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發(fā)文王暗,為自己的簡書小號做貢獻,發(fā)完之后就能夠獲得十個借鉆惠奸,世界上恐怕沒有比這個事情更令人沮喪的,如果我們把寫文章比做是一種工作恰梢,那我們工作之后得到的不是報酬佛南, 而是某種借來的東西梗掰。我們知道,寫了東西越多嗅回,借的東西就越多及穗,在這樣的體制之下,誰愿意寫字呢绵载。
就像我在以前的文章當中說過埂陆,寫字純粹出于一種個人興趣,或者是對于我心中讀者的尊重娃豹,與他們進行一種心與心的交流焚虱。這是我寫東西的最大動力。至于有沒有賺或者賺多賺少懂版,其實我是無所謂的鹃栽,我相信絕大多數在簡書上寫東西的作者也是這樣。
心理學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定律躯畴,一個人得到100塊錢和一個人丟掉100塊錢民鼓,內心深處的心理變化是不一樣的,與得到的喜悅相比私股,人們往往更厭惡失去摹察。今天看到,鉆多了倡鲸,我自然心里高興供嚎,而明天發(fā)現鉆少了,我的心情峭状,不是回到原點克滴,而是跌到原點以下。設計這種所謂激勵體制的人大概是從來沒聽說過這種心理變化吧优床!愚蠢的制度會把一些將愛好是為人生目標的人劝赔,從這個非常好的平臺上趕走,同樣會把那些希望在這種體制當中獲利的人也趕走胆敞,因此着帽,希望簡述的設計者在這方面多下一點功夫,如果真的要進行激勵移层,那就不要這么遮遮掩掩仍翰,大方一些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