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姐家近一個月了捆蜀,我已說不清姐夫姐姐和老親家他們之間有過多少次面紅耳赤的爭執(zhí)疮丛。常常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鬧得雙方不歡心。
就如老親家去菜市場買菜辆它,都挑便宜的買誊薄,不論新鮮與否,也不管質量上有多差锰茉,只要能吃的菜呢蔫,他都覺得值,不浪費洞辣。時常聽他在飯桌上洋洋得意地說:“我今天又買到了便宜菜咐刨,你們看這菜還不錯吧?”姐夫聽了無奈地反復強調:“菜要新鮮質感要好扬霜,既能吃出口味又能吃出健康定鸟。”老親家不服:“你知道什么著瓶,那些商家就知道忽悠你們年輕人联予,稍微好點的菜就抬高很多價格,其實營養(yǎng)都差不多材原,這樣不是白白浪費許多錢嗎沸久?”老親家母特別心疼用水,說城里水費這么貴余蟹,用水量又要很多卷胯,尤其在夏季。每一頓結束后威酒,她都會接好一臉盆水窑睁,估摸至平常飯碗深的水挺峡。加入少量洗潔精,洗碗洗鍋抹桌子擦灶臺都用它了担钮。姐姐見了又不得不開口道:“要注意衛(wèi)生橱赠,尤其在夏季,細菌容易滋生箫津,對健康有害的狭姨,不差那點錢的∷找#”老親家母橫豎有理說:“哪來那么多細菌饼拍,就你們窮講究,我們還不是這樣過來的嗎暖眼?不干不凈吃了沒病惕耕》牟茫”又如今天诫肠,老親家母埋怨家里兩三個盆不夠用,私自為廚房和浴室各添置了幾個欺缘。姐夫他們見狀栋豫,又忍不住說道:“別隨意往家里購買生活用品,有需要我們自己會去買的谚殊∩パ欤”理由是:家里空間本來不大,不需要的東西放家里顯得多余嫩絮,還占空間丛肢。老親家母立刻反駁道:“你們吶,就是不會過日子剿干,家里要用的地方多蜂怎,三兩個盆哪夠啊置尔?”……類似地情況不勝枚舉杠步。
以上的各種勸說,兩位老人榜轿,不僅不聽幽歼,還用上自以為是的各種理由犟嘴,以致姐夫他們說著說著跟著著急上火谬盐,口氣稍微重了甸私,老兩口又說兒子兒媳看他們不順眼,一點小事也容忍不下他們飞傀。每次遇到這種爭吵皇型,作為旁觀者泣刹,都會感到無奈和厭煩。不禁感嘆犀被,跟老人家難以溝通椅您!
對于那些,我不去評判誰對誰錯寡键,只想歸結為兩代人的代溝使然掀泳。關于生活上的各種分歧,除非有一方丟棄自我完全追誰另一方的活法西轩,才能融合在一起员舵。然而人的天性是自我。
在姐家觀戰(zhàn)了多場兩代人之間的風暴藕畔,不由得陷入了思考马僻,兩代人適合住一起嗎?對此我有自己的幾點思考注服。
1 ? 兩代人的三觀不同韭邓,同在屋檐下難免出現話語不投機。時有的意氣爭辯很容易生成矛盾溶弟。只要有一方性子執(zhí)拗女淑,當仁不讓,雙方就會各有想法辜御,父母會大罵子女不孝鸭你,子女也會認為老人思想腐朽,無法交流擒权,從而有意無意地想要疏遠他們袱巨。距離越遠,更缺乏溝通碳抄,矛盾更是與日俱增愉老,最終可能背著不孝之名不歡而散。
2某天看過一篇涉及類似話題的文章纳鼎。作者談到俺夕,上一輩的夫妻關系不好,母親在父親那里得不到想要的憐愛贱鄙,就會把所有的精力投放在兒子那兒劝贸,全心全意養(yǎng)育呵護他,愛他逗宁。待到兒子長大成人映九,看著他與素昧平生的兒媳牽手聯合,心里就會生出粘連不舍之情瞎颗。當看到傾盡所有養(yǎng)育的兒子熱情似火地圍著兒媳團團轉件甥,會心有不甘捌议,導致對兒媳婦產生嫉妒心理,自然婆媳關系就處不好引有,對于一個婆媳關系不好的家庭來說瓣颅,要想同在一個屋檐下和諧共存真的很難。
3其中生活習慣不同譬正,也很惱人宫补。老人家年齡大,飲食口味較淡曾我,而且要多以蔬菜為主粉怕,不能太油膩,鹽要盡量少抒巢,能咽下飯即可贫贝,不要有辣……總之對于夫妻雙方都是上班族而言,如果把做飯任務交給他們蛉谜,每天都像過齋節(jié)稚晚。已步入老年時期的他們,作息規(guī)律和我們年輕人有太大差別悦陋。大清早蜈彼,在我們仍需要睡眠的時候筑辨,他們就已早早的活動開了俺驶。習慣熬夜的我們,勞累了一天棍辕,需要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放松放松暮现,他們又嫌聲響太大。這樣的生活一點都不輕松自在楚昭。
4在信息火速更新的時代栖袋,老年人原有的知識概念在日益退化,年齡的特質也使得他們不愿學習新鮮事物抚太,從而造成很難理解年輕人的一些新思想和行為塘幅。簡而言之就是和年輕人難以溝通。當我們之間有了爭執(zhí)尿贫,而我們只是就事論事和他們溝通电媳,他們有時很難理解甚至會產生誤解。
5與西方國家父母相比庆亡,中國的父母更缺乏獨立意識匾乓。孩子已長大成家,還沒有放手不管的意識又谋。生活在兒子與他人建立的家庭里拼缝,還希望像兒子小時候那樣管束著娱局。比如該干什么?去哪里咧七?買什么衰齐?消費多少?……都要參與其中继阻。殊不知娇斩,已獨立成家的年輕人想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想享有輕松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權利穴翩。作為成人犬第,任何行動和想法都有自己的分寸。而老人過多的干預只會讓年輕人感到厭煩芒帕。尤其在公公婆婆面前歉嗓,盡管兒子在父母身邊生活幾十年,已經習以為常背蟆,或出于孝順能容忍這一切鉴分,但對于兒媳,離開自家熟悉的環(huán)境带膀,只身來到陌生的婆家志珍,即使不適應每個人的習性,也實屬正常垛叨。因此為了家庭和諧伦糯,還是應當做出正確的抉擇。
當然以上觀點不代表所有的家庭嗽元,至于適不適合還是得因人而異敛纲。不過現在絕大多數的青年都是選擇獨立門戶,時不時地相聚剂癌,大家還能和睦相處不是嗎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