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本書的作者都是希阿榮博堪布怎栽,堪布1963年生于四川甘孜州德格縣搓幌,是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頗具影響力的弟子之一。
由于現代生活的巨變和自身生活視角的限制八酒,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迷茫痛苦壓抑中,上師從“苦”入手设捐,用精煉簡潔的語言闡釋精妙的佛法,把我們一點點帶入佛法世界里塘淑。
一般人聽到佛法挡育,立馬就會有艱澀難懂之感,但是上師的這兩本書卻讓我們猶如春風拂面朴爬,喜樂非常。
一橡淆、苦
根據佛陀的開示召噩,解脫是從認識苦開始的。四法印之一就是講諸漏皆苦逸爵,所有的東西都是苦的具滴。
佛經把苦分為三種:苦苦,變苦师倔,行苦构韵。
苦苦是指一般人都認為的痛苦,比如切菜把手指割破了趋艘。
變苦指所有的快樂或者美好的事情都會最后變成痛苦疲恢,比如談戀愛是件美好的事情,但是隨著事情的發(fā)展瓷胧,失戀了就會很痛苦显拳。
行苦指人們生活在輪回的慣性里的不圓滿和不穩(wěn)定。身心受到業(yè)力的牽引搓萧,被種種痛苦和煩惱所束縛杂数。
具體到生活中又分為八大苦,分別是生瘸洛、老揍移、病、死以及怨憎會反肋、愛離別那伐、求不得、不欲臨石蔗。
有人就問了喧锦,為什么把事情都歸結為苦的呢,那喜樂呢抓督,我明明就覺得有些事情很開心燃少。
其實喜樂和苦本來就是人的感受,如果我們認為這是苦的铃在,那就是苦的阵具,如果我們認為這是喜樂碍遍,那么我們的感受就是喜樂,兩者就是因果關系阳液,喜樂是苦的因怕敬,苦是喜樂的果。
有人又說了帘皿,佛教老是說苦是不是太悲觀了东跪?
佛教講承認痛苦的普遍性看似是一種悲觀的想法,實則不然鹰溜,很多人面對痛苦要么是逃避虽填,要么是對抗,這樣就會把自己沉浸在這種種不平的情緒里曹动,如果承認生活是苦的斋日,我們就會把精力轉向尋找解決事情的方法。
二墓陈、克服恐懼
佛陀說恶守,產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我們長期以來對自身和對外界根深蒂固的誤解,執(zhí)幻為實贡必。
萬事萬物皆因因緣而生滅兔港,不具有固有性和恒常性,也就是無我和無常仔拟。
四法印之一就講說諸行無常押框,所有的東西都會變化。而不具有自性的我們往往認為事情是不會變化的理逊,一旦事情發(fā)生改變橡伞,我們就會痛苦和恐懼。
人們都是討厭無常的晋被,因為無扯遗牵總是在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包括我們自己都是“無我”的羡洛,事物全都是因因緣而生滅挂脑。
人們往往認為是無常帶來的痛苦,實際上造成我們痛苦的是對無常的抗拒和恐懼欲侮。
如何克服我們的恐懼呢崭闲?
克服恐懼有兩種方法:一是熟悉無常,二是了解我們恐懼無常的原因威蕉。
經常的觀察自己和周圍就會發(fā)現無常時時刻刻都發(fā)生著刁俭,一旦了解無常的出現,我們就不再會為增長的體重和皺紋而痛苦韧涨,因為不是只有我們在衰老牍戚,不是只有我們在苦惱侮繁。
三、 自律
堪布說:修行其實并不是一種神秘的體驗或者某種超長的功能如孝。
修行修養(yǎng)的是仁愛宪哩、寬容、謙讓第晰、與人為善的精神品質锁孟,也就是說要關注其他生命的福祉,調整自身的行為讓其他生命感覺到安適和喜樂茁瘦。
所以說修行修養(yǎng)的是兩個方面品抽,一是為其他人著想,二是為此采取的轉變行動腹躁。
要想為他人著想,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律南蓬,所以說自律是修行的第一步纺非。
而自律的第一步就是覺察,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心念活動赘方,不讓自己處在毫無意義的想象中烧颖。
自律的動機是為他人著想,不讓他人受苦窄陡,所以自律的目的也就是:不傷害炕淮。
四、人身難得
特別喜歡佛經上的一個比喻跳夭,這個比喻講“三千大千世界多的水里生活著一只盲龜涂圆,這只盲龜,這只盲龜每一百年浮上海面一次币叹,海面上漂浮一只有小孔的木鐸润歉,浮上海面的盲龜恰好鉆進孔里的機會都要比我們投身為人的機會大”。
由此可見颈抚,我們投身為人概率是小之又小踩衩。
作為人,我們不用像惡鬼畜牲一樣時時活在痛苦愚癡之中贩汉,也不用像天人那樣沒有善惡念之分而失去解脫的機會驱富。
我們既有修行解脫的機會,也有獲得解脫的法門匹舞,所以我們更應該懂得接觸和修行佛法的意義褐鸥,努力獲取解脫。
五赐稽、安樂
什么是安樂晶疼?
