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著真誠而又愉快的生活,既不瞻前也不顧后壁拉,只是源自內(nèi)心把走過的路記錄下來付呕,不管將來如何,一定把現(xiàn)在的事情做對入桂。
五月,我讀過的書,梳理如下:
01《王君與青春語文》王君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43萬字
現(xiàn)在缸棵,閱讀王君已經(jīng)成了很多語文人的生活習慣,從王君的文字里谭期,我們總能感受到她蓬勃的生命熱情堵第,感受到活著的快樂。
這是一本關(guān)于王君老師成長的書隧出,雖然里面好多文章以前都讀過踏志,但再一次的細讀,還是帶來不一樣的收獲和思考胀瞪。王君老師的成長针余,濃縮在她不斷學習、不斷超越自我赏廓、不斷超越學科教學的求索足跡中涵紊,她用一種美麗的生命狀態(tài),見自我幔摸,見天地摸柄,見眾生。書分為四個篇章既忆,即“青春無悔——我的成長之路驱负;青春求索——我的教育理想;青春之歌——我的課堂實踐患雇;青春回眸——我的社會反響跃脊。”她把教法當作是活法苛吱,她把作文當作是做人酪术,上接地氣的課,做接地氣的事,做接地氣的人绘雁,修一顆高貴而謙卑的心橡疼。
在這里,你會更加明晰“青春語文”的內(nèi)涵庐舟,“青春”是一種狀態(tài)欣除,與年齡無關(guān),它是課堂的挪略、生命的历帚、生活的狀態(tài),做教師也好杠娱,做人也罷挽牢,永葆青春的激情和夢想,用青春的活力和動力墨辛,去教知識卓研、教能力、教智慧睹簇、教情懷,靈性閱讀寥闪,生命寫作太惠,滿懷激情地去生活,從而展示我們詩意蓬勃的生存狀態(tài)疲憋,折射出單純卻豐富的生命凿渊。
這是不是每一個語文人的夢想?缚柳!
02《不寫作埃脏,枉為人》潘新和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6.7萬字
潘新和是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秋忙,首創(chuàng)“言語生命動力學表現(xiàn)——存在論”語文學彩掐,這本書是他的語文學術(shù)隨筆。
他在序里說灰追,維持肉體生命的生存堵幽,是動物性需求;精神生命的滋養(yǎng)弹澎、存在朴下,才是人性的需求,精神生命是以精神創(chuàng)造的成果呈現(xiàn)的苦蒿,而精神創(chuàng)造殴胧,主要是以言語表現(xiàn)——寫作的形態(tài)展示的。我思故我在佩迟,我寫故我存团滥,人因表現(xiàn)而存在免胃,因立言而不朽,只有寫作惫撰,能使短暫的生命超越時空羔沙。所以,“不寫作厨钻,枉為人扼雏。”
這個觀點乍一看夯膀,有點啼笑皆非诗充,可細細一讀不無道理。作者從理念诱建、寫作蝴蜓、閱讀、測評俺猿、治學五個方面加以闡述茎匠,人是符號動物,傾聽和閱讀押袍,說話和寫作诵冒,使人與社會、自然谊惭、世界融通汽馋、和諧,使人更像人圈盔。
讀這本書豹芯,你會發(fā)現(xiàn),是寫作讓我們找到一個更好的安身立命之所驱敲。
“年壽有時而盡铁蹈,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癌佩,未若文章之無窮木缝。”
所以围辙,寫作真的是生命最好的存續(xù)方式我碟,不寫,真的是“枉為人”了姚建。
03《我的青蔥時代》季羨林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6.9萬字
“當年我的狂妄居然得逞矫俺,北大和清華都錄取了我。我為了夢想留洋鍍金,選中了清華厘托,成了清華的學生友雳、校友。我生平值得驕傲的事情不多铅匹,這是其中之一押赊。”
從濟南到北京包斑,季羨林的人生逐漸呈現(xiàn)出大學生活特有的青蔥和美好流礁,乃至于作者在耄耋之年回憶這段青蔥歲月時,仍對自己選擇的道路堅定不悔并深感欣慰罗丰,這本書敘寫的就是季羨林在清華的點點滴滴神帅,從中既可以看到一位大儒年輕時的真實生活,也能看見陳寅恪萌抵、吳宓找御、錢穆、朱自清等學者的言行氣度绍填,對于理解或研究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霎桅、季羨林生平和清華大學的校園文化,均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沐兰。
