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土中國》費孝通

這兩天滿圈的疫苗問題鼓蜒,直接觸底道德底線痹换。很多東西,似乎已經(jīng)不是單一憑法律都弹,或者道德觀可以約束和威懾的了娇豫。

正好手邊在讀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這是一本年代久遠的社會學小書畅厢,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來一些概念冯痢,現(xiàn)在讀來,大部分并不過時框杜。鄉(xiāng)土浦楣,不是鄉(xiāng)村,中國社會具有鄉(xiāng)土性咪辱,這種特性會慢慢和新的社會形態(tài)相融振劳,慢慢消逝。但它不會完全消失油狂,因為它不是全然的不好历恐,落后∽辏“禮治”和“法治”并非水火不容弱贼。

這本書上有一段,我覺得很適合用來解讀最近的疫苗事件磷蛹,蠻合適的: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根據(jù)《藥品管理法》所處的三百多萬罰款吮旅,表面上的懲罰實質上卻成了一種保護。

感慨過后弦聂,還是回到這本書鸟辅,這是一篇讀書筆記而已。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從全書的構成來看:“鄉(xiāng)土性”這種意識形態(tài)形成的前提? —? “鄉(xiāng)土性”的形成? —? “鄉(xiāng)土性”的弊病? —? 禮俗社會從“禮治”向“法治”過渡的困難? —? 理性的需求

*鄉(xiāng)土本色*

“從基層上看去莺葫,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匪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捺檬≡俨悖”

——我上大學的時候,家里已經(jīng)不靠種田謀生了,行李里奶奶也用紅包袋塞了一包泥土聂受,家鄉(xiāng)的土蒿秦。以至于整個大一,每次摸到箱子里的紅包包蛋济,或是坐輪渡過黃浦江棍鳖,我就猶豫,該不該把它扔進去以保證“不會水土不服”碗旅,又著實擔心會不會因此變成“往黃浦江投擲不明物體污染水域的危險分子”而屢屢作罷渡处。這種風俗于我,已經(jīng)不知從何說起祟辟,只覺得是個麻煩医瘫。

這種想法當然會慢慢消逝,但是改變固有的世俗觀點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旧困,對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敬畏還是應該有的醇份,純法理的社會,難免淡薄吼具。這一章作者的觀點似乎過于絕對了僚纷。

*文字下鄉(xiāng)*

用了兩章,說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文化下鄉(xiāng)不代表知識下鄉(xiāng)拗盒。

書里有兩段話畔濒,精辟總結了其中的盲點:

“……在提倡文字下鄉(xiāng)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锣咒,否則多開幾個鄉(xiāng)村學校和使鄉(xiāng)下人多識幾個字侵状,也許并不能使鄉(xiāng)下人‘聰明’起來∫阏”

“……如果中國社會鄉(xiāng)土性的基層發(fā)生了變化趣兄,也只有發(fā)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xiāng)悼嫉⊥叮”

*差序格局*

“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戏蔑,是私人聯(lián)系的增加蹋凝,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lián)系所構成的網(wǎng)絡,因之总棵,我們傳統(tǒng)社會里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群系中發(fā)生意義鳍寂。

比如在第一章中提到的“熟人社會”,就是這種社會格局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情龄。

“我們大家是熟人迄汛,打個招呼就是了”——這類話已經(jīng)成了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障礙捍壤。熟人社會一直都是這樣,現(xiàn)在仍然是鞍爱。如今有“生于斯鹃觉,死于斯”觀念的人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但是這種熟人觀念依然根深蒂固《锰樱現(xiàn)在大城市里的第一代漂兒盗扇,即使工作體面,有車有房沉填,仍然逃不過心里不熟悉的惶恐粱玲,最簡單的一個:老人小孩生病,找不到人打招呼拜轨,總覺得心里沒底。因為在老家允青,認真尋摸起來橄碾,幾乎半城親戚,無論做什么颠锉,慣性找人“打個招呼”法牲,以求安心。

*維系著私人的道德*

—— 差序格局中的道德體系

出發(fā)點:“克己復禮”琼掠,“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家族*拒垃,*男女有別”*

也都是在說明“社會秩序范圍著個性,為了秩序的維持瓷蛙,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要被遏制著……鄉(xiāng)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悼瓮,也是個安穩(wěn)的社會。

*禮治秩序*

禮是社會公認合適的行為規(guī)范艰猬。

法律靠國家權力來推行横堡,維持禮的這種規(guī)范是傳統(tǒng)。

禮的養(yǎng)成通常用“克”冠桃,“約”來形容命贴,這是我們現(xiàn)在提倡“遵法守法”所欠缺的,不是特定權力加之于個人食听,而是主動服從于成規(guī)胸蛛。

“大無畏”是一個中性詞,不受約束濫用是很可怕的樱报。

*無訟*

這章用舉例的方式葬项,闡明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對“訟”的排斥態(tài)度。

而當“訟”成為壞人手里的一柄劍時迹蛤,法就成了包庇作惡的工具了玷室。

*無為政治*零蓉,*長老統(tǒng)治*

和“鄉(xiāng)土社會的權力結構”的實質

*血緣和地緣*

“血緣是身份社會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

“從血緣社會到地緣社會穷缤,是一次社會性質的大轉變敌蜂,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

*名實的分離*

社會結構的變動是人要它變,要它變的原因是它已不能答復人的需要津肛。

*從欲望到需求”*

“欲望經(jīng)了文化的熏陶可以作為行為的指導章喉,結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條件。社會變動的快身坐,原來的文化并不能有效地帶來生活上的滿足時秸脱,人們發(fā)現(xiàn)了欲望并不是最后的動機。生存的條件是動機部蛇,要依需求去做計劃摊唇。”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涯鲁,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巷查,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抹腿,老刑警劉巖岛请,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9,270評論 6 508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警绩,居然都是意外死亡崇败,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3,489評論 3 39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肩祥,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后室,“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混狠∵掷蓿”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5,630評論 0 35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檀蹋,是天一觀的道長松申。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俯逾,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贸桶?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906評論 1 29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桌肴,結果婚禮上皇筛,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坠七,他們只是感情好水醋,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928評論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旗笔。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拄踪。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蝇恶。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718評論 1 305
  • 那天惶桐,我揣著相機與錄音撮弧,去河邊找鬼。 笑死姚糊,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贿衍,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救恨,決...
    沈念sama閱讀 40,442評論 3 42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贸辈,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肠槽?”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擎淤,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9,345評論 0 27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署浩,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扫尺,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802評論 1 317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筋栋,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984評論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正驻。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弊攘。...
    茶點故事閱讀 40,117評論 1 35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姑曙,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襟交,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伤靠,帶...
    沈念sama閱讀 35,810評論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捣域,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宴合,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焕梅。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462評論 3 331
  • 文/蒙蒙 一卦洽、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贞言。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阀蒂、人聲如沸该窗。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011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酗失。三九已至义钉,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级零,已是汗流浹背断医。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3,139評論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奏纪,地道東北人鉴嗤。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8,377評論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序调,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醉锅。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5,060評論 2 35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