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得趁早。
比如帶父母去旅行這件事古徒。
因為你遲早會意識到拓提,人生就是一場減法:父母的健康,能走的距離隧膘,以及和他們剩余的見面次數(shù)……
直到歸零代态。
你打算等到多少歲出發(fā)呢?
50疹吃?
60蹦疑?
還是——
《老爸102歲》
?102 Not Out
海報上是一對父子。
巴布萨驶,老到了那種像是出不了遠門的樣子必尼。
外表,老態(tài)龍鐘篡撵。
頭發(fā)稀少,聳肩駝背豆挽,眼睛像死魚一樣耷拉著……
內(nèi)心育谬,也死氣沉沉。
日常怕死帮哈,天天測血壓膛檀,給診所醫(yī)生打電話確認身體狀況。
事無巨細極其規(guī)律娘侍,不容許任何一點變動咖刃,廁所一塊磚頭變動了他都會嚇得便秘6個月。
他的人生太需要一點改變憾筏,需要一點詩和遠方嚎杨。
需要兒子來帶他出門旅行?
不氧腰。
海報里的那對父子枫浙,巴布才是兒子……
爸爸達特里,102歲了古拴。
但看上去箩帚,他比兒子年輕太多。
愛穿紅艷艷的西裝黄痪,有用不完的活力紧帕,說不完的話。
出門坐三輪桅打,跟司機一路嘮嗑是嗜,以此方式走遍印度愈案,懂遍印度。
口頭禪還特別中二——
眾所周知叠纷,我永遠死不了
字幕來源:印度電影論壇字幕組刻帚,下同
老爸年輕至死,兒子卻絲毫沒有繼承到他樂天的基因涩嚣。
建議這對父子崇众,還是去做個親子鑒定吧……
但老爸在意的倒不是這個。
而是他覺得——
和你住在一起航厚,真是折壽啊顷歌。
兒子每天死氣沉沉,向他傳播負能量幔睬,比散播二手煙更致命眯漩。
于是,他把心一橫麻顶,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把兒子送進養(yǎng)老院赦抖。
哈哈哈!
只聽說過丟進孤兒院的辅肾,送養(yǎng)老院還是頭一回队萤。
102歲還要操心兒子,75歲還要被爸爸拋棄矫钓。
這對相互嫌棄的父子該咋辦要尔?
他們簽了一張“不平等條約”。
只要巴布在半年內(nèi)完成達特里下達的所有任務新娜,他就可以擺脫“被棄養(yǎng)”的命運赵辕。
任務一:寫封情書給已經(jīng)去世的老婆。
概龄?还惠??
七老八十寫情書旁钧,還要寫給去世十幾年的已亡人……
毫無創(chuàng)造力的巴布花了幾天總算交了作業(yè)吸重,情話基本靠抄,原創(chuàng)內(nèi)容基本靠罵歪今。
數(shù)落自己的缺德老爸嚎幸。
任務二,切斷與診所醫(yī)生的聯(lián)系寄猩。
巴布身體沒啥大毛病嫉晶,卻天天跑去看醫(yī)生,達特里覺得他過于緊張健康狀況反而容易有毛病。
任務三替废,剪爛用了65年的毛毯箍铭。
巴布特別念舊,難以接受新變化椎镣,東西用舊了從來不扔诈火。
因為他給自己的心理預設是,離開熟悉的事物状答,他就會睡不好冷守。
任務四:花一天時間游覽孟買。
一邊玩一邊完成任務惊科,聽起來很有趣吧拍摇。
emmm,巴布還是不開心……
孟買一日游馆截,“游覽”的是他的一生充活。
從小到大、悲喜離合全裝在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蜡娶。
去小時候常玩的公共樂園混卵,看到混凝土大飛機,想起自己逝去的童年時光窖张。
去幾十年前常帶兒子阿莫去的教堂淮菠,聽著鐘聲,想起兒子去了美國30年荤堪,電話都沒打過幾通回來,自己是一個“哀求愛”的可悲父親枢赔。
去以前和妻子常去的面包店,打包一個蛋糕踏拜,再坐一輛馬車,沿著海濱道路走……
一天速梗,一輩子飛馳而過。
巴布的兒子不在身邊枕赵,老伴也天人兩隔位隶。
孤苦伶仃。
Sir想到一個詞,“孤寡青年”赋荆。
是的,不管你75歲懊昨,102歲窄潭,還是二十歲,都可能提前“老去”酵颁。
變老嫉你,到底是一路的累積,還是一路的失去材义?