世事如白云蒼狗哆档,變幻莫測,但季老的文字氤氳著脈脈溫情住闯,“一個人既然舞筆弄墨,就應(yīng)該對讀者敞開大門澳淑,讓他們盡可能地多了解自己比原。”
這里的每一篇文字包括簡短的日記杠巡,給我們呈現(xiàn)的是一個最本真的作者量窘。
04《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梁漱溟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5.7萬字
梁漱溟是我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氢拥、教育家蚌铜,被譽為“國學大師”,一生致力于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嫩海,是現(xiàn)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冬殃,有“中國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稱,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曾說叁怪,在梁漱溟的身上他看見了甘地审葬。
梁漱溟則自稱“是一個有思想,又且本著他的思想而行動的人”,他把孔子涣觉、孟子痴荐、王陽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學和西方的生命哲學粘合在一起官册,把整個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生兆、意欲不斷得到滿足的過程,提出以“意欲”為本膝宁,認為“宇宙實成于生活之上鸦难,拖乎生活而存”。
儒佛道自古以來是三家之學昆汹,人們把這當作是系統(tǒng)的知識來講解明刷,或作為哲學來研究,然而满粗,梁漱溟卻認為這三家其實都是教人怎樣修為辈末、涵養(yǎng)的,其根本宗旨是“力學實踐”映皆,并道出了儒家修養(yǎng)實踐的具體方法挤聘。
這本書初讀有點困難,可讀著讀著思著思著也能了悟一二了捅彻。
05《汪曾祺論沈從文》汪曾祺著廣陵書社出版發(fā)行15.4萬字
這段時間教學沈從文《云南的歌會》和汪曾祺《端午的鴨蛋》组去,鑒于他們師徒的關(guān)系,讀這本書剛剛好步淹。
汪曾祺在西南聯(lián)大時拜沈從文為師从隆,他曾不無自豪地說:“沈從文很欣賞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缭裆,也可以說是得意高足键闺。”
在這本書中汪曾祺對沈先生的作品澈驼、人品作了高度的評價辛燥,讓我們透過文字,認識了一個“熱情的愛國主義者缝其,一個不老的抒情詩人挎塌,一個頑強的不知疲倦的語言文字的工藝大師”。
沈先生說:“我有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内边,可以說皆是從孤獨中得來的榴都。我的教育也是從孤獨中得來的〖俨校”孤獨不是壞事缭贡,從某種意義上說炉擅,是孤獨造就了沈從文。
讀此書阳惹,你會收獲很多谍失,沈先生對汪曾祺的教導,亦是對每一個讀者的教導莹汤,比如在寫作方面快鱼,“要貼人物來寫”;在生活方面“千萬不要冷嘲”纲岭,即使在嚴酷的現(xiàn)實面前抹竹,也不能覺得“世事一無可取,也一無可為止潮,一個人窃判,總應(yīng)該用自己的行動,使這個世界美好一些喇闸,在任何逆境中也不能喪失對生活的愛和熱情袄琳。
讀來,頗為受益燃乍。
06《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華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3萬字
這是余華十年首部雜文集唆樊,從中國到世界,從文學到社會刻蟹,余華以犀利的目光洞察時代的弊端逗旁,以戲謔的文筆戳穿生活的表象。區(qū)域之間的不平衡舆瘪,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平衡片效,個人生活的不平衡,甚至夢想都不平衡英古,在這個巨大的差距里堤舒,誰守得住良心,守得住理想哺呜,誰就守得住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里箕戳,精神陣地才是至關(guān)重要的某残。
