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詞引出蘇軾父子和一位著名書法家的深厚友誼
作者:枯木
《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虑啤,與先人游隙弛,過安丘,訪其故居狞山,見其子希甫驶鹉,留詩屋壁∠衬》
【宋】蘇軾
白發(fā)郎潛舊使君室埋,至今人道最能文。
只雞敢忘橋公語伊约,下馬來尋董相墳姚淆。
冬月負薪雖得免,鄰人吹笛不堪聞屡律。
死生契闊君休問腌逢,灑淚西南向白云。?
這是北宋大家蘇軾的一篇悼亡詩超埋,從這篇詩文中引出一段感人的故事搏讶,也讓我們了解到一位湮滅于歷史中的北宋書法家的點滴故事,這位書法家就是北宋時期的董儲霍殴。
遍查歷史媒惕,并無董儲傳記,然而在《東坡集》和《歷城縣志》中略有記載来庭。《東坡集》:“董儲妒蔚,一作董如,密州安丘(今山東安邱)人月弛。官郎中肴盏,能詩,有名寶元帽衙、慶歷間菜皂。其書尤工,勝李西臺厉萝』衅”榨崩。文中的李西臺,為北宋書法家李建中(945年~1013年)常侣,字得中,自號巖夫民伯弹渔,京兆人胳施。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員外郎肢专、工部郎中舞肆、西京留司御史臺等職,被人稱“李西臺”博杖。
李西臺 土母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李西臺的書法在宋代名氣就很大椿胯,南宋高宗趙構(gòu)編著的書法理論著作《翰墨志》稱:“本朝承五季之后,無復(fù)字畫可稱剃根,至太宗皇帝始搜羅法書哩盲,備盡求訪,當時以李建中字形瘦健狈醉,姑得時譽廉油,猶恨絕無異∶绺担”抒线。如今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有《同年帖》、《貴宅帖》渣慕,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有《土母帖》嘶炭,曾刻入清《三希堂法帖》中,被譽為十大行書名帖之一逊桦。而蘇軾更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首眨猎,其認為董儲的書法在李西臺之上,可見董儲的書法造詣之高强经∠海可惜的是迄今并無發(fā)現(xiàn)有董儲的傳世作品,無緣得以觀瞻夕凝。
李建中 同年貼?
關(guān)于董儲的簡介宝穗,在清修《歷城縣志》中略有記載:“董儲,字堯卿码秉,工詩善書逮矛,宋真宗時登進士第。宋仁宗天圣初年為滑州觀察判官转砖,由翰林侍讀學(xué)士孫奭舉薦须鼎,特詔授太子中允鲸伴。天圣十年(1032年),董儲以太常丞知歷城縣晋控,曾帶領(lǐng)民眾修浚濟水汞窗,使百姓受益。景佑元年(1034)赡译,董儲以屯田員外郎知宿州仲吏。次年,時任龍圖閣學(xué)士的范諷因事貶官蝌焚,董儲因與范諷友善裹唆,坐黜為吉州通判≈蝗鳎”许帐。然而也是簡單介紹,只是介紹到1035年毕谴,后面并無過多的資料成畦。
那么,蘇軾和董儲是什么關(guān)系呢涝开?為何蘇軾會寫下關(guān)于董儲的悼亡詩詞呢羡鸥?我們就需要從詩詞中去找尋。這首悼亡詩題目很長忠寻,《董儲郎中嘗知眉州惧浴,與先人游,過安丘奕剃,訪其故居衷旅,見其子希甫,留詩屋壁纵朋。》柿顶,其實更應(yīng)該稱之為注釋。
從題目可知操软,當時董儲已經(jīng)去世嘁锯,蘇軾稱之郎中,那么董儲官職最高應(yīng)為郎中(正六品)聂薪,曾經(jīng)任眉州知州(從六品家乘?)。董儲知眉州時和蘇洵交好藏澳,并且曾夸贊蘇軾(見詩文)仁锯,蘇軾生于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那么可知董儲知眉州和蘇洵交往年代翔悠,大致在慶歷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之間业崖。這首詩創(chuàng)作之時野芒,是蘇軾熙寧七年(1074年)知密州時的作品,當時董儲和父親蘇洵皆已作古双炕,蘇軾前往董儲故居祭拜狞悲,見到其子董希甫,不勝感慨妇斤,因而留詩紀念摇锋。
“白發(fā)郎潛舊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趟济÷彝叮”咽笼,首聯(lián)緬懷董儲的人品和藝術(shù)造詣顷编。引用了“郎潛”的典故,引自《后漢書·張衡列傳》中張衡的《思玄賦》:“尉尨(méng)眉而郎潛兮剑刑,逮三葉而遘(gòu)武媳纬。”施掏。
沈思好客钮惠,顏駟為郎?