回憶過去的同時均抽,巴布也在不斷參悟活著的意義。
身邊的人一個個離去其掂,自己所剩的不過是回憶和一些難以舍棄的舊物油挥。
到底是緊握不放開心,還是“向前看”開心款熬?
102歲的父親達特里看似在用“回憶過去”的辦法挖苦深寥、刺痛巴布。
但他給的每個任務贤牛,其實都有一番“深意”惋鹅。
回憶過去,同時也斬斷過去殉簸。
人年紀越大闰集,越念舊。
放不下舊物般卑、舊人武鲁,枷鎖也就越來越多。
一條毯子蝠检,說不上多珍貴沐鼠,但用了65年就會有感情,沒了它就會睡不著叹谁。
雖然兒子阿莫是個混蛋饲梭,去美國讀書用完了他所有積蓄。
巴布依然愛得盲目——
不管兒子是不是利用自己焰檩,不孝順自己憔涉,他都想把最好的留給他。
活了75年析苫,卻沒為自己活過监氢。
巴布這一生布蔗,也是很多中國老人的寫照。
為家庭浪腐,為孩子议街,為工作特漩,奔波一生涂身。
到老也不能完全放下蛤售,想著失去的人悴能,希望緊握現(xiàn)有的物品(親情漠酿、財產(chǎn)炒嘲、房子)……
甚至每天陷在對死亡的恐懼和對過去的懷念中夫凸。
可失去舊物和舊人寸痢,未必意味著失去生命的意義。
剪爛了毛毯兵罢,和狼心狗肺的兒子決裂卖词,巴布才明白——
年紀越大,越該放下噪生,去及時行樂,去擁抱新生跺嗽。
《102歲》用搞笑和溫情的故事,講人生之道璃吧。
不見得多煽情废境,也沒有擊中深刻的社會議題彬坏。
但這場高齡父子間的小打小鬧,卻容易擊中每個人心里最軟的一塊务冕。
巴布總覺得達特里為老不尊禀忆,太過招搖浪蕩箩退。
等他不自覺學會了達特里的招牌手勢“喲”戴涝,才發(fā)現(xiàn)這手勢做起來這么歡樂——
不給自己設限啥刻,才容易發(fā)現(xiàn)更多樂趣可帽。
達特里要求巴布栽植一盆君子蘭映跟,直至開花努隙。
背地里卻偷偷調(diào)換剃法,在巴布生日那天給他驚喜呈現(xiàn)一盆已經(jīng)盛開的花贷洲。
就算102歲优构,默默為孩子付出的心意也一直沒變。
當然,甭管年紀多大侥锦,人總想擺脫父母的控制恭垦。
巴布和父親同住一個屋檐番挺,生活方式大相徑庭玄柏。
父親想讓他活力四射粪摘,他的反抗方式就是越活越謹慎——
家里物件不能隨意變動绍坝,比起及時行樂,吃藥和看醫(yī)生才是頭等大事间坐。
但邑退,誰規(guī)定老年人必須這樣地技?
生活充實莫矗,自信滿滿作谚,有活力且有能力地去做自己快樂的事妹懒,不也是他們的權利眨唬?
廣場舞也好,黃昏戀也好蔚万,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好笛坦。
忙活了大半輩子废离,老來為自己活一把蜻韭,完成年輕時未盡的心愿肖方。
為自己而活俯画。
在此之前泡仗,有關老人的電影娩怎,大多和“養(yǎng)老”有關截亦。
《桃姐》講述溫馨細膩的養(yǎng)老院故事柬讨,不是親人崩瓤,卻勝似親人;《被遺忘的時光》里姐浮,老人們深陷失智癥谷遂,害怕失去記憶,努力找回記憶和愛卖鲤;《我們倆》孤單北京老太太和北漂女青年同住一屋檐肾扰,雖然矛盾不斷但也有相互陪伴的溫情……
講到老年人,主題總離不開“老無所依”蛋逾。
他們的形象總是弱勢——
孤獨集晚,渴求團圓,等待照顧区匣。
《102歲》擯棄了這些亏钩。
取而代之的是“老人如何活得更精彩”。
就像達特里說的留拾,“我的一生就像一場精彩的球賽『枧酰”
永遠充滿干勁,永遠充滿未知荒揣,想要一直享受鮮花和掌聲俩滥,走到哪都是目光的焦點挂据。
不管多少歲婚脱,都享受當下篮洁,享受活著。
來時懵懵懂懂,走時歡樂散場信卡。
在有限長的生命里不斷去尋找無限的快樂。
老年的意義不止于“恐老怕死”的溫情。
這次锡宋,印度電影又走在了我們前面尝丐。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