余華1983年開始寫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陵吸,他將語言的精致與樸素玻墅,內(nèi)涵的冷靜與熱情,情感的溫暖與寒涼壮虫,幾近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澳厢。一個躲在麥田里逃避父親懲罰的孩子,曾是江南小鎮(zhèn)上的牙醫(yī)剩拢,最終成為當代的小說大家线得。
讀這本書不由想起易卜生的一句話,他說:“每個人對于他所屬的社會都負有責任徐伐,那個社會的弊病他也有一份贯钩。”
由此看來办素,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角雷,也就不足為怪了。
07《我敢在你懷里孤獨》劉若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2.3萬字
“唱過一些歌性穿,有紅的勺三,有不紅的;演過一些戲需曾,有好的吗坚,有不好的;出過幾本書胯舷,都是誠實面對自己的字句刻蚯。感覺做過很多事情,卻仍感覺不足夠感恩生命桑嘶〈缎冢”這是奶茶劉若英說給自己的話。
一個人身上會有很多標記逃顶,卻又不停地轉(zhuǎn)移讨便,如同季節(jié)輪換,看起來以政,周而復始霸褒,其實,一春有一春的花盈蛮,凋零和生長層層累積出今天的樣子废菱。
“這幾年對我來說,變化挺大抖誉,有新發(fā)現(xiàn)的人生殊轴,也有不適應(yīng)的世界,然而袒炉,不管怎么變化旁理,只要能安靜坐下來寫點心得,我都是沾沾自喜的我磁∧跷模”
因此驻襟,喜歡劉若英,不是她人生的哪一個階段芋哭,而是她整場花開的過程沉衣。她是歌手,又不同于歌手楷掉,是演員厢蒜,又不同于演員,很多人聽著她的歌看著她的戲度過青春歲月烹植,卻不知道她在唱歌和演戲背后葆有的“孤獨”斑鸦。
奶茶的每一段人生旅程,都在體驗“生命草雕,是孤獨的存在巷屿。”
因為墩虹,有獨處的能力嘱巾,才有熱愛的能力。
讀這本書诫钓,奶茶只有一杯旬昭,冷冷熱熱,醇醇淡淡菌湃,都在里面问拘。
08《我是即將到來的日子》熊培云著新星出版社10萬字
熊培云,時代評論家惧所,觀察者骤坐。1973年出生于江西農(nóng)村,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下愈、巴黎大學纽绍,主修歷史學、法學和傳播學∈扑疲現(xiàn)任南開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拌夏、碩士生導師。這本書履因,輯錄了作者對愛欲辖佣、媒介、美和正義等方面的思考搓逾。它們以詩或以“詩評論”的形式呈現(xiàn),揭示了人性的幽暗和光亮杯拐。
當人們喊出“文學已死”的時候霞篡,作者在逃向它世蔗,并相信上帝的語言就是文學的語言,上帝不是真理朗兵,是意義污淋,而文學的價值就在于生產(chǎn)和捍衛(wèi)意義。
伴著網(wǎng)略文本的興起余掖,與詩歌一起被送上手術(shù)臺和被告席的還有廣義的文學寸爆。
“那時,我們有夢盐欺,關(guān)于文學赁豆,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冗美。如今我們深夜飲酒魔种,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粉洼〗谠ぃ”北島的《波蘭來客》最能表達作者對當今文學地位的感受了,但不管怎樣属韧,真正讓人終生受益安拟,恩澤靈魂的還是文學。就像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寫的那樣:等到人類坐一等車廂而文學只能擠貨運車廂的那一天宵喂,這個世界就完了糠赦。
所以,一定要堅持讀讀詩歌樊破,讀讀文學愉棱。
其實,這個月哲戚,不僅僅讀這八本書奔滑,還有《奧巴馬傳》和《列夫·托爾斯泰大傳》,這個月因為讀的多了顺少,寫朋其,就相對少了些,把這兩本書續(xù)到六月吧脆炎,六月一定要多寫寫梅猿。當讀書成了生活的目標,整個人就變得簡單起來秒裕,工作的事情一完成袱蚓,剩下的就是獵尋閱讀的書目。
愛默生曾說几蜻,當我們追求正向有節(jié)律的生活時喇潘,我們就會塑造出一種光明而對別人有感召力的命運体斩。不論我的命運對別人有沒有感召力,但我知道颖低,當一個人能使精神升華時絮吵,其人性中的負面因素也會隨之轉(zhuǎn)化為正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