“郎潛”的來歷出自魏晉時期的雜史傳記《漢武故事》,大意為有一次漢武帝去侍衛(wèi)宿從官署七芭,看到一位鬢眉皓白的侍衛(wèi)老郎中素挽,就問其何時為郎官,這位老者說他叫顏駟狸驳,在漢文帝時就是郎官预明,然而漢文帝喜歡文人不喜歡武官,因而沒有提升耙箍;到了漢景帝時撰糠,漢景帝喜歡老年人不喜歡青年,因而也沒有提拔辩昆;到了如今(漢武帝)時阅酪,陛下偏偏喜歡青年而不喜歡老年,以至于三代(三葉)都趕不上機遇汁针,無法升職术辐。漢武帝聽說后頗為感慨,就提拔顏駟為會稽都尉施无。后來人們就用“郎潛”指代老于郎署术吗,為官久不升遷。
而蘇軾用“郎潛”的典故帆精,指明董儲同顏駟一樣较屿,懷才不遇隧魄,以至于白發(fā)到老,官職依然是郎中隘蝎」鹤模可是董儲的文化修為卻為人稱贊,當時人們都評價董儲能詩善書嘱么,“最能文”就是很高的評價狮含,說明董儲的藝術(shù)造詣之高。
“只雞敢忘橋公語曼振,下馬來尋董相墳几迄。”冰评,頷聯(lián)緬懷董儲對自己的關(guān)懷之情映胁。詩句中采用了東漢時期曹操和橋玄的典故。橋玄(110年-84年)甲雅,字公祖解孙。梁國睢陽縣人,東漢時期名臣抛人,位至三公弛姜,后人稱為“橋公”。橋玄雖然屢歷高官妖枚,但為官清廉廷臼,去世后連下葬的錢都沒有,曹操前去祭奠的時候绝页,為此專門撰寫祭文祭拜荠商。
在《后漢書·卷五十一·橋玄列傳》中記載:“初,曹操微時抒寂,人莫知者。嘗往候玄郊愧,玄見而異焉井佑。謂曰:‘今天下將亂,安生民者其在君乎躬翁!’”,因而曹操經(jīng)常感念橋玄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盒发,稱橋玄“猶仲尼稱不如顏淵狡逢,李生厚嘆賈復(fù)拼卵。”雀彼。曹操回憶橋玄去世前即寡,和其開玩笑:“徂沒之后,路有經(jīng)由聪富,不以斗酒只雞過相沃酹,車過三步窒盐,腹痛勿怨钢拧。”炕横,大意為:“我死以后,你路過我門前時份殿,如果不用一斗酒和一只雞祭奠膜钓,車過三步之后卿嘲,假如肚子痛不要怨我∈霸妫”,曹操感慨的說梅肤,雖然是戲笑之言,可是如果不是至親篤好姨蝴,誰又能如此說呢?因而祭拜之時左医,“懷舊惟顧同木,念之凄愴”跛十。
蘇軾想起了自己年幼時期,董儲和父親交往之時偶器,對自己贊譽有加,于是借用曹操祭奠橋玄的典故颊郎,表達自己對董儲的敬佩和懷念之情霎苗。大意為:雖然祭奠菲薄,可是一輩子也不敢忘了董儲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唁盏,就如同曹操不會忘了橋玄一樣厘擂,因而一到安丘,就尋找董儲的墳?zāi)骨叭ゼ腊莨粞稀F渲小岸唷北磉_了對董儲的敬佩之情,其實題目已經(jīng)說明董儲僅僅做到了郎中之職眨补。
“冬月負薪雖得免倒脓,鄰人吹笛不堪聞撑螺∑槠”,頸聯(lián)描寫董儲后人生活情況以及祭拜情形吊履。也引用典故“鄰人吹笛”表達懷念之情,語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向秀在嵇康被殺后所作的《思舊賦》的“序”:“余逝將西邁酌伊,經(jīng)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居砖,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奏候,發(fā)音寥亮蔗草。”咒彤。這句大意為:董儲之子為官吏后代,不是庶民咒精,可以免除稅負,因而不需要冬天還靠打柴為生模叙,生活還能過得去歇拆。然而在祭拜董儲之時,聽到鄰居吹笛的聲音范咨,讓人心中傷悲,不禁凄愴不已渠啊。
“死生契闊君休問输吏,灑淚西南向白云≌咽悖”炼杖,尾聯(lián)表達對董儲和家父的懷念之情灭返。“死生契闊”出自《詩經(jīng)·邶風·擊鼓》:“死生契闊坤邪,與子成說熙含。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艇纺≡蹙玻”黔衡,在這里借用蚓聘,表明了懷念之意。當時蘇軾剛被貶謫到密州夜牡,仕宦困頓侣签,因而感慨萬分急迂。該句大意是:生死聚散僚碎,人生浮沉,您(董儲之子)就不要問了阴幌;回憶以前董儲和父親交往,以及對自己的眷顧皆看,面向家鄉(xiāng)梅州方向(西南)背零,望著悠悠白云腰吟,惟只有灑下兩行清淚,祭拜前輩徙瓶。
蘇軾這首詩毛雇,采用眾多典故,回憶起父親摯交之友侦镇,以及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書法家董儲灵疮,以表達感激之情,對董儲的人品和藝術(shù)造詣做了極高的評價壳繁,詩文真情流露震捣,感人肺腑,凄愴之情闹炉,溢于言表蒿赢,令人唏噓不已。
蘇軾這首詩渣触,不但讓我們了解到當時還有一位著名的書法家羡棵,更讓我們了解到蘇軾高貴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行,就連一位幼時對自己頗有教誨的師長嗅钻,蘇軾都是念念不忘皂冰,可以看出蘇軾的宅心仁厚以及良好家風,蘇軾父子得以雄踞唐宋八大家之三养篓,蘇軾被譽為宋代第一大家秃流,固然其文采成就得以勝出,然其道德品行更值得后人學(xué)習和推崇柳弄。
2019/12/13榆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