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一篇《設定用戶的期望值》之后疯溺,在資源限制的情況下论颅,還要激發(fā)用戶的參與感來滿足一些看似做不到的場景哎垦。
先描述一個場景,我還是以“手機叫號”為例好了恃疯,該功能簡單的說就是將患者們關心的門診實時叫號信息從現(xiàn)場的叫號屏移到了患者的手機屏撼泛,使患者可以隨時隨地查叫號信息,知曉排在自己前面的候診人數(shù)澡谭,并以此為依據合理安排候診的時間和地點,類似吃飯排隊要號损俭。
理想很豐滿蛙奖,現(xiàn)實卻很艸蛋。各家醫(yī)院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杆兵,將上述非常理想的設計打破了雁仲。一方面醫(yī)院本身的叫號系統(tǒng)問題,叫號推送不及時不準確琐脏,導致候診室叫號屏幕和手機叫號不準確攒砖;另一方面是預約號源有優(yōu)先就診權利,相當于可以插隊日裙,這也導致了原先的叫號序列被打亂吹艇,進一步導致了手機叫號的不準確。
只要跟生病看病扯上一點關系的都是大事昂拂,醫(yī)患矛盾很大時候上就體現(xiàn)在醫(yī)院服務的細節(jié)處理上受神。叫號不準確就是一件大事,手機上明明顯示排在我前面還有5個人格侯,為什么在醫(yī)院屏幕上顯示的是8個人鼻听?然后就開始投訴醫(yī)院,投訴客服等联四。每天光實時叫號的客服反饋就多達5撑碴、6條。
為解決上述問題朝墩,我們想了幾套方案醉拓,比如獲取醫(yī)院叫號序列,但是方案還是不夠及時收苏,準確廉嚼,而且醫(yī)院的接口穩(wěn)定性也不夠。后來倒戏,我就提出了患者互動的概念怠噪,讓用戶自己參與到維護手機叫號的準確性中來。
方案1:我們提供了一個患者及時通訊模塊杜跷,用戶掛了同一科室之后傍念,會自動加入到對應科室的討論組矫夷,就診當天,一部分在現(xiàn)場候診的患者可以自主選擇回答患者有關屏幕叫號的信息憋槐,形成患者之間信息的直接傳遞双藕,對于積極主動者提供一定獎勵。
方案二:在手機叫號模塊提供“我要糾錯”的按鈕阳仔,用戶或者導醫(yī)臺醫(yī)務人員看到叫號信息不正確時忧陪,主動去糾正信息。這個方案的不足點在于信息的不及時或者可能被用戶玩壞了的可能近范。
上述方案二其實已經在很多app中被實現(xiàn)嘶摊,俗話說“內容一上墻,更新他就難”评矩,但是都是針對于一些更新頻率較低的信息內容叶堆,例如車站公交站牌,樓層平面介紹等斥杜,所以目前我們正在嘗試第一種方案虱颗,充分調動用戶的參與感,
黎萬強在《參與感》中說:第一是和用戶互動來做好產品蔗喂,第二是靠用戶的口碑來做傳播和營銷忘渔,這是小米的核心。過程中把做產品做服務做品牌做銷售的過程開放缰儿,讓用戶參與進來辨萍,建立一個可觸碰、可擁有返弹,和用戶共同成長的品牌锈玉。
我們做產品的人無時無刻不希望得到用戶的認可,用戶何嘗不是呢义起?參與其中就是對雙方的認可拉背。我還記得有人說過:用戶才是產品。
作者簡介:子凌默终,互聯(lián)網醫(yī)療產品經理椅棺,專注于互聯(lián)網X醫(yī)療X產品,
公眾號:像藝術家一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