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視頻講解《三個差別》
三世諸佛如何皈依發(fā)心我亦如是皈依發(fā)心
課程回顧篇 佛教與外道的差別
師說 : 佛教的經(jīng)典當中描述了很多當時的外道的人生觀 世界觀贡茅,以及他們的修行的方法,他們對生活的要求都講了很多传于,這些外道它的主要不一樣的地方是承認有一個自我的存在,到底什么叫自我呢醉顽?很多外道也講我們的肉體格了、精神、心靈 都是虛幻的徽鼎,它也會講無常的盛末,不實在的,從這個角度佛教也是這么講否淤,也有些相同的地方悄但,但是最關鍵的地方是什么呢,外道認為這些我們所看見的石抡,所接觸到的東西呢都是虛幻的檐嚣,但是有一個東西它不是虛幻的,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啰扛,這就叫做自我嚎京,我們現(xiàn)在也可以看到一些印度教的一些書籍當中,我們可能看到一些大我隐解,小我和大我 鞍帝,小我是什么呢,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個體都叫小我煞茫,大我是什么呢帕涌,大我 我們看不見摸不著摄凡,但是有一個這樣子的自我存在,這個我是永遠都存在的蚓曼,所以在這里問題上亲澡,佛教講無我空性,他們就講有我纫版,這是一個非常 非常關鍵的不一樣的地方床绪。
從佛教的角度講,佛教認為這些外教是沒有辦法解脫的其弊,為什么不能解脫呢癞己,就是因為他對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自我,他自己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自我瑞凑,然后去執(zhí)著這個自我末秃,大我概页,這樣的話籽御,這個執(zhí)著是沒辦法推翻的,它永遠都沒有辦法證悟全面的無我空性惰匙。那怕是一個很小的一個執(zhí)著沒有推翻技掏,沒有斷除,這個執(zhí)著它一定會導致煩惱项鬼,因為這個執(zhí)著它是無明哑梳,就是愚味,這個無明愚味沒有斷除的話绘盟,隨之而來的就是嗔恨心鸠真,貪心,傲慢龄毡,嫉妒等吠卷,所以外道沒有打破這個執(zhí)著,他沒有放下這一點沦零,所以他是沒有辦法獲得永久的解脫祭隔。
但是佛教不否定外道的教義中也有很多是向善,也有很多積極的一面路操,他勸人向善比如說不殺不盜等等這些戒律外道也有疾渴,這樣的話雖然沒有辦法獲得最終的解脫,但是屯仗,他可以在輪回中不墮地獄搞坝,不墮餓鬼,或者可以投生到人 魁袜、天人瞄沙,這個可以做得到己沛。這個 有我和無我,這是佛教和外道很大的區(qū)別距境。
佛教講緣起講性空 申尼,什么是緣起呢?
師說: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 都是由它自己的因緣當中產(chǎn)生垫桂,除了因緣之外沒有造物主师幕,這就是佛教的觀點,沒有造物主诬滩,沒有一個主宰這個世界的萬能神霹粥,這個世界的宇宙、太陽系疼鸟、地球后控、大自然的所有變化跟任何一個鬼 任何一個神都是沒有關系的,那跟什么東西有關系呢空镜? 就跟它自身的因緣有關系;它的變化不是由造物主來決定浩淘。
除了我們看得見的因緣以外,還有一個隱蔽的因緣吴攒,這個因緣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善業(yè)或惡業(yè)张抄,這些是比較隱蔽的,平時我們看不見的洼怔。另外一個是我們可以看得見的 很客觀的因素署惯,所以佛教無論是在輪回上面,或者解脫上面都講因和緣镣隶。人自已訓練, 自已鍛煉 极谊,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心靈,或者是生命的級別安岂,最后把自己的所有煩惱成功地斷除以后轻猖,人就證悟了,成佛了嗜闻,不需要造物主蜕依,不需要萬能神,這個是佛教的觀點琉雳,所以這個上面有一個很大的不一樣的地方样眠,這是緣起。
什么是性空或者空性翠肘?古老的一些宗教檐束,比如說印度教當中,它還是會講一些空性束倍,現(xiàn)在的很多宗教基本上不怎么講空性被丧,空性不否定我們看的見摸得著的這些東西盟戏,不否定這些現(xiàn)象,但這些現(xiàn)象是虛幻的甥桂,不是真實性的柿究,如夢中的現(xiàn)象~~
佛教也不否定我們的善惡因果或者一切現(xiàn)象,就是否定它的真實性黄选,那么為什么要告訴我們空性呢蝇摸,就是我們所有的煩惱~都是我們把這些東西當真的以后產(chǎn)生的,如果我們要把煩惱從根本上放下办陷,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的話貌夕,我們必須要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幻的,都是不真實的民镜,這樣子以后才能放得下啡专,否則就是放不下,沒有辦法放下制圈,沒有辦法證悟们童,所以佛教讓我們順利地成功地斷除煩惱,然后告訴我們這個就是虛幻的 空性的离唐。
我們剛剛開始學佛講空性病附,可能是過早了一點问窃,我們可以進一步地學習空性亥鬓,空性是佛教非常非常重要的教義,我們所有最后的問題也是用空性來解決的域庇,所以我們必須要證悟空性嵌戈,這是有個過程的,空性是佛教的高端課程听皿,一個頂級課程熟呛,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去學這個最頂級的課程可能消化不了的,所以暫時我們就知道有一個空性就可以了尉姨,然后一步一步去學庵朝,這個是佛教特有的,佛教獨有的又厉,除了佛教以外九府,這個緣起性空,其他的宗教沒有的覆致,這個是佛教與外道最大的區(qū)別侄旬。
三世諸佛如何皈依發(fā)心我亦如是皈依發(fā)心
三世諸佛如何回向善根我亦如是回向此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