說到底安樂就是一種感受酒贬,痛苦消失就是快樂。放下執(zhí)著就會安樂翠霍。
什么是執(zhí)著锭吨?
產生痛苦的原因源于“我執(zhí)”和“法執(zhí)”,就是對自我和外物的執(zhí)著寒匙。
怎樣才能放下零如?
放下是指對已有的不執(zhí)著,對沒有的不希求锄弱。
安住在負面情緒里考蕾,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走出來,另外承認事物產生自然規(guī)律和痛苦的普遍性也能更好的幫助我們放松下來会宪。
如果把快樂建立在對外求馳上肖卧,就會像和鹽水解渴一樣,得到的越多就越不滿足掸鹅。
六塞帐、無分別心
無分別心是佛法上最被誤解的概念之一,因為我們所理解的無分別心是指不辨善惡和美丑巍沙。
佛法中講不分別是說勝義諦法界本性非伺察尋思之心所能了達葵姥,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句携,只能證到榔幸,思維不到。
圣者菩薩在入根本慧定時矮嫉,安住于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中削咆,分別心不起;出定后蠢笋,雖知一切顯現如夢如幻态辛,依然謹慎地取舍因果、斷惡行善挺尿,精進積累缸嗪冢慧資糧。
而我們普通人的不分別指:減少貪婪编矾、嫉妒熟史、嗔恨、欺騙等分別念窄俏。
而凡夫修行者修行不分別指在禪修中的安住修和對保持對空性的基本見解蹂匹,在此基礎上達到圣者菩薩的不分別。
七凹蜈、空性
之前提到不分別是要保持對空性的基本見解限寞,那什么是空性忍啸?
空性是一個比較玄的概念,因為有人理解為如果善是空履植,惡是空计雌,“我”是空,所有的都是空玫霎,那么是不是我可以隨心所欲凿滤,什么都不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庶近,也可以什么都不做翁脆,因為這到頭來都沒用呀,其實這是對佛法空性的誤解鼻种,這個誤解就會把我們帶入對佛法的邪執(zhí)反番,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怎樣正確的看待空性叉钥?
堪布講空性是現象的本質屬性罢缸,現象是空性的表達。
世上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緣假合而成沼侣,沒有恒常性和固有性祖能。但是往往大家都會陷入對“我”的執(zhí)著歉秫,對物品的執(zhí)著蛾洛。
比如說“我”,什么是“我”雁芙,是的“我”骨頭轧膘,“我”的血液還是“我”的思想尔邓,如果是骨頭卿操,那么當“我”截肢了撬槽,那到底還是不是“我”拗引,如果我輸了別人的血节榜,那還是不是“我”吕朵,思想鹦聪,思想一直都在變若债,思想游來游去澡匪,那到底哪個東西是“我”熔任,“我”是建立在身心組合體上的一個概念,這些東西都是為緣而生唁情,互為緣起疑苔,才構成了“我”。所以一旦懂得緣起甸鸟,就會理解空性惦费。
結語:佛法并不是一種神秘的經驗兵迅,它只是給了我們對生命理解和生活的一種方法,幫助我們脫離生活的痛苦和愚昧薪贫,做自己的主人恍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