,一門外語的其他方面學得再好也是白搭——你根本就看不懂文獻辨宠。很多外語的專業(yè)詞匯是日常生活中不常用的詞遗锣,或者是常用詞但意思生僻,或者干脆就是拉丁文原文(醫(yī)學和法學等學科尤其如此)嗤形,日常生活語料根本不會接觸到精偿,只有進入專業(yè)領域才能得見。
(二)用詞精確赋兵、細分
這是專業(yè)外語詞匯的另一個特點还最。日常英語中有大量的詞匯是可以混用的,或者說即使有細微的區(qū)別毡惜,但作為非母語人士拓轻,用錯了也無傷大雅,頂多就是讓老外比較詫異或是笑一笑经伙。但是專業(yè)外語中很多詞匯都有嚴格的定義扶叉,這些定義又是下一步分析或推理的基礎,一旦用錯帕膜,就是失之毫厘枣氧,謬以千里。以法律德語為例垮刹,Mord是指“有陰險目的的謀殺”达吞,而Todschlag則無“陰險、有計劃”的含義荒典,其含義更接近于“臨時起意的殺人”酪劫。如果在案例分析中用錯,就意味著適用法律條文和定罪量刑的錯誤寺董。
(三)文法復雜
部分學科為了保證語言的準確性和減少歧義(比如法律)覆糟,會采用長句語。以法律英語為例遮咖,一些長句有多層從句滩字,寫滿半張A4紙都沒有句號。這不但要求較高的語法水平御吞,還要求較高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否則你看完后半句就忘了前半句)麦箍。此外,部分專業(yè)的外語會有自己固定的句式陶珠,表達挟裂,以及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的語法結構。
(四)學科思維
這個并不難理解背率,“專業(yè)外語”话瞧,顧名思義嫩与,和專業(yè)直接相關寝姿。在同等外語能力的前提下交排,專業(yè)水平和專業(yè)外語的學習水平直接相關。實際上饵筑,用中文掌握專業(yè)知識相對容易埃篓,因此對于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大多數(shù)人的問題其實是“外語水平不夠”根资。
正是因為上面這些原因架专,剛剛接觸專業(yè)外語的人,在面對自己已經學了很久的外語時還是覺得很陌生玄帕。這其實很正巢拷牛——語法、詞匯甚至思維上更上一層樓的專業(yè)外語裤纹,是連母語人士自己都不一定看得懂的委刘,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重新學習一門語言”。有志于運用外語研究自己專業(yè)領域問題甚至把它作為工作語言的人鹰椒,在剛開始學習專業(yè)外語時應當有如同“重新開始”的思想準備锡移。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專業(yè)外語掌握起來并不慢——筆者自己的體會是漆际,以閱讀外文教材為例淆珊,每天3小時,持續(xù)學習半年時間后奸汇,對專業(yè)外語的理解能力和半年前對日常外語的理解能力大致相當施符。
此外,在學習方法上擂找,專業(yè)外語完全是可以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操刀,單詞自不必說,利用碎片時間一句句抄下來長難句婴洼,有空就看一兩句也可行(當然這需要很高的熱情骨坑,畢竟碎片化的時間也可以用來學很多輕松一點的東西,時時刻刻想著燒腦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柬采。個人認為欢唾,這種學習方式最大的障礙是“別人的眼光”。那些眼光可能(僅僅是可能粉捻,因為也有單純覺得“厲害礁遣、佩服”的人,比如我)來自有這種想法的人:“專業(yè)外語是這么高大上的東西肩刃,必須正襟危坐祟霍,沐浴更衣才能學杏头,你坐個地鐵排個隊就學了?裝什么裝沸呐!”醇王。過得了這一關,怎么學專業(yè)外語崭添,其實是很簡單的問題寓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