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xué)時事大講堂 · 文心論壇
The power of mindfulness
覺知的力量
時間:2019年6月13日 14:00-17:00
地點:清華大學(xué)中央主樓后廳
演講嘉賓:
埃倫·蘭格 Ellen J.Langer
講座內(nèi)容:
清華大學(xué)時事大講堂·文心論壇聯(lián)合主辦的第八期論壇“覺知的力量”講座順利舉行
講座預(yù)告:
【清華大學(xué)時事大講堂-文心論壇 · 第八期】覺知的力量
背景介紹:
蘭格教授三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xué)實驗
要點:
承認(rèn)無知
保持好奇
注意變化
擁抱不確定性
通過一系列實驗證明了“心/身一致理論”
慢性病是每時每刻都影響到一個人嗎棚菊?No。沒有被疾病侵?jǐn)_的時候陈肛,發(fā)生了什么呢花吟?
通過電話采訪患者:您在此時此刻感覺如何隆敢?比之前更好考阱,還是更差勾拉,還是沒什么變化国裳?(并不是每次都感覺不好的形入,很多時候感覺還可以)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有所覺知缝左,找到更合適的生活方式)
最后有意思的提問:
形成固定的模式可能是進(jìn)化過程中省時省力的一個過程亿遂,而時時刻刻保持覺知會不會消耗太多能量,我們是否應(yīng)該在無意識和覺知之間尋找一個平衡渺杉?
Ellen :No蛇数。more mindful,better是越。進(jìn)化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向耳舅,群體的進(jìn)化方向和個體的感受也不一樣。而且很有可能未來會進(jìn)化出越來越多有覺知的人。所以不需要尋找平衡浦徊,越多的覺知馏予,越好。
彭凱平教授:還要糾正一個中國人長久以來的錯誤觀念盔性,就是“費腦子”霞丧,其實投入、沉浸其中冕香,保持覺知不一定是一種消耗蛹尝,反而是無聊的時候消耗更多精力。無聊的時候容易犯困悉尾,而真正感興趣的時候反倒很精神突那。例如下午的講座,有的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收獲焕襟,有的人可能就這樣普通的過去了陨收。我們的人生都是有限的,時刻保持覺知鸵赖,才是對流逝的時間最好的交待务漩。
Ellen:做你想做的事,如果不想做它褪,就不要去做饵骨。如果不想寫論文,就不要去寫茫打;如果對講座不感興趣居触,就不要去聽。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老赤,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你不喜歡的事情上轮洋。(論文梗,哈哈)Ellen替觀眾們問了一個問題(我覺得你們應(yīng)該問的問題):今天所講的覺知和現(xiàn)在大部分人講的正念抬旺、冥想有什么區(qū)別弊予?
Ellen:平時說的冥想是一直手段,通過練習(xí)來提高覺知的能力开财。而今天講的覺知則是最終達(dá)到的效果汉柒,能意識到生活的變化,不陷入過去陳舊的模式责鳍。殊途同歸碾褂,有一些練習(xí)來加強(qiáng)是好的,也有可能思想轉(zhuǎn)變了馬上就能實現(xiàn)最終的效果历葛。
我好奇的問題:如果一味追求當(dāng)下快樂的感受正塌,會不會像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小老鼠一樣一直按按鈕讓自己得到快感?(比如毒品)有的事情是需要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的,如何對待短平快的事情和需要推遲滿足感的事情传货?(比如寫論文的過程很難熬屎鳍,但最終發(fā)表之